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第302章 镇远级战列舰

范渊对于宝南级轻型巡洋舰的放大改进版,被命名为戚继光级巡洋舰。

这型战舰的命名规则,是陈兴显为了纪念去年刚刚去世的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级巡洋舰这个新型的战舰型号,是为了替换中华海军现有的六支郑和级巡洋舰队。

按照一比一的替换比例,以及新建三支巡洋舰队,建造的总数量将达到八十一艘。

戚继光级巡洋舰的排水量为三千余吨,这几乎和宝岛级战列舰相当。

但该型巡洋舰依然采用了六门主炮的配置。

正所谓火力不够,射程来凑。

别看戚继光级的主炮和宝南级一样,都是六寸舰炮(明代量地尺,一寸34毫米*6=204毫米)。

但它的主炮身管倍径却达到了三十。

舰炮的身管越长,炮弹获得的初速越大,弹道性能越好越稳定,穿甲能力也更强。

为了获得更好的续航力,戚继光级是以损失火炮口径为代价的。

宝南级轻型巡洋舰的航程短,这个劣势在新建的两型战舰上都得到了弥补。

至于范渊正在研发的镇远级战列舰,他的舰炮口径将达到八寸。

吨位也将提升到六千吨至七千吨,但这型战舰的研发还需要时日。

更大型的蒸汽机和炮塔旋转装置,都需要不短的时间实验。

中华舰炮的射程优势,随着舰炮身管倍径的增加,将继续领先。

随着科学院发现了更多的稀有金属,现在制作炮身的钢铁,都采用了合金钢。

其中以碳、镍合金钢为主,这也是炮管的倍径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原因。

镍的发现其实很早,古人发现的天外陨石中,就含有大量的铁和镍。

而古人也把这种含镍的合金,称为白铜。

镍也是不锈钢的主要成分之一。

科学院在去年获得的拨款,也正式突破了五百万两。

一个科学院两三千人,一年要花掉九个陆军镇官兵的薪资。

陈兴显对于研发的投入,简直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也正是有着这些海量资金的投入,一款款领先的武器才能为中华的将士们保驾护航。

武正看向了孙嘉诚和孙庚随后说道。

“孙嘉诚将出任南欧战区提督;孙庚将出任北州战区提督。”

这二人的职位进行的对调,也是对他们热带作战和寒地作战能力的培养。

毕竟这些将领,最终都是要进入三军都督府的。

三军都督府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综合性部门。

比如前任战略支援司都督李云虎,就被调入了三军都督府。

三司的主官也都在其内。

三军都督府与第一训练镇的功能类似。

第一训练镇是作为士官的养老地。

那三军都督府,就是提督以上将领的养老地。

在平时三军都督府是做为陈兴显的智囊团出现,配合三司共同商讨军中大事。

但三军都督府只有建议权,却没有行政权。

一旦某个方向的战事,需要临时更换将领,或是重新组建战区。

则从三军都督府中选择一员赴任。

别看现在只有李云虎一人全职在三军都督府,陈兴显准备将其充斥到十余人。

可以说一旦一个将领担到了都督的位置,至多九年也就是三任。

都是要进入三军都督府的。

按照陈兴显的设想,平时各部以镇和舰队为单位分驻各地。

一旦战时就成立战区,然后从三军都督府选将,担任这个战区的主官。

至于大都督这个职位,从来且只有一人,那就是陈兴显。

其他军官的最高职衔也就是都督,是不可能再进一步了。

武正最后才公布了海军三大战区的主官。

“赵宏伯调任大西洋战区提督;吕浩气担任西洋战区的提督。”

“最后的大东洋战区提督之位,由原宝岛守备区提督孔捷接任。”

孔捷是陆军出身的将领,但他在宝岛守备区任职后,对海军的熟悉情况得到很大都提高。

由于宝岛守备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导致宝岛守备区的提督,是最先解除新型战舰的。

范渊每当有新型战舰下水,都是宝岛守备区负责实验数据。

再加上陈兴显也会经常参与研制,这孔捷对于海军的指挥能力,也是迅速的提升。

可以说凡是离陈兴显近的人,就没有不会的东西。

毕竟陈兴显号称是行走的中华百科全书,耳闻目染之下,谁的能力都会得到快速的提升。

宝岛守备区提督之位,也被誉为是各大守备区之首。

此次中华军界大规模人员和战区调整之后,中华的各部战力将出现明显的不同。

首先是守备军的兵力大增,毕竟中华占领的土地和海洋越多,守备区的数量也就越多。

现在大西洋上拥有三个守备区,即长岛守备区、中州守备区、南州河守备区。

西洋上拥有两个守备区,即锡兰守备区、马岛守备区。

大东洋上的守备区最多,合计拥有十一个守备区,即旧金山守备区、龟岛守备区、端午节岛守备区、北方守备区、宝岛守备区、淡马锡守备区、檀香山守备区、关岛守备区、斤岛守备区、南瞻部洲守备区、蚂蚁群岛守备区。

十六个守备区,合计拥有四十二个守备团、四十二个巡逻舰队、十六个近海巡逻舰队。

由于海沧船在中华的作用越来越小,最近这几年早已淘汰。

守备军转而采购黑龙江级小型战舰,一般用于港口和近海巡逻。

因此每个守备区也只保留了一个舰队都编制。

四十二个守备团,合计拥有九万余人的兵力。

四十二个巡逻舰队,拥有三百七十八艘巡逻船、五万多人都兵力。

再加上驻防港口和维护的官兵,各大守备区的总兵力已经达到十六万余人。

陆军六个重装镇、一个第一骑兵镇,合计十二万余人。

皇家陆军五个镇,合计九万余人。

海军四个战列舰队、六个巡洋舰队、六个轻型巡洋舰队、六个巡逻舰队。

合计十六艘宝岛级战列舰、五十四艘郑和级巡洋舰、五十四艘宝南级轻型巡洋舰、五十四艘巡逻舰。

各部海军官兵,总兵力近六万人。

此外还有训练司下属的第一训练镇,一万余人。

战略支援司下属的第一运输镇,一万余人。

再加上【林阿凤】、【李茂】、【林道乾】、第一黄金镇,这些近两万人的编外军力。

陆军从老大哥的位置,跌落下来。

守备军正式成为各部兵力最多的兵种。

整个中华军队的总人数,达到了四十九万余人。

这与中华的人口比例成1比100,还是比较符合良性发展的。

而陈兴显在整军的时候,还考虑人口比例,不至于让军队耽误商业的发展。

可英吉利人却直接将军队,整出了一个让人觉得丧尽天良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