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第296章 百姓的力量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百姓就是水。

任何的战争得不到百姓的支持,都是失道寡助。

腓力二世就是如此。

总结起来,西班牙人远征英吉利的战争。

是一场由西班牙贵族阶层,为了保护自己的钱袋子,带领一群不那么愿意打仗的士兵。

去打一个,从女王到水手齐心协力、保卫国土、好有更多机会抢劫西班牙人的战争。

翻过来掉过去说,就特么是因为一个字,“钱...”

什么英格兰女王处决了苏格兰女王,那统统都是敛财的借口而已。

我们要谨记!

任何一场战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钱,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由于西班牙从东胜神洲全面撤军,导致现在的这支无敌舰队规模大了许多。

西班牙无敌舰队合计有舰船两百余艘,其中战舰一百一十艘,搭载火炮四千余门。

船员和水手四万人,搭载一万两千名陆军士兵。

反观英格兰联军,战舰只有五十余艘,仅仅是西班牙人战舰数量的一半。

而且吨位还更小。

但联军参战的武装商船数量,却达到了一百三十多艘。

这里面自然有那些德雷克海盗们,但更多的是那些自发组织起来的商人们。

连英吉利女王都捐出了自己的首饰,全力打造海军战舰。

这些商人又怎能不亲自下场。

一个国家君主的战斗意志,非常的重要。

当年为了平定北方三岛战事,陈兴显也是节衣缩食,团结各个阶层才打赢的战争。

英吉利人现在也一样,他们虽然没有团结农民,但团结了众多的商人、海盗、手工作业者。

只有君主的战斗意志深刻影响到身边的人,才能让全国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就在西班牙人积极征税、筹集物资、重整战舰的时候。

一个惊天霹雳传来...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总司令,科鲁兹病逝。

大战之前主帅先死,这明显不是一个好兆头。

腓力二世无奈只好任命西顿尼亚公爵,接手无敌舰队。

可这个西顿尼亚是陆军将领出身。

原本这个海军总司令的位置,应该是由和中华海军作战经验丰富的胡安接任。

可按照腓力二世一贯的尿性...

战败了得找一个人来背锅,反正他自己是没错。

西班牙在东胜神洲战败的锅,最终由胡安承担下了所有...

胡安的结局还比不上马里奥,他在签订密约之后,刚回国就被送上了断头台。

先有马里奥、后有胡安、再加上病逝的科鲁兹。

西班牙海军高级指挥人才凋零。

腓力二世这是用一个不专业的人,去打一场需要专业技术很强的大规模海战。

刚一开局腓力二世就落了下风。

反观英吉利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他则任命了自己的表弟查尔斯担任联军舰队的总司令。

查尔斯将英吉利海军、尼德兰海军、德雷克海盗、商人武装商船,全部整编到了一起。

采用一贯的海上游击战战术。

准备和西班牙人来一场蜻蜓点水式的作战。

双方经过三年的准备和酝酿,在中华的煽风点火之下,一场大规模海战即将开始。

而作为大西洋上海军实力最强的中华海军,也没有闲着。

武正将大西洋战区所有的舰队,一共三支轻型巡洋舰队、两支战列舰队、三支巡逻舰队。

全部部署在了英雄群岛周边。

中华陆军重装第一镇的全部兵力,也被调往了这里。

此外还有大量的运输船在这里待命。

在许仕林的外交运作下,中华将下场参与这场海战。

明面上,武正手下的海军舰队,是为西班牙人撑腰。

他们将前往战场,和西班牙海军夹击英吉利联军。

可实际上,中华却是在两边下注。

许仕林驱逐英吉利人离开海航会之后,双方的外交关系降到了冰点。

但官方层面的交流停止了,不代表民间的交流会停止。

许仕林绕开了英吉利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让身在加勒比海的【林阿凤】和身在黄金海岸的【李茂】,与德雷克接上头。

两部将搭载第一黄金镇的四千官兵,一起为英吉利人助战。

两边都下注,不论哪一方赢得这次海战,中华都可以分上一杯羹。

第一黄金镇起初抵达黄金海岸的时候是四千人,现在离开的时候还是四千人。

这个镇不归属于中华陆军体系,属于半独立的军事组织。

他的军官虽然全部来自中华军方,但士兵却是要靠黄兴昌自己招募。

反正他们也不穿军装,对战的敌人也都是欧罗巴的武装商人。

加上骆荣轩和陈兴荣,也在刻意的压制黄兴昌的发展。

此外多年的战事也损失了不少人,因此第一黄金镇只能维持着四千人的编制。

【林阿凤】、【李茂】、第一黄金镇,这次是作为德雷克的雇佣军参战。

双方的战舰、军队、盟友、指挥官,均已到位。

于是大规模的调兵遣将,正式开始。

时年八月,西顿尼亚率领庞大的无敌舰队进入加莱锚地。

你说一个陆军将领指挥海军,他会怎么做?

当然是发挥自己的优势,陆战。

也就是将海战打成陆战,就是所谓的海上接舷战。

早在吕宋海战之后,马里奥就成为了西班牙海军,第一个支持远距离炮战的海军军官。

随后的胡安也是远距离炮战的坚定支持者。

但西顿尼亚接手无敌舰队之后,却将接舷战继续发扬光大。

他认为只有中华才擅长远距离海战,而面对英吉利人和狭窄的英吉利海峡,则还是应该采用接舷战为主的战术。

英吉利人在加入海航会的这几年,和中华海军学到了不少海军战术。

他们的战舰都取消了前面的船楼,后面的船楼也全部缩小。

英吉利海军战舰,是完全按照中华海军战舰的样式建造。

西班牙人虽说远洋舰队也部分学习了中华海军。

但在欧罗巴洲和地中海,他们还是维持着一支庞大的接舷战舰队。

就是船头和船尾都拥有高大船楼的盖伦战船,这样方便士兵接舷作战。

由于西班牙人的远洋主力战舰,在加勒比一战被武正彻底击败。

这些战舰被中华送回西班牙之后,并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

西顿尼亚将这些远洋战舰束之高阁,把有限的资源都投入了盖伦战船。

西顿尼亚固执的将接舷战发扬光大,他决定还是要靠他的陆军决定胜负。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腓力二世很快就会为他主帅选择的错误,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