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第290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

陈兴显平时也在写书,写给后世君主的帝王之书。

这本书只在历代君主手中传承,他将后世所有正确的科技树及发展方向。

都在这本帝王之书中写了进去...

为了帝国的传承,他和当年的洪武大帝一样,操碎了心。

创业难、创业难、创成家业如登山!

五更起、半夜眠、还怕儿孙后来难!

创业容易,守业难!

这既是陈兴显为了中华帝国的传承,也是一个父亲对于儿孙期许的厚望!

每年的春节,对陈兴显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为了皇权的稳固,他舍弃了兄弟之情。

现在为了皇权的传承,他将开始舍弃骨肉之情。

早早晚晚,陈兴显将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所以这一旦佳节到来,他都倍感思念之情。

在府邸里和满满一屋子老婆们吃完年夜饭,给在宝南的大臣们赐完菜后。

陈兴显前往了宝南湾,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

他吹着海风,心中开始思念着自己的那些兄弟们,他们过得如何...

......

大楚帝国国都,苏武城。

陈兴宗和陈兴显一样吃完年夜饭后,也和陈兴显一样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大哥此时过得如何...”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他之前在陈兴显的手下为将,只用操心如何打赢一场仗。

而当他真的开始管理一个国家,各种琐碎的事务也开始缠绕着他。

就比如他的大楚帝国,此时正在经历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陈兴显是一个大局观非常大的人,他明白战争是需要各行各业的支撑。

一个国家就好比是一张弓,只有最前面的箭头,才是军队。

弓身、弓弦、箭羽,则代表着农业、工业。

陈兴显这个最高掌舵者,则代表着箭羽,负责掌握方向。

而陈兴宗则将大楚帝国,打造为一个战争机器。

他修铁路也是为了能更好的打赢战争。

因此陈兴显给他的两千万两白银,很快被他花完,他此刻还欠了中华各大兵工厂一千万两白银。

生活在大楚帝国东北部的楚科奇人,在去年也发动了一场叛乱。

虽然很快被平定,但也耗费了陈兴宗大量的财力和物力。

他开始审视自己的治国之策。

大楚现在就像是一个瘸腿的人,民政和经济的发展,始终跟不上战争的步伐。

原本生活在大楚北部的楚科奇人和通古斯人等,和中华民族一样都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楚科奇人的叛乱,也是因为陈兴宗强令征召劳工所导致。

大楚帝国的三期铁路计划,第一期已经顺利完工。

从黑龙江到北海,已经可以实现物资的快速运输。

但从北海城到苏武城的第二期铁路,却出现了麻烦。

这条铁路更长,也需要更多的劳工。

从王牧之和孙和韵那里买来的劳工,根本无法适应北国的极寒天气。

往往是路上死一半,到了工地还得死剩下一半的一半,最终能用的也就不到四分之一。

陈兴宗这几年逐渐将鲜卑利亚汗国当成了自己的属国,他的大楚第一镇更是常年驻扎在那里。

与罗刹人展开了多场千人以上规模的战斗。

虽然战斗的结果都是大楚帝国占便宜,但也让陈兴宗的家底迅速耗尽。

他直到现在才明白,他的好大哥为何要给他封国。

陆地上战斗,绝不是一朝一夕。

两个陆权国家的战争,必定要持续很久、很久...

内政不稳、外有强敌、财政枯竭,自己到底该如何破局?

“若是大哥在就好了...”

陈兴宗此时更加思念远在宝岛的陈兴显,他当即提笔给陈兴显写了一封信。

向陈兴显详细介绍了大楚帝国现下的处境,以及寻求破局之策。

这封信在大楚帝国的境内,一直走了两个多月,等到黑龙城外的海峡冰都化了,才上船前往宝岛。

等到陈兴显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底了。

这时陈兴显的目光早已盯在了大西洋上的战斗。

但他还是花了一晚上时间,给自己这个最疼爱的弟弟,回了一封上万字的信。

陈兴显在信中说道,首先他欠中华的钱必须还,而且一分钱都不能少。

欠账还钱天经地义,亲兄弟也是如此。

陈兴显封国出去,就是要中华轻装上阵,绝不能再背上沉重的包袱。

但宝岛钱庄可以给大楚低息贷款,用大楚帝国的铁路做抵押,一次性借给他两千万两白银。

由于中华占据东胜神洲之后,大量的白银涌入中华。

导致白银的购买力,下降了许多。

陈兴显也在去年正式将中华的货币体系,改为了金本位。

就是所有的货物贸易,都是按黄金的价格走。

白银作为辅助货币,随着货币量的增加而贬值。

这种具体比例要交给市场,陈兴显没有过多的干预。

但当白银贬值太快的时候,陈兴显还是会出手购买白银,以稳定货币。

中华发行的纸币,那可是和金属货币,形成一比一的比例,是硬通货。

历代交子迅速贬值的惨剧,陈兴显可不想现在的中华再经历一次。

其次陈兴显说道,大楚现在应该以发展经济为主,与罗刹国的战斗必将持续很久。

得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一代人、两代人来解决问题。

这一点他要让陈兴宗明白,绝不可急功近利。

陈兴显给陈兴宗制定了一个持续二十年的经济发展计划。

大楚铁路二期的计划,必须放缓。

大楚境内的本地族群,也要赋予和中华民族百姓同等的地位,同时要加强同化和归属感。

在原有大楚铁路一期的沿路,应建设贸易城池。

并成立专门探矿的部门,开采黄金。

大楚帝国的境内,可是有着不少的金矿,不能躺在金矿上面要饭吃。

一定要利用黄金多做文章,吸引移民前往那里。

至于鲜卑利亚汗国,陈兴显则让陈兴宗要甩掉这个累赘。

至少在大楚帝国的国力强大起来之前,鲜卑利亚汗国要保持相对的独立。

不能把什么事情都揽在自己的身上。

升米恩,斗米仇!

要不断的武装鲜卑利亚汗国,只有当他们抵抗不住罗刹人的时候。

才能适时出手相救。

若是鲜卑利亚汗国的国都被罗刹人占领,大楚帝国再给收复回来。

那效果会不是一般的好...

同时要笼络鲜卑利亚汗国的贵族阶层,将他们的利益和大楚牢牢绑定在一起。

战争是为了取得更大的利益,一定要坚持这个原则。

亏本的仗少打,决不能为了战争而战争。

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上策。

这样一封言辞切切的信,随即发往了大楚帝国。

陈兴显这时才拿起桌上刚送来的,大西洋战区的战报。

陈兴显仔细看完之后,大喊了一声“好...”

“此事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