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第271章 背靠大树好乘凉

孙和韵的打算,明显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他与其他六人立国只有三千人不同,他不但有三千人属下。

还有一个中华的守备团两千人,在南面不远处驻扎。

罗州城离马六甲的北部边界,只有数十里,若要支援也就是两个时辰的路程。

万一自己这边开局不利,好歹还有个后手不是。

不管怎么说,这个离中华最近的都城,就此定下来了。

罗州也是离宝岛最近的一处地方,当陈兴祖和谭淡定他们,还在沙漠里为都城选址发愁的时候。

大韩帝国的都城,地基都打好了。

不但排水渠已经挖好了,就连正负零都出来了。

到底是和陈兴显一刀一枪杀出来的人,做起事来都不拘小节。

陈兴显利益至上,不择手段、不拘泥于细节的性格,也在时刻影响着这群老部下。

孙和韵并没有建立大韩帝国第一镇,他将这个加强团一分为三,建立了三个加强营。

一个营拱卫国都,两个营放在了北线,准备拓展自己的疆土。

孙和韵把自己的背后完全放弃,交给了淡马锡守备区的守备团。

再说了,若是陈兴显想动他,也不容他此刻有招架之力。

......

王牧之一船接着一船,给陈兴祖和谭淡定运送免费劳动力的时候,陈阿三才刚刚抵达南州。

随着属于大齐帝国的一个巡逻舰队,和一个加强团抵达这里。

驻守在这里的一个陆军营,就搭载战舰前往中州归队。

现成的港口、现成的城市,这让陈阿三欣慰了不少。

陈阿三明白自己的大齐帝国,在中华的体系下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他一定要牢牢的控制住南州,要保证西洋和大西洋航线的稳定,保障中华海军可以自由航行在所有的大洋上。

因为除了胜利,中华无路可走。

而且安州和安北州,这两个国家的贸易线路,也要经过南州。

位于西牛贺洲的这三个国家非常特殊,由于远离中华传统区域太过遥远。

导致这里一直没有多少中华民族的移民,只有一些敢于开拓商栈的商人。

面对这种困境,陈兴显想到了卞良的情报司。

具体来说是情报司分布在大明的那些探子们。

大明百姓移民到中华,首选北方六省和南洋。

因为这些地方近,与大明的气候也非常相似。

南方的省份就下南洋,北方的省份就北上六省。

其次这些移民才会选择北国或是南瞻部洲。

南瞻部洲的移民,更多是强制送过去的,当然也有被王牧之骗过去的。

至于那些分布在大东洋和西洋上的岛屿,则很少有普通百姓愿意前往。

但还是有三类人看在钱的面子上,勉强移民到这些地方。

第一类就是官方的加煤站和加水站,以及总理衙门派驻当地的官员。

这些人是因为工作的关系,不得已必须生活在这里。

文渊阁的大学士,甚至给所有参加科考的考生立下了规矩。

任何被录取的考生,都要首先前往这些边远地区任职五年以上。

还对这种行为美其名曰,“劳其心智、空乏其身!”

想当官,就得先吃苦。

就得先去这种想花钱都花不出去的地方,历练一番。

第二类是商人建设的商栈,商人是闻着钱味来的这里。

他们建设商栈的同时,也需要很多的伙计。

因此他们就开始私下购买大明的人口,一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

光买男的不行啊,劳动积极性跟不上。

第三类就是服务于各地驻军的文职人员,但这类人比较少。

各大守备区也只是在部分重要的岛屿才有驻军,不可能分布在所有的岛屿上。

这其中当属第二类最为特殊,有需求就有买卖。

不管你是买活人,还是噶腰子,只要价钱合理,就肯定会有人做这门生意。

陈阿三于是写信请卞良帮忙,给新成立的大齐帝国买上一些大明的百姓。

其实现在中华移民的主要方向是东胜神洲,那里有着黄金的吸引,导致很多人愿意前往那里。

而陈阿三在自己的建国章程里,黑纸白字的看到了上面说,南州有大量的金矿存在。

陈阿三于是也以这个为借口,让情报司从西南各省买卖人口到他这里。

至于价格也是非常的公道,男人十两白银,女人五两,孩子三两一个,只限全家前往。

有钱好办事,陈阿三增加人口的路子,于是就迅速展开了。

只是当第一船移民抵达南州之后,其他几个国家就不乐意了。

特别是陈阿三往北更远的陈兴荣和骆荣轩。

你都出这么高的价格了,我得出多少啊。

三国于是为此互相抬价,硬是把这价格抬了好几倍。

这三人最后把官司打到了陈兴显那里。

陈兴显最后只好给分布在西洋和大西洋的五国,分配了买卖人口的省份和价格。

决不允许互相抬价的情况再次出现。

由此可见,这八大封国的几位老兄弟,虽说名义上立了个国。

但遇到困难的第一时间,还是想着找陈兴显解决。

陈兴显也是本着能帮就帮的原则,一般都不会拒绝。

......

热闹非凡而又无比孤寂的中华二年春节,悄然无息的到来了。

陈兴显饶有兴致的看着陈芸,她此时正带着几个今年新纳的洋妃子,在有模有样的学着打麻将。

他坐在摇椅上,望着头上的点点星空。

心里想着那些老兄弟们,他们此刻又在做着什么呢?

这个春节他们又是怎么过的?

按照陈兴显心中的估算,除了陈兴宗之外。

其他的七国若是要达到自己给他们规划的边界,非二三十年不成。

这也是陈兴显果断暂时放弃这些地方的原因。

有生之年,这群兄弟恐怕是再也没有机会一起喝酒了...

陈兴显闭目养神陷入思绪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他睁眼一看,黄大勇这时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

“陛下,大西洋战区有紧急军情...”

陈兴显保持躺着的姿势,看了一眼黄大勇双手捧着的木匣。

这么多年下来,陈兴显早已养成了处事不惊的性格。

大西洋战区的战报,光是送到宝岛就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他纵然再急,也不能立刻改变什么。

“走吧,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