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第269章 挖个坑、埋点土

“大人,您有口福啦!”

“刚烤好的蝎子,快尝尝!”

“这个黄州还真不错,蝎子都比南州大了不少,吃着肯定香!”

一团长曹郁一手拿着一串蝎子,兴冲冲的跑到了陈兴祖的面前。

陈兴祖手下的这个加强团,被他整编为三个“加强团”,一个团一千人,随后成立了一个镇。

他亲自担任大燕重装第一镇的总兵,套路也是师承自陈兴显。

第一镇下属三个团,但每个团只有一个一营,全镇将士合计三千。

曹郁之前在武正手下的第一特混舰队服役,参与了利马城以南的多次战斗。

他以一个营长的身份被调往黄州,陈兴祖刚一抵达这里。

就再次给他升了官,变成了第一镇第一团的团长。

反正陈兴祖现在的状况是,人少...,钱多...,速来...

因此为了笼络人心和提升士气,陈兴祖给每个人都官升一级。

现在这个大燕重装第一镇,士兵的最低级别,都是一个棚长。

全士官化的部队,这在中华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其实陈兴祖在看过各封国的地图之后,就明白了陈兴显的用意。

他的大燕帝国和谭淡定的大赵帝国,就是陈兴显两把插入奥斯曼帝国的尖刀。

他也明白自己今后要发展的方向及目标。

只是他所谓的帝国,得从挖沙子建城开始。

与别处向上建设房屋不同,堂堂大燕帝国的国都,是从一个个沙窝子开始的。

这些沙窝子比直接睡在地面上要凉快不少。

等安顿完所有人的临时住宿条件后,陈兴祖的订单也发回了宝岛。

盐、糖、茶叶、丝绸、钢铁、水泥、柴油机、柴油......

各种物资都是以百万两白银为单位采购,这也让宝岛的所有工厂都忙得脚不沾地。

陈兴祖主政宝岛的时候,其他三兄弟都是出去打打杀杀。

因此对于建城,他绝对是中华最擅长的第一人。

绕着黄州沿海转悠了一圈之后,陈兴祖选好了一处地方。

此地三面环山,沿海有着一片不小的平原。

其实黄州的沿海有着不少山脉,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湿气。

因此沿海有部分地方,还是相对来说比较湿润的。

而且这些高山附近的平原,也大都有着多条季节性河流。

只是这些河流要么没水,要么就是洪水。

大燕国都,黄州城

随后完全仿照宝南城规划的黄州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种田、做生意、赚钱、买骆驼、买土地,就成了大燕扩张领土的主要手段。

有时候开疆拓土,真的不一定要打仗,买也是可以的嘛!

挖个坑、埋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

属于陈兴祖的大燕帝国,开始一点点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而王牧之这个好兄弟,也给自己的好邻居陈兴祖,送来了数万的劳工。

王牧之这些年在天竺的进展其实不快,因为王牧之采用了一条全新的政策。

那就是自己有多少人,再去打多大的土地。

这里的人,自然指的是中华民族的百姓。

王牧之现在对大秦帝国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人口占比,必须达到百分之一百。

他不想在自己的土地上,看到任何不属于中华民族的人。

作为开国最早的他,发展也是最快的。

因此他也是主动的对这些兄弟进行支援。

他料定陈兴祖刚刚立国,这建城、挖井、开山凿石的,肯定需要不少免费劳动力。

因此他很贴心的给陈兴祖送去了几船。

什么叫兄弟?

兄弟就是你没张口,就主动给你送“东西”的人。

当然,主要还是王牧之不想浪费。

王牧之的大秦帝国发展得非常正规,同时和三国作战的他,丝毫不落下风。

大秦可以安心的扩张和打仗,离不开鸿胪寺的外交支持。

在大秦的鸿胪寺官员,是属于许仕林直接管辖。

陈兴显给八大封国的建国章程里,就明确的说明了这一点。

为了保持中华民族的外交一致。

八国的鸿胪寺,将由中华鸿胪寺卿许仕林统一组建。

这等于就是鸿胪寺又开了八个分部。

看到鸿胪寺的大肆扩张,这怎么能让情报司不赶紧跟上。

情报三处的周鸿远,在给各国抽调部队的时候,就趁机塞入和发展了众多情报司的探子。

这些人日后可都会走向高层,也能及时掌握各国的动态。

随着情报司在天竺和北国的力量,被划入了情报三处,再加上其他六国的情报展开。

卞良下属的情报一处和情报二处,人员开始逐渐向情报三处倾斜。

现在周鸿远和卞良的力量,已经是伯仲之间。

这也是陈兴显为了平衡情报司力量,所作出的安排。

同时为了对情报司加以监控,陈兴显还成立了一个特别部门,军事调查统计司。

和长期搞情报的人,玩暗地里的勾当,显然没什么作用。

军事调查统计司的负责人名为田共土,主要职责就是负责核销军方和情报司的物资消耗。

田共土出身于陈兴显的卫队,一直在黄大勇手下服役。

其实陈兴显的卫队近年来走出了很多的人才。

之前卫队的选拔都是从各部抽调,后来为了保持卫士的纯洁性。

就是避免他们首先成为某个将领的部下,再受人恩惠后选择站队。

陈兴显卫队的所有成员,全部从军校中直接选拔。

一旦选拔成功,立刻消除学籍和军籍。

这些离陈兴显最近的人,受陈兴显的影响也最大。

当然陈兴显给他们的赏赐也最多,这群人刚开始就坚定的站在了陈兴显这边。

陈兴显牢牢的记住了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的故事,“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大意是说:“以前分羊肉的事,你说了算数;今天驾车的事,我说了才算数。

宋国一个大将军分肉的时候,没给自己的车夫分肉,觉得他又不用打仗。

结果第二天,这个车夫就带着大将军冲入敌阵,导致大将军被敌人俘虏。

再加上那个差点被宫女勒死的嘉靖帝。

这些前车之鉴,都让陈兴显对待自己身边的人,极为和蔼可亲。

逢年过节发放的补助,上至三大司主官,下到扫厕所的人,都得是人人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