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第263章 要做就一起做

一个人做皇上有什么意思,要做就一起做。

让这些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一起做皇上。

让这些已经初步达到金字塔顶端的家族,换个位置和身份!

此时恰逢王牧之随同大秦的巡洋舰队,返回宝岛保养战舰。

众多从龙之臣皆聚集于宝岛。

时隔近两年,三大战区和三司的主官们,再一次汇聚在了一起。

陈兴显给众人安排了丰盛的宴会,这次宴会就是两个字,“叙旧!”

众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眼神都开始迷离的时候,陈兴显仿佛回到了那年的广州城下。

回到刚刚抢完李员外家,众人在“一个小目标号”船舱内,开怀畅饮的时候。

整整十七个年头,众人也都从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成长为已过而立之年,年近不惑的中年人。

陈兴显、陈兴祖、陈兴荣、陈兴宗、陈阿三、卞良、孙和韵、谭海、骆荣轩、王牧之...

当初起家的那帮兄弟,全都聚集在了这里,这一夜没有上下级之分。

喝到兴头之上时,陈兴显带着酒意道。

“这天下不是我陈兴显一人打下来的,我要与众兄弟平分领土,共享富贵!”

“咱们一起当皇帝!”

众人也没敢接话,只当陈兴显是酒后失言!

历朝历代,哪有君主得到了君临天下的权利,还能舍得与别人一起分享的例子?

甚至席间有人怀疑,陈兴显这是动了卸磨杀驴的心思。

可陈兴显还是硬将自己几个的女儿,与陈阿三、谭海、王牧之、孙和韵、骆荣轩的儿子,定下了娃娃亲。

来了个亲上加亲!

第二日众人一起前往买卖城,准备举行献俘仪式!

这么多年中华的献俘仪式,都是在买卖城外的无头碑处举行。

当然各大战区并没携带这么多的俘虏前来,只是把所俘虏敌人的数量写在黄纸上,随后焚烧祭告天地和英灵。

这就是中华军方一直保持的传统,“家祭勿忘告乃翁”!

每当一场大战之后,就要祭告那些为国牺牲的英灵!

在无头碑附近的休息室里,陈兴显正式向这群从龙之臣,宣布了自己的任命!

而在买卖城附近方圆五十里,只有陈兴显的卫队驻扎。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卞良一直陪同在陈兴显的身边。

要说卞良的作用是什么?

他是陈兴显的一柄利剑,对付国内官员和将领的一柄利剑。

这些年凡是涉及官员和将领的抓捕,都离不开卞良的身影。

天下没有不是的君主!

官员和将领的免职与抓捕,都是由情报司和大理寺负责。

这是陈兴显的为君之道,那就是自己从不下场。

陈兴显这一点,和后世的木匠皇帝有异曲同工之妙。

卞良的作用和大明的那位九千岁一样,都是为君王扛雷的。

帝王之术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利用大臣们之间的矛盾。

甚至没有矛盾,也要强行制造矛盾。

一团和气的朝堂,对于一位君王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后世大明最后一位皇帝,挂在歪脖子树上的朱由检。

并没有听从他哥哥的话,继续使用魏忠贤这柄利剑。

而且朱由检选择了自己亲自下场,他在位十几年,换掉了五六十个内阁学士。

也换掉了十七个刑部尚书,各省的总督巡抚之类的封疆大吏,也被他杀掉了十八个。

这些所有杀人的、撤职的矛盾,大臣们都把矛头对准了朱由检。

这也就导致了他最后在北京城到处敲门,也没有大臣敢收留他。

这种亲自下场,让自己成为利剑的行为,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是十分愚蠢的。

反而闯王的大军一到,这些大明朝的大臣们,就立刻单壶食浆,以迎王师。

治大国如烹小鲜,任何一个企业和任何一个国家。

作为实际的掌舵人,一定要在内部树立一个唱黑脸的角色。

什么杀人啊、罢免啊,这类的脏事情都让他出面。

就算这个人最后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从而引起民愤,那直接换掉就好了。

官员们的枪口,永远都不能对准君王!

而是对准这个倒霉的替罪羊!

在中华官员的心中,卞良就是在刻意制造黑色恐怖,在故意罗列他们的犯罪证据。

是最应该被消灭的人,所以这些年卞良遭遇的刺杀非常之多。

而殊不知,卞良所做的一切,没有陈兴显的点头,他怎么敢私自行动。

世上永远不会有干净的官员!

就算有凤毛麟角的一个两个,也不足以改变官场风气。

因此要说中华官员和将领最恨的人,非卞良莫属!

而此刻他们最恨,但又最怕的卞良,却拿起厚厚的一摞命令,站了起来。

“封王牧之为大秦帝国皇帝,赏九鼎一个、《中华大典》一套、开国印信一枚、金一百万两、银一千万两,封地天竺...”

当王牧之听到这一长串的赏赐之后,脑袋也是“轰”的一下炸开。

陈兴显自己还未称帝,这时候封自己为皇帝?

大秦虽然立国多年,但一切武备供应都是来自中华,就比如这战舰保养,都还是要返回宝岛的造船厂。

王牧之这些年和陈兴显的书信里,也一直是以下官自称,从未敢擅自僭越!

在他的心中,大秦就是陈兴显为了攻略天竺,所打出去的一张明牌而已。

虽然挂着大秦的名头,但王牧之一直认为自己还是中华的官员,是陈兴显的属下。

屋内的众人,这时也都是未敢言语,但都用眼神在相互交流着,“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卞良并没有理会众人,而是接着念道。

“封陈兴荣为大晋帝国皇帝,赏九鼎一个、《中华大典》一套、开国印信一枚、金一百万两、银一千万两,封地安州...”

这下轮到陈兴荣懵了,“我的好大哥,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安州,那么远?这意味着......”

这一年的缴获颇丰,陈兴显现在的存银堆满了宝岛钱庄的银库。

对这些人的赏赐,出手是相当的大方,但也都是给的宝岛钱庄银票。

“封陈兴宗为大楚帝国皇帝,赏九鼎一个、《中华大典》一套、开国印信一枚、金一百万两、银一千万两,封地北国...”

当对陈兴宗的赏赐念完,这时候傻子也都明白了陈兴显的意思。

这是要“杯酒释兵权”啊!

昨夜的那场酒?

昨夜陈兴显说的那番话?

看来不是酒后的胡乱话,而是真的!

但众人转念一想,今儿个为什么是卞良来宣读这个封赏。

难道是这个卞良,又向陈兴显进了什么谗言?

“封陈阿三为大齐帝国皇帝,赏九鼎一个、《中华大典》一套、开国印信一枚、金一百万两、银一千万两,封地南州...”

当陈阿三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反而松了一口气。

他怕听不到自己的名字,那意味着陈兴显的心中对他还有芥蒂。

他又怕听到自己的名字,那意味着陈兴显的心中,的确对他也有芥蒂。

一个“也”字,道出了陈阿三的心声。

只要陈兴显还记着自己,那自己就还是他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