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第141章 大战前的准备

陈兴显在会议室里给各部部署任务的时候,张大雷则在科学院紧张的忙碌着。

“大雷,再试一次吧!”

张独眼用几乎哀求的口气,在问着张大雷。

“不能再试了,这一根撞针就是一两银子,宝钢的成品率太低了,还这么容易断,这若是打起仗来,可能会要了战士们的命!”

他们二人这是在试验宝岛新式的步枪,这款步枪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采用了后装。

原本安装燧石和发火池的位置,被开了一个洞,刚好可以容纳下一粒纸壳子弹。

而这子弹的内部火药和弹丸的中间,被加入了张独眼发明的雷火。

在撞针的撞击下,雷火会点燃尾部的火药,从而完成击发。

撞针

这是张独眼从子母炮上得来的灵感,当他拿着图纸连夜找到陈兴显的时候。

陈兴显又对图纸加以改进,有了陈兴显的点拨,这款枪支因此很快被研发了出来。

只是这撞针的质量一直不过关,在枪支的破坏性试验中,最多五十来次,最少三十来次。

这撞针肯定会折断,为此张独眼已经不眠不休的试验了多日。

他那肩膀都被枪支的后坐力,给震的红肿了起来。

他的面前摆放着从宝钢拿来的多支撞针,只是这多日的试验之下,只剩下了枪支中的最后一根,就这一根还是断了。

“诶,我去找藩台大人,每次我抓破头想不出法子的时候,藩台大人就会如同神仙下凡一般给我灵感!”

说罢张独眼抱着火枪和折断的撞针,就跑去了布政使衙门。

“站住,放下武器...”,门口的卫兵立刻拦住了莽撞的张独眼。

这时陈兴显也刚巧走了出来,看到卫兵持枪威逼着张独眼,黄大勇下意识的挡在了陈兴显的面前,双手像老母鸡护小鸡一般,把陈兴显不住的往后推。

张独眼眼看自己的确冒失,赶紧放下了怀中的枪,然后举起手喊道,“我是张独眼啊,我找藩台大人...”

本来已经魔怔的张独眼,现在显得有些疯狂了,长期干科研的人,脑袋都有点直,不擅与人交际。

你说你抱着一杆枪,擅闯布政使衙门,卫兵若是不认得他张独眼,恐怕早就开枪射击了。

陈兴显笑着推开了黄大勇,右手把玩着一个核桃和一个铁球。

这文玩核桃、武玩球,陈兴显则另辟蹊径的一样玩一个。

“让他过来,我们这宝贝疙瘩,可不能被自己人误伤哦...”

“看到没,看到没...”,张独眼瞪了一眼那个持枪的卫兵,笑嘻嘻的跑向了陈兴显。

陈兴显拍了拍他肩膀上的灰尘,“我说了让你多休息,你这又是多少天没回家了...”

“不碍事,不碍事...”,说着张独眼把手中的火枪递给了陈兴显。

“大人,我试验了二十多次,各种材料都试验了,可这撞针还是容易断,你显显灵,告诉我该怎么办啊...”

陈兴显接过火枪,一边走一边拿起瞄准,“你打了多少发会断?”

“三十到五十不等,那群道士说也没有新材料了,我真是没主意了才来找您的”。

“那就给士兵们备上两根撞针,打上二十五发便换一根好了...”

陈兴显把火枪扔给了张独眼,“你快回家睡觉去,这事情不是一天做完的...”

说完陈兴显就出门上了马车,只留下呆愣在原地的张独眼喃喃自语。

“是啊,二十五发一换不就行了,这得打多大的仗,一个士兵才能打出去二十五发子弹啊”。

张独眼突然想到自己话还没说完,他立刻追着马车喊道:“大人,可是这撞针贵啊,一根就要一两银子...”。

陈兴显从马车里探出头来,冲着张独眼喊道:“我陈兴显是那种缺钱的人吗?”

“能用钱换来战士们的命,别说一两银子,就算是一两金子都值得...”。

陈兴显坐回车内后,催促着车夫赶紧出发。

他这么着急的出发,是源于他交代给穆堂纯的一个任务。

根据陆军各部反馈回来的信息,在对倭国的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们大都是躯干中枪或是中箭。

由于宝岛陆军采用的是线列战术,因此并没有给士兵们配属任何的护甲。

原本由山地族勇士组成的近战营,也在历次改编之中取消了这一编制。

随着和西班牙人即将开战,这陆军战士们即将面对西班牙人的火枪,因此陈兴显便想到了数月之前交代给穆堂纯的任务。

穆堂纯为了蒸汽机的稳定,这段时间一直耗在纺织厂,不断的改进着设备。

因此陈兴显才顺便给他安排了这一任务,用粗麻布织成一个背心,这背心前面里外都有大大的口袋,这口袋里可以插上各种方形的物品。

现在摆在陈兴显面前的,就有大号的书本、厚厚的陶瓷片、硬木和铁板等物。

“大人,对这背心工艺可否满意...”,穆堂纯拿着一件刚织好的马甲,拎在手里给陈兴显展示着。

“嗯,不错,试试吧!”

说着黄大勇便将这书本和陶瓷片一一插进了马甲之内,然后他在手中试了试。

“大人,还挺瓷实的,不下三十斤...”

陈兴显这是采用土办法制作的避弹衣,他也不知道陶瓷插片应该多厚,因此各种规格都让陈大壮烧制了一部分。

随后一行人把避弹衣绑在了一个大树上,黄大勇接过身边卫士递过来的火枪,站在五十米外便开始了试射。

“啪”的一声响后,卫士取下避弹衣赶紧跑了过来,递到了黄大勇的手中。

黄大勇拆开一看,“大人,打透了...”

“再试...,一次多试几件,各种材料各种距离都试”,陈兴显有些失望的说道。

当下卫士们纷纷上手,开始把铁板又插进了夹层,各种噼里啪啦的枪声在不断的试验着避弹衣的性能。

最终在日落黄昏的时候,实验结果终于出来了。

“启禀大人,三十米内一层木板、一层瓷片、一层铁板、一层厚书可以抵御枪支的正面射击,只是....”

“只是太重了是吧”,陈兴显拿起这件试验成功的成品,双手差点没接住,一试之下怕不比当年的大铁锅轻。

他随后抽出了其间的各种插片,看着穆堂纯说道:“将这几种材料粘合在一起,试着分别降低厚度,改变组合方式试试”。

“是,属下即刻去办”,穆堂纯立刻抱上了这一摞东西。

“这蒸汽机可否稳定了,能持续工作多久?”

说话间陈兴显抬步向厂房内的蒸汽机走去。

“属下不眠不休在机器前呆过三日,可以稳定的输出蒸汽”。

“如此便好,海军那边可是等待很久了,还有宝北和吕北的矿山也急需啊。”

陈兴显抚摸着这台代表着工业化开端的机器,不禁心中感慨万千。

这是他亲自带着穆堂纯等人,真的是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敲出来的。

前后历时三年,改进了数百处,方才有了今日之成果。

这大战之前的准备,不光是陈兴显重视,远在宿务岛上的西班牙人也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