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第11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吴

大部队还在海上飘着的时候,谭淡定已经先一步赶回了宝南。

下船之后他未做停留,直奔布政使衙门而去。

“启禀大人,下官南部战区提督谭海奉命返回”,谭淡定见到陈兴显后啪的一立正。

“辛苦了,坐吧”,陈兴显眼睛向左手边的位置一瞄。

谭淡定刚坐下,卞良就把手中的一份情报摆在了他的面前。

看着面色凝重的陈兴显,谭淡定当下快速的扫了一遍这个情报。

看完之后谭淡定放下情报,看向了陈兴显,“看来,这孙和韵还真是捅了马蜂窝”。

北部战区的出击都在计划之内,可低估了这些倭国人的决心。

倭国此时分崩离析,各处乱战不断,陈兴显本想凭着北部战区的力量,可以各个击破。

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孙和韵扫清了米粒岛上的所有敌人后,迎来了敌人持续不断的反扑。

通过抓获的俘虏口中,孙和韵他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名字,鸟精。

鸟精家族起源于萨摩耶国,一直有统一南岛南部的想法,这里除了大雨国,还有日方国。

大雨国在丢失了米粒岛后,海战损失了战船,偷偷摸摸的登岛又被斩杀殆尽。

可又不能丢了这个钱袋子,索性就向鸟精求援了。

而鸟精也想通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荡平南部三国,因此拉上日方国一起对米粒岛发起了反击。

有远大志向的人,一般都有两把刷子。

鸟精采取了多路出击的办法,白天滋扰孙和韵的后勤线路,晚上就派兵偷渡上岛。

还利用岛屿作掩护,发起了集团冲锋,击伤了宝岛号战舰。

持续的作战,不断的消耗着孙和韵手中的物资,可面对源源不断的敌人上岛。

孙和韵也只能不断的后撤,以缩小战线。

鸟精在三国一共拉来了近三万人的队伍,其中一万多登上了米粒岛,占据了岛屿的北部。

期间还是一直使用所谓的忍者战术,其实就是把自己绑在树上,沉在水渠里,埋设陷阱,都是偷袭的方法,各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这让孙和韵的拳头,仿佛打在了棉花之上。

“这些倭人不与我决战,全部采用偷袭的战法,以疲惫我军,断我粮草,达到我退兵的目的”。

这就是孙和韵结尾的话,虽然没有明说,可陈兴显看出来他是快支撑不下去了。

“大人你怎么看?”谭淡定放下情报后,看着陈兴显。

“倭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微卑贱,不知世上有恩宜二字,只一味摄于武力威慑,故而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

陈兴显义正言辞的对倭国下了判词。

谭淡定立刻起身,“下官明白,此番前去,定灭三国”。

“三国?我要的是整个倭国,丈母娘的仇我是一定要报的”,陈兴显咬牙切齿的说道。

在陈兴显的心里,他对芸儿一直有愧疚,这个仇一定要报到底。

就算为了芸儿的家人,也为了子孙后代不受这群宵小的欺辱,这倭国必须消失。

“坐,吕宋的局面目前可以维持住吧?”陈兴显示意谭淡定坐下继续说。

“可以,那里目前还未和西班牙人接触上,今年当可稳定住吕宋北部,只是南部就...”

“南部暂时不动,这块肉放在那里也跑不掉,就让西班牙人先替我们保管一阵子”。

“现在我们的战略目标,从南北出击,改为南守北攻,你们两大战区要通力合作,我已让陆军在征召新一批的军队”。

“你们在前面放心的打,缺人我给人,缺枪我给枪,今年打不下来就明年继续打”。

“是,下官深明大人决心,定当竭力为为,绝不负大人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望”。

“嗯,你带来的那个团先在家中休整,我听说很多战士都生病了”。

“是的大人,吕宋多雨水和蚊虫,不少战士的体重都下降了不少”。

陈兴显沉思了一下,“嗯,即刻安排吕宋换防吧,撤回来休整一下,给战士们吃点好的,这不要到中秋了,也贴贴秋膘”。

“宝北那边有两个齐装满员的团在等着你,你也别歇着了,即刻出发支援孙和韵所部”。

谭淡定称是后立刻起身离去...

说到底陈兴显还是看上倭国的钱了,他发现南部战区的战事,也就是修路啊,一直在亏钱。

可倭国毕竟是深受唐风的影响,多代人下来,肯定积攒了不少的财富。

还是先捡赚钱的仗先打,至于南面就靠人口堆吧,等移民多了,商路通了,逐渐向南推进就行。

由于宝岛战略方向的大调整,陆军的建设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

当下陈兴宗就上报了最新的扩军计划,他准备把陆军扩编三个团的兵力,以支持在倭国南部的作战。

可陈兴显接到这个计划一看,就只撂下了一句,“井底之蛙...”。

第二日陈兴宗的新计划又送了过来,陈兴显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按照计划,接下来的三年内,每年分两次招兵,分别是春季招兵和秋季招兵,每次组建三个团。

陈兴显这才满意的在计划上签了字。

对倭国的战争是一场蛇吞象的战争,要知道倭国虽然处在内乱的阶段,可这人口还是过千万的。

想到这里陈兴显提笔挥墨,一气呵成,写下了一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写完之后,他令人高悬于房内,每日三省吾身以自勉。

陈兴显从一个吃不饱饭的半大孩子,到现在治下百万人口。

犹如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又如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全是一点一滴汇聚起来的力量,而这次为了对付倭国,他更是从自身开始节衣缩食。

他不但捐出了所有的身家,就连每月的俸禄也是分毫不取,饭食上也杜绝肉食。

“不破倭奴,食其肉,寝其皮,吾心何甘?”

自此以后陈兴显的饭桌上,豆腐就成了最奢侈的菜肴。

你吃不了苦,而后的大富大贵又如何能接得住?

为了复仇芸儿也捐出了所有的首饰,甚至连他们女儿的压岁钱也悉数捐出。

宝岛上的其他官员和百姓知道后,纷纷效仿,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孩童。

全都尽了自己的一份力,在这沿海讨生活的百姓,哪一个没被倭寇欺辱过。

因此他们对于陈兴显讨伐倭奴的决定,是十分的支持。

有了这样的民心作为后盾,一船船的铁矿、煤炭、木材汇聚宝岛,然后化作一艘艘战舰、一门门火炮、一颗颗子弹奔赴战场。

正是有了宝岛百姓在后方的坚定支持,前方的将士们才能安心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