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第83章 海军第二舰队

曾一本出门后突然看到甲板上,站着二三十个自己的手下。

他十分不解的看向了孙和韵,“他们...”。

孙和韵一边拉着他走向船边一边说,“陈大人怕你路上孤单”。

等到了船边之后,孙和韵从身上拿出了一块黑布,蒙住了曾一本的眼睛。

接着宝岛号上伸出了一块跳板,孙和韵扶着曾一本颤颤巍巍的走上了跳板。

“曾首领,一路走好”,曾一本听着身后传来的声音,心中不断的叹息。

罢了,我这辈子靠海吃饭,死了就把这副躯壳还给这大海吧。

然后他伸出双手小心翼翼的摩挲着前进,等到脚底板感觉不到跳板的时候。

心一横,就跳了下去。

“扑通”一声,曾一本摔了一个狗吃屎,但他的身体却没有感觉到温暖的海水。

等他慌忙解开蒙住眼的黑布后,赫然发现自己竟然在一艘并排行驶的商船上。

宝岛号上的孙和韵则哈哈大笑起来,“曾首领,怎么样,刺不刺激...”。

“陈大人说,你们的船都被不小心打坏了,就送你一艘新的吧”。

说着孙和韵让曾一本原来的那群手下,一个个的都跳到了对面的船上。

然后船上的海军官兵,则上了小船返回宝岛号。

“曾首领,陈大人说了,你对他有伯乐之恩,若非有你,也断然不会有今日的宝岛”。

“这艘船和这些兄弟,就当是你东山再起的本钱,你的八姨太也在舱中”。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说罢一抱拳,宝岛号就改变了航向。

随着两艘船渐行渐远,曾一本的脸上留下了泪水。

他也分不清这是劫后重生的泪水,还是感恩陈兴显的泪水。

等他被手下搀扶着走进船舱的时候,看到舱中坐着的八姨太身边,摆放着一个木桶。

那是一座银山...

“又是这套把戏,还真是油多菜不坏,礼多人不怪”。

陈兴显每次和曾一本的相见,总得给他留下点什么。

曾一本苦笑着拿起了一块银子,结果下面露出来的,还是银子。

盐呢?曾一本又往下面掏了掏,结果发现这次陈兴显送的,竟然真的是一桶白银。

“诶,罢了,罢了,我积攒数年的过水费和劫掠所得,就换来了这一条命和一桶银子”。

“不过还好,还有我最爱的八姨太”,曾一本把八姨太慢慢的搂入了怀中。

“航向正北,我要东山再起,去找那群小个子们,我要和俞大遒再掰掰手腕”。

曾一本得到了八姨太的慰藉后,顿时重拾信心。

陈兴显没有杀曾一本,他有自己的考量。

这第一嘛,曾一本真的对他有伯乐之恩,万一杀了名声不好。

这第二嘛,曾一本不死,那官军的目标就还在曾一本的身上。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己现在还不想当那个出头鸟。

这曾一本就是陈兴显扔在俞大遒脚面上的一只癞蛤蟆,不咬人,他膈应人。

最后一点,还是为了牵制一下林阿凤,不能让这小子把目光再放到东面。

因此既然得了曾一本的全部身家,也就不在乎送他一艘俘虏来的四不像商船和一桶银子。

陈兴显这么抠门,哪来好船给他,这送给曾一本的船,是那艘俘虏自小八嘎的四不像商船。

船员们总是被碰头,改装起来又太费事,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至于说这曾一本有没有打回宝岛的想法,陈兴显也考虑过。

只怕他这一番恩威并施之下,曾一本已经被自己吓破胆了,能再图宝岛的几率那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只是现在的宝岛已经不同往日了,源源不断的移民,正在不断的增强着陈兴显的实力。

这不就在曾一本走后不久,福建号就正式下水服役了。

福建号的首任船长是谭海,此人系粤西人士,当然这时还没有粤西这个概念,因为此处这时还是属于广西管辖,他早年经商被海盗所虏。

因此一直在曾一本的手下,他也是那最初的二十人班底之一。

此人常年跟随在孙和韵的身边,因此对驾驶宝岛级战舰颇为熟练。

他也因此就成了福建号船长的不二人选,而且这人的心思很稳。

他战斗时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莫急,淡定,淡定”,因此人送外号谭淡定。

福建号服役之后,加上现在的势力已经扩展到了打狗港和狗头鼻。

这暂时退却的南部边界,就该往前面再延伸一下了。

有了曾一本八艘战舰的加入,让陈兴显直接成立了海军第二舰队。

由孙和韵接管海军第二舰队,第一巡洋舰队也暂时归他节制。

这八艘战舰可都是和福船差不多大小,也不想想,能从官军水师四次围剿中逃离的。

哪一艘不是武备充足,航速极快的船只。

所以光是这八艘船就需要1200多人来驾驭,因此除了从俘虏中,抽调部分原来负责驾驶的船员外。

其余负责战斗的士兵和炮手,还是需要招募的,所以成军还需时间,就暂时先在一起训练。

在福建号下水之前,陈兴显给船厂的任务,就是继续建造两艘宝岛级战舰。

现在福船和海沧船的数量已经足够当下使用,接下来是该大力发展主力战舰和商船了。

在这两艘宝岛号的建造过程中,也将作出适当的改进。

比如吨位适当的放大,船底用铜板包裹,船舷用铁板包裹。

铜板自然是为了船只的寿命,防止海水对船底的侵蚀。

铁板则是为了增加战船的防御力,只是这宝岛还是缺铜铁,恐怕造完了这两艘后,就没得用了。

这个缺铁的境遇,一直让陈兴显头疼不已。

他仔细的在脑海中思索后,就把目光投向了海南岛,当然还有身处在那里的李茂。

李茂作为海南岛这一亩三分地里最大的一股海盗,他主要是做着亦盗亦商的珍珠贸易。

以卖珍珠为主,以做海盗为辅,做生意的时候发现哪里官军薄弱了,他就干上一票。

等官军全力追捕他的时候,他又化身商人,前往南洋贩卖珍珠。

那时候海南盛产小珍珠,质量很好,所以南洋商人都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