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天下第一小乞丐>第27章 (7)左拾遗杜甫

见天至中午,牛强令众人下马休息,吃一些干粮或压缩饼干,喝一些水。

半个时辰后,游击小队又上路了,走了一段路程,距离长安城只有十几里了,前面几座燕军大营驻扎在大路两旁。

东方不败问道:“估计敌军有上万人,打不打?”

牛强瞪着眼:“必须打!你没听吴将军说那个敌...甚...我打?”

温容在一旁说道:“是敌驻我扰!”

“对!敌驻我扰,打了咱就跑!反正不能让这些叛军好受!”牛强大声叫道。

游击小队全体摩拳擦掌,信心十足。

“全体换马!缓慢接近,听我口令再开枪!”牛强叫道。

全体游击队员换了战马,以散步的速度向燕军大营走去。

燕军早有哨探发现了远处的敌军,赶紧禀告了将领。过不多时,燕军大营里列队走出约五百骑兵,向游击小队迎了过来。

牛强拿出一个铁皮喇叭,向着迎面而来的燕军大声喊道:“你们这些叛贼,赶紧投降,饶你们不死,否则天雷降临,将你们轰成碎片!”

燕军骑兵也不答话,只是慢慢走了上来,差不多有五百米的距离时一齐加速,马蹄翻飞,向游击小队冲来。

牛强哈哈笑道:“看着气势不小,全体瞄准!四百米...三百米...二百米,开枪!”

游击小队一齐开火,清脆的枪声中,燕军有数十人跌落马下,其它燕军吃了一惊,但是仍然奋不顾身地冲了过来。

“撤退!”牛强挥舞着步枪喊道。

游击队员一齐调转马头,向来时的方向疾驰而去。

燕军吃了一个大亏,怎么肯放过这支敌军,在后面锲而不舍地急追。

游击队员骑术较高,战马精良,而燕军骑兵良莠不齐,又都穿着铠甲,自然追不上。

跑了一段路程,后面追击的燕军逐渐分散开来,追在前而的只有数十名骑兵了。

“回马枪!”牛强叫道。

游击队员们勒住马头,转过身来,再一次开火,冲在前面的数十名燕军骑兵纷纷落地。燕军后面的大部队赶上来,已经不见游击小队的踪影。

燕军骑兵皆都又是气愤又是惶恐,却是不敢贸然追击,只得收敛了尸体回营。

哪知过了一个多时辰,那些穿着奇装异服的敌人骑着战马又溜溜达达地出现在远处。

燕军哨探惊慌大叫:“敌人又来了!”

燕军主将不敢怠慢,这次却是点了一千骑兵出来,也不敢再次高速冲锋,只是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全体压了上来,企图以人数优势咬住敌人后全歼。

却不料敌人也不紧不慢地往回撤退,两军之间始终隔了一里多地的距离。

如此走了四五里,燕军将领怕中了埋伏,命令全体撤了回去。

刚撤了有二里路,突然听到后面马蹄轰鸣,敌人像狂风一样卷了过来。

燕军本来就如惊弓之鸟,正在撤退之时见到敌军追来,立时便崩溃了,纷纷向大营逃去,任燕将领如何呼喝也弹压不住。

那些敌人迫近后,只是开了数十枪,击毙了几十个燕军,就又头也不回地退走了。而燕军自相踩踏造成的伤亡却有一百多人。

燕军主将命令全体骑兵,马不卸鞍,人不解甲,枕戈待旦。哪知纷扰了一夜,敌人却再也没有出现。

话说牛强回去以后将作战情况如实禀告给了吴关,也老实承认了杀死一个投降的叛军兵卒。吴关自然赏了他十军棍,并命令他三天以后再去打游击。

牛强屁股被打得青肿,不过这小子皮糙肉厚,刚在床上躺了一天就呼朋唤友喝酒去了。牛强最担心的是吴关不再让他出战,知道吴关并没禁止他,自然放下心来。

......

灵武城,皇宫之内。

李亨肃立于台阶之下,郑重地接过了房琯递过来的皇帝玉玺。

原来,李亨登基以后就派遣快马去禀告自己的老爹李隆基。李隆基知道自己离开了中原,实际已经失去正统,于是表达了退位之意,并命令房琯、韦见素、崔涣前来辅佐李亨。最重要的是带来了皇帝玉玺。

李隆基为什么要派房琯前来呢?因为房琯是十分忠于李隆基的,可以说是李隆基放在李亨身边进行牵制的棋子。

李亨对此心知肚明,但是现在刚刚登基,万事需要小心谨慎,也正是用人之际,因此装作毫不介意。

房琯此人长得甚是儒雅,喜欢夸夸其谈,让人一见就以为是个学问高深之人。

当下房琯与唐肃宗李亨谈论天下形势,慷慨激昂,说得头头是道。李亨甚为高兴,认为房琯很有才华,是个可用之才。

这时有卫士来报,说有个诗人杜甫前来求见。

李亨在头脑中想了半天,口中自语道:“杜甫,没听说过...不过远来投奔不容易,五郎,给他安排个账房的职位好了。”

李辅国连忙答应。

此时旁边的房琯拱手说道:“陛下,臣与杜甫相熟。杜甫此人诗赋俱佳,胸怀天下,是有用之才,何不见上一见?”

李亨连忙说道:“快请进来!”

不一会儿,杜甫快步走进大殿之中。

原来杜甫在长安城失馅之时逃到鄜州避难,后来听说了李亨即位,感觉这是个机会,于是只身北上灵武。结果在路上不幸被燕军俘虏,押回了长安。

一同被俘的大诗人王维因为在当时非常有名气,因此被严加看管,而杜甫还没什么名气,所以没有被囚禁。

杜甫找了个机会,冒着生命危险逃了出来,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灵武。

杜甫见到皇帝李亨,甚为激动,拱手说道:“杜甫见过陛下,愿为陛下效力!”

李亨见杜甫身材消瘦、须发蓬乱、衣衫破烂,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心中甚为不喜,但是碍于房琯的面子,还是问了一下杜甫的身世和生平,最后决定授为左拾遗。

杜甫大喜,以为有了可以一展身手的机会。

实际上左拾遗算不上什么大官,顶多是个八品官,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见到皇帝。

这说明李亨还算是很重视杜甫的。至少也是向外界发出一个信号:“投奔我来的都会重用。”有点“城门立木”的意思。

这时门前卫士又高声通报:“仆固怀恩从西域带兵归来。”

这个仆固怀恩就是当初赠给绿伊祖母绿宝石的那个将军,铁勒族人,手中握有三万精兵,作战勇猛,屡立战功。

李亨闻言大喜,亲自出皇宫前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