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晚唐:开局一条船>第127章 人类文明,必须改变!

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马海盐湖、昆特依盐湖,全都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柴达木盆地,堪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个聚宝盆。

这里除了有取之不尽的盐矿资源,还有丰富的铁、铜、锡、铅、锌、硼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芒硝、钾盐、硼酸盐更是极具工业开采价值。

而更让李唐看重这座聚宝盆的是,柴达木盆地内分布的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共计有782种!

据李龙提供的分析报告,制备人体基因优化剂所需的主药红景、藏红花、冬虫夏草、白唇鹿鹿茸等药材,基本上都能在柴达木盆地找齐。

中医这个传承古老的医学体系,注定要在这个时代绽放出无比璀璨的灿烂光芒。

建设以船山城为核心的大工业圈,与以手工业发展起始的龟兹商业圈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龟兹只是李唐虎视西方世界的桥头堡,而船山城大工业圈才是李唐立足于这个世界最巅峰的根基所在。

而作为船山城大工业圈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就是在柴达木盆地建成年产量原油250万吨、天然气10亿立方米、钾肥70万吨、加工原盐200万吨、纯碱180万吨、铜100万吨、铅100万吨、锌100万吨、石棉100万吨的工业基地。

凭心而论,要建设好一个国家,李唐还真不是这块料。

这毕竟不是在电脑上玩帝国时代之类的战略经营模拟游戏。

游戏没玩好,可以删号重来。

但在现实中,李唐是在带领几百万人活生生的同类搞发展建设。而且在将来这几百万人会变成几千万、几亿、几十亿。

李唐必须对跟着他打天下的每一个人负责。

因此,每走一步,李唐都必须经过反复的权衡和思量。

好在李唐不需要为发展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海量资金和资源犯愁。他只需要认真地琢磨明白如何用人,如何选人,想清楚该怎样应对一切有可能发生的,以及潜在的各种隐患和危机。

虽说大唐王朝在河西走廊和西域的无尚荣光早就不复存在,但几千以来中原农耕文明孕育出来的东方沃土,象征着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璀璨文明。

中原大地每天都在不断繁衍增长的亿万黎民百姓,李唐绝对不会再让他们走历史的旧路,被封建统治精英阶层一代接一代循环往复不停地收割。

人类文明,必须改变!

对于后世鼓吹的汉唐盛世,李唐一直觉得这只不过是历代统治阶层粉饰出来的假象。

因为不论是汉武帝刘彻,还是唐太宗李世民,包括所谓的康乾盛世,生活在这些时代的最广大底层劳苦大众,他们过的日子真的幸福吗?

如果不能让全天下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产生幸福感,被史书吹捧得再英明伟大的帝王明君,全都是不称职的无能昏君!

试问哪朝哪代,有哪个皇帝做到了让全天下的老百姓老有所养,幼有所育,贫有所依,困有所救?

做不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哪来的脸面配称一代盛世明君?!

赶走吐蕃人,拿下南疆和陇右这片地盘的控制权,仅仅只是李唐要走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接下来要做的是把手里的人都撒出去,在河西走廊、中原地带建立起一个个稳固的根据地。

这是一盘非常大的棋局。

每一颗落子之前,李唐都需要预设后面的第二步、第三步,甚至是第四步、第五步!

讲真,这种极度烧脑的活真不是人干。

在把沙州的控制权拿到手后,李唐很快通知拓跋尼孜,让她带着内务府的精英骨干力量火速奔赴沙州。

安西四镇,有郭昕坐镇,李唐基本不用操太多的心。

不过,李唐还是给郭昕下达了一份指令,要求郭昕尽快组建武威军第3师和第4师。并指定第3师驻地在沙州,师长铁列都;第4师驻地平山集,师长德布南赞。

第1师和第2师当前主要作战任务是尽快肃清南疆的所有吐蕃残敌和马贼匪患,保障地方社会治安稳定,配合镇抚司实施第一次人口普查。

三个月前成立的镇抚司,是一个跟内务府平级的行政机构。内务府主内,镇抚司主外,都是直接对李唐负责的特务机构。

内务府和镇抚司,加上警察总署,构成了李唐目前掌控军队和地方行政部门的三架马车。

未雨绸缪,这是李唐一直秉承的优良作风。

李唐当然不会指望手底下的人个个都跟郭昕一样文武双全学富五车。他只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执行力就足够了。

因为,李唐最不缺的就是对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部署的准确判断、掌控。

李唐并不需要幕僚,也不需要高参顾问。他只要求手下的人都严格按照他制定的管理体系和机制去执行就够了。

在这个执行过程中,李唐不会容许有任何质疑或反对的不同声音出现。

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安守本份。就好比是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一颗镙钉,一滴润滑油。

不论是国法,还是家规,如果立法立规之初就是一部严谨、细致、科学、合理的法规,它就能成为人类社会运转保持良性循环的行为准则。

这方面,李唐在教化船山部落众人的时候就已经给他们定好了规矩。这部《船山约法》在龟兹推行取得的效果,让李唐非常满意。

世人都说,自古以来的法律法规都是历代统治阶层和权贵阶层为老百姓量身定制的枷锁。

这一世,李唐坚决不信这个邪!

只要能够构建一个真正公正、公平、高效、廉洁的上层建筑,李唐深信整个人类社会就能奔向真正的大同盛世文明。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任何一块绊脚石,李唐都为将它毫不留情的粉碎。

吐蕃王朝,就是李唐推行并建立真·法制社会的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