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晚唐:开局一条船>第102章 武德要充沛,谋略也要跟得上!

听原本在跟部队官兵拉家常的李唐对她突然问了一句完全不相干的话题,拓跋尼孜虽然心里感到奇怪,但还是如数家珍般答道:

“龟兹现有常住人口人;平山集人;船山集人,船山城2475人。总计人,其中年龄16岁到40岁的男女青壮人口人,占总人基数的70%。”

李唐呵呵一笑,不置可否地说道:

“不到半年时间,咱们从一千二百多人,发展到现在的二十五万多人,这个成绩应该还是挺喜人的。”

如果史籍记载无误,这个时期的吐蕃王朝治下人口接近一千万人,回鹘汗国人口有三百多万人,大唐帝国治下人口有八千万人。

船山部落连三十万人都不到,人口基数的差距跟当今三大势力完全没有可比性。

不过,貌似松赞干布当初起家的时候也只有三十多万人。

船山部落虽说现有人口不到二十六万人,但全员整体综合素质可比松赞干布当年的家底至少强出一个量级。

倚仗着神明的天威,船山部落目前在龟兹控制的地盘,以库车绿洲为中心,北枕天山,南临大漠,西接疏勒,东邻焉耆,总面积相当于后世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部分地区。

前些天铁列都和拓跋库莫等人联名提了个建议,奏请李唐在龟兹建国,国号为神圣同盟联邦共和国。

李唐当时毫不犹豫地一口否决。

在一个人口不到三十万,面积不足二十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建国登基,我李唐还丢不起这个人。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不过,李唐对神圣同盟联邦共和国,简称“神联”这个国号,还是比较喜欢。

在李唐看来,最起码得把吐蕃王朝和回鹘汗国都吞并了,届时再登基称霸,才对得起大神联这个尊号。

“大首领,这个成绩不但喜人,而且是非常了不起。”

拓跋尼孜正色说道:“在这个世上,除了大首领,再也不会有第二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凝聚起如此团结的民心和军心!”

“呵呵,一般般了。”

李唐显得很谦虚地笑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在南疆,在陇右、西海和雪域高原,还有千千万万各族人民,水深火热地生活在吐蕃统治阶层的残暴剥削和压迫下。”

听李唐这么一说,拓跋尼孜顿时眼前一亮,左右看了看,低声问道:

“大王,是不是到了向吐蕃人开战的时候了?”

李唐老神在在地微微一笑,不答反问:“你是负责情报工作的,你觉得时机成熟了吗?”

“我认为目前时机正合适!”

拓跋尼孜正色答道:“药罗葛·铁列都最近一个半月一直都在跟回鹘王族进行斡旋,船山城出产的各类商品深得回鹘商人喜爱。

滕里可汗对我们提出的联手打击吐蕃人,重启丝路的建议非常重视,正在派人跟铁列都商讨双方出兵攻打沙州的战术细节。

另外,在查·卢西波相的运作下,吐蕃王都方面对德布南赞掌控平山集,并把平山集升格发展成平山县的计划全员赞同。

在我们的刻意运作下,赤松德赞和僧相娘·定埃增桑布已经表示愿意大力扶持德布南赞上位当船山部落的大首领。

吐蕃高层认定船山部落内部存在政变夺位的可能,为了得到船山部落掌握的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炼钢等先进技术,

吐蕃军政高层一致认为坐等德布南赞篡位成功,再顺势把船山部落收归吐蕃统治,是最符合吐蕃目前花小钱办大事的智慧谋略。

我们营造出来的铁列都和德布南赞的首领之争,成功地迷惑了回鹘和吐蕃双方高层的视线,让他们放松了对船山部落的警惕。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趁机发兵,先打吐蕃人一个措手不及!以武威军的犀利攻势,横扫南疆和西海定然无人可挡!”

李唐眼显满意神情,眯着眼轻轻点了点头。

拓跋尼孜的这番分析相当到位。

这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和“瞒天过海”之计,出自郭昕的手笔。

当初听郭昕提出这个计策的时候,李唐当场就拍案叫绝。

郭昕自幼熟读的兵书兵法,还真不是盖的。

这个时代的古人对于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领悟之深,真的能把李唐这个后世现代人甩出几条大街。

李唐只想到让德布南赞配合查·卢西波相花钱送礼收买那些王都的大官僚。从来没想过要拿铁列都的药罗葛氏族身份另做文章。

铁列都是回纥人,德布南赞是吐蕃人。二人都是船山部落手掌实权的大头领。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一个部落中两个不同种族的大头领争权夺利,根本就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

船山部落打着神圣同盟的大旗才刚出世,部落内部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权力斗争。这在吐蕃人和回鹘人看来,正中下怀。

坚固的堡垒,从来都是先从其内部攻破。

只需挑起铁列都和德布南赞之间的争斗,并且把这场船山部落的窜里斗愈演愈烈,外人只需从中煽风点火,再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

在吐蕃和回鹘高层看来,能不招惹神圣同盟背后的神灵,还能把神圣同盟旗下的船山部落变成他们的战利品,这等好事简直不要太爽。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铁列都和德布南赞二人演的这场好戏,才让吐蕃王朝和回鹘汗国两大势力放任了船山部落这段时间人口爆增。

只不过,能当一国之君的人,没几个是真傻子。

眼看着船山部落的人口数量巨增,武德越来越强劲,为了避免铁列都和德布南赞二人将来尾大难掉,赤德松赞和滕里可汗果断地斩断了船山部落的移民通道,把潜在隐患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

赤德松赞和滕里可汗打破脑壳也不会想到,这曲好戏完全是李唐一手导演的。

当然了,李唐之所以敢听从郭昕的计策,炮制出铁列都和德布南赞之间的窝里斗,前提是他对整个船山部落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以及无可替代的崇高威望。

拓跋尼孜主管的情报部门,也很好的利用了铁列都和德布南赞二人提供的便利,把情报触角顺利地伸进了吐蕃王朝和回鹘汗国的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