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晚唐:开局一条船>第65章 只有天神才能解得了龟兹城之围!

大首领此次带着两个唐人乘神物飞天而去,还会回来吗?

这个问题,是此刻在大藏堡的所有人心中共同关心的大事。

亲眼目睹大首领带着两个凡人飞上天空,这种视觉冲击对他们每个人而言都太震骇了。

从天而降的压迫感,腾空而去的神奇感,两种绝然不同的体会,使得大家对张小雷和刘侗二人无比羡慕和嫉妒。

这不是传说,也不是神话故事,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他们眼前的真实神话。

相比于大藏堡中船山部落众人内心无比的惊喜和兴奋,远隔千里之外的龟兹城,安西大都护府大帅行辕中的郭昕,此时此刻却是愁容满面,满腔忧虑。

自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吐蕃大军攻陷回鹘进占的北庭都护府,安西大都护府在风雨飘零、摇摇欲坠的危局中又勉强支撑了三年。

失去侧翼为依托,吐蕃人对大唐边军据守的最后一个军镇龟兹城的进攻,变得更加疯狂、凶残。

龟兹城,就像一座怒海中的孤岛,天天都在被惊涛骇浪不停地拍打冲涮。

尽管这座孤岛一直屹立不倒,可面对浪涛每日不停的冲击,岛的整体在一点点变小。

面对吐蕃人数十年如一日,年复一年的疯狂围攻,安西都护府的疆域虽然已经缩小到只剩下龟兹一座孤城,兵力也只余数千老弱残兵,但每一座军堡的沦陷,都会让吐蕃人付出血淋淋的惨重代价。

郭昕一直坚信,大唐的军队总有一天会驰援安西,重现贞观、开元盛世。届时,他必定一统整个大漠,封狼贤胥,比肩前贤。

因为,他是朝廷钦点授予的检校右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安西四镇节度使,更是大唐皇室钦封的武威郡王。

然而,再强大的信念,也需要能看到希望方能坚持。

疏勒镇守使鲁阳、于阗镇守使郑据、焉耆镇守使杨日佑等安西军大将已经先后血染沙场马革裹尸。

现如今,只有他这位武威郡王,还在继续整合四镇残部跟吐蕃大军血战到底。

龟兹城目前所面临的危局,迫切地需要一封来自长安朝廷的天子钦书王命,来鼓舞军心,宏扬士气。

他得让当今圣上知道,哪怕吐蕃国力再强盛,回鹘势力再强大,安西依然有我大唐边军的将士在坚守。

只是他心里清楚,想突破吐蕃大军的重重封锁,远赴万里之外的长安城,谈何容易。

这时候,大帐门帘被人从外面掀开,一阵寒风夹着雪花打着圈儿刮进帐内。

“王爷,得到确切消息,几路信使都被吐蕃人拦截,他们都被吐蕃人砍了脑袋挂在城门楼上。消息是郭长弓带着安西三十六骑,从抓获的吐蕃兵俘虏嘴里打听到的。”

亲兵侍从郭喆行色匆忙地从帐外冲进来,为郭昕带来了他最不愿听到的坏消息:

“只有张小雷和刘侗带着的那一路人马,引开追兵冲过了吐蕃人的关卡,但他们突围的方向,是党金山山口。那里深入吐蕃人的腹地,只怕也是凶多吉少。”

“知道了。”

郭昕拢了下头上散乱的白发,不动声色地从书案后起身,走到帐墙上挂着的幅地图前面,很快找到党金山山口所在的位置。

“刘侗和张小雷怎么会选择往那个方面突围?”

郭昕眼显费解神情,喃喃自语:“即算吐蕃的大后方兵力再空虚,也不是他们寥寥几骑人马可以深入的。

西海,自吐谷浑被灭,早就被吐蕃人经营成铁板一块了。唉!但愿他们吉人自有天相吧。”

郭昕此时当然不知道,他嘴里听及的刘侗和张小雷,不仅仅是吉人自有天相,而且他俩这时候正在天上飞。

距离地面三千米高的中低空,“船山一号”飞艇,正以每小时两百四十公里的最大巡航速度,向西朝龟兹城所在方位飞驰而来。

登上飞艇后,饶是以张小雷和刘侗经历了太多的刀山血海生死战场磨炼出来的坚毅心性,依然被这个“飞天神器”内部巨大的空间深深震撼。

两位原安西军老卒既不敢乱动,也不敢伸手乱摸,只是紧紧地跟在李唐的身后,大首领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第一次走进这艘飞艇空旷简易的货舱,李唐除了刚开始有些许的好奇,东摸摸,西看看,但很快就没了兴致。

实在太简陋了。

视线所触除了四处一片金属冷光,就只有舱门上一闪闪亮动的信号指示灯。

紧靠舱壁是一溜金属质地的长板凳,上面连扶手靠背都没有。坐人是可以,但坐上去绝对不会有舒适感。

干净整洁的金属地板有微微凸起的防滑条纹,也不知道李龙采取的是何种拼接工艺,居然找不到一条接缝,整个地面和艇身俨然像是一个整体。

李唐目测了一下,这层底舱长有约六十米,宽约十五米,高约三米左右。

900平方米的面积,如果用来装人,不考虑人的活动空间,光是这个底舱应该就能塞下七八百人。

空荡荡的底舱没什么可看的。

李唐很快便让李龙领着他们三人乘升降梯来到中舱。

进入中舱,李唐不用李龙介绍,也能看得出这里是武器舱。

李龙这家伙在设计这套艇载重机枪火力打击系统的时候,明显就没考虑过人为操作的因素,而是只考虑到重机枪的扫射覆盖扇面和交叉火力网的密集度。

左右两侧各四十八火力点,每个火力点都被封装成一个整体,压根就没留人员操控的位置。只给火力点的自动供弹系统留了一个装填弹药的进出门户。

这种设计思路,李唐之前在船山城早就司空见惯了,自然也就见怪不怪。

看到中舱两侧火力点中间的走道,李唐算是明白李龙为何会计算出飞艇最多可以搭载一千五百多人这个数字。

每个火点三米间隔的设计,使得中舱的长度达到150米。中间走道六米的宽度和三米的高度,可以确保三辆弹药运输车并排行进。

很显然,李龙在设计这套火力防御打击系统的时候,同时也考虑到了中舱的空间也可以充当货舱。

由于现在没有可打击的目标,李唐也就没了见识一下“船山一号”炮艇机火力打击效果的兴趣。

“走,去指挥舱。”

李唐没理会张小雷和刘侗二人的大惊小怪,直接挥了下手,让李龙前面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