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皇孙白手起家>第483章 皇亲国戚

南下的路途,春风拂面,带着些许暖意。

銮驾内细腻的木雕、柔软的丝绸,以及桌案上各种瓜果和精致的点心,无一不在彰显着里面的奢华。

李昭和韩诗璃相依相偎,目光透过窗帘,惬意的欣赏着外面的风景。

“自上次金陵一别,朕许久没见你家兄长了,不知他在抚州过得如何?”李昭忽然对韩诗璃道。

“妾身也有多年没见他了,年初的时候有来过书信,谈了些在抚州的事情,不过倒也没什么大事。”

“嗯。”李昭微微点头。

后宫妃子中,不仅是韩诗璃,包括南宫音、刘莹莹、陆安瑾、孙千羽等人,皆是有兄弟姐妹,而且数量还不少。

对于皇室来讲,皇亲国戚无疑是把双刃剑。

他们既是皇权的有力支持者,也可能成为皇权的潜在威胁。

若处理不当,他们便可能因私欲而动摇皇室的根基。

李昭不可能将他们全部闲置不用。

比方韩诗璃的长兄韩宁之,目前在抚州担任太守。

此人性子温和,待人宽厚,处理事务又颇为干练,李昭对他印象还不错。

但像朱莹的父亲朱大牛,刘莹莹二哥刘威,这些人就是典型的混蛋。

属于烂泥扶不上墙的那种。

想起他们种种作为,李昭就气不打一处来。

更可气的是,这两货竟然还主动找过李昭,腆着脸请求给他们安排官职。

李昭忍无可忍,一顿痛骂将他们轰了出去。

不过,像朱大牛、刘威这样的人,虽让人恼火,其实并不难对付。

他们的心思和动机太过直接而明显。

而对于陆家、南宫家那帮人,才真正引起李昭的警惕。

前年,听说李昭要把都城迁出南方,陆安瑾的父亲陆传廊便小动作不断。

私底下联络一大批江南士绅豪强,强烈反对迁都。

不仅如此,这老家伙似乎还想安排家中嫡系入朝为官。

李昭有时也会郁闷,都特么杀了这么多人,这些人怎么还不老实。

难道说杀得还不够?

等日后统一天下,李昭有意再收割一波。

.................................................

四月中旬,銮驾抵达襄阳城外。

韩诗璃挂念家中父母,先行去了韩家。

城门处,韩志远一身戎装,单膝下跪,声音异常的洪亮,“末将拜见陛下。”

李昭神态亲切,“无需多礼,起来吧。”

“谢陛下!”

李昭打量他几眼,用开玩笑的语气道:“这两年来,韩将军要么守南阳,要么是襄阳;没机会建功立业,是否觉得遗憾?”

之所以这么问,因近来一些驻守在南方的将领,除了岭南的史牧,像杨智、马彦斌、王峰等人,认为南方无事,频频上奏,希望能奔赴沙场。

李昭明白他们的心思,但偌大的南方,总要有人留下来驻守。

似乎知道皇帝在想什么,韩志远果断道:“末将身负重任,驻守要地,不觉得遗憾。”

李昭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如炬地凝视着韩志远,仿佛要看透他的内心。

经过一番审视,确信他的话都是发自肺腑,李昭对此颇为满意。

目前襄阳秦军有三万余人,防区覆盖江陵、岳阳,及大半个江汉平原。

可以说,只要襄阳无事,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将稳如磐石。

李昭进城后没有休息,先去看望军中将士。

军中部分新兵,至今未曾目睹过李昭的样貌。

一到校场,便见到士兵们列队整齐,精神抖擞。

李昭自然不是空手来的,他深知激励士气的重要性,出手向来慷慨大方。

几车饷钱一发下去,将士们一片欢腾。

韩志远站在校场的高台上,大声发出指令,指挥士兵进行操练,以此向皇帝展示襄阳秦军的战斗力。

...............................................

傍晚,韩诗璃满面笑容地离开了韩府。

此次回韩家,她能明显感受到父母、兄弟姐妹们对她的热情,甚至说表现有些谄媚。

这种众星捧月般的感觉,让她的虚荣心得到了小小的满足。

然而,原本愉悦的心情,却很快变得糟糕起来。

“你可知道,陛下为何要住在此处?”韩诗璃脸色突然阴沉下来。

侍女连忙道:“因这是襄阳城最大的一座宅邸,所以韩将军特意安排陛下和娘娘下榻此处。”

“到底是陛下自己要住在这里的?还是韩将军安排的?”韩诗璃不放心又问了一遍。

“奴婢确认是韩将军安排的。”

韩诗璃面色稍微和缓,但眼神依旧锐利,身上不见往日的温柔。

面前的这座大宅,许多年前是襄阳节度使袁明钦的府邸。

韩诗璃曾经作为袁明钦三子袁志灏的正妻,在里面住过一年。

昭武军攻克襄阳后,她原打算投河而亡,却因水太浅没死成,最后被李昭抱了上来。(见184章)

自己曾经嫁过人这件事,是韩诗璃最不愿提及的过往,尤其是不希望李昭回想起这些。

实际上,袁志灏死了这么多年,关于他昔日的音容样貌,韩诗璃早就忘得一干二净。

连他埋在哪里,都丝毫不感兴趣。

侍女跟随她多年,知道韩诗璃的顾虑,低声安慰道:“娘娘无需担心,宫里面孙贵嫔、李贵妃曾经都嫁过人,听说连张贵妃也........。”

“闭嘴!”韩诗璃一声轻喝,确定四下无人,这才恼怒道:“你这个蠢丫头,怎么什么话都敢讲。”

大秦帝国有一个公开的秘密,皇帝最忌讳别人说他“好人妻”。

虽然这件事大概率是真的。

可要是让李昭听到了,必然会大发雷霆,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去年起居院有一位史官,隐晦的记录了此事;随即被朝廷贬去了岭南,这辈子估计是回不来了。

韩诗璃记得李昭当时很生气,大骂史官是个混账东西,不辨真假,损他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