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皇孙白手起家>第470章 奔赴辽东

思考许久,刘康发现自己别无选择。

要么继续待在德州城外,日后作为马前卒,被燕军用来消耗秦军的兵力;要么前往辽东,重新开辟出一片天地来。

刘康毫无认命的打算,他仍想搏一搏。

次日,他召集陈渭清、刘熙、高和等将领,告知自己的打算。

“辽东苦寒之地,大王真的要去哪里?”高和惊讶道。

辽东形势复杂,不仅有东胡的袭扰,在更北面的深山老林里,还存在着一些不太老实的靺羯人。

众人对刘康的决定,多少有些不解。

“到了辽东,一来可以脱离燕军控制,二来可以避开秦军锋芒。”顿了顿,刘康继续道:“等本王在辽东重振旗鼓后,必会重返中原。”

刘熙第一个站出来,旗帜鲜明表达了对刘康的支持。

高和没怎么迟疑,同样表示赞成。

陈渭清凝声道:“锦州、沈州等地,依然在燕军手上,若燕王不同意怎么办?”

众人目光齐聚到刘康身上。

想法很好,但刘泰要是不答应,所有谋划都将毫无意义。

“他会同意的。”刘康语气很是笃定,“本王将亲自前往幽州,当面说服刘泰。”

众人皆担心此行会有危险,燕军连德州城都不让他们进,显然是不信任刘康。

但刘康决心已定,众人只能作罢。

不过在出发前,有个人绝对不能再留了。

刘康眼冒寒光,对高和道:“你去带人,把丁先生带过来,本王要和他说几句话。”

高和意识到了什么,顿时心中一喜。

实际上,赵军中很多人早就对丁恒不爽了;认为若不是他频频怂恿刘康出兵,赵军不至于沦落到现在这么糟糕的地步。

高和火速带人赶往丁恒住处,结果却扑了个空。

丁恒早已不见人影。

高和不死心,又将里里外外搜了个遍,仍一无所获。

刘康得知后震怒,冷冷道:“他家人呢?”

关于丁恒幕后之人,他已经知道了对方是谁。

“全都不见了。”高和颇为遗憾道。

刘康悔恨没有早一点动手。

他觉得丁恒应该没有走远,厉声道:“此人定然是逃向了南面,你带人骑上快马,追上后立刻把他杀了。”

“是!”

高和没有片刻耽搁,带上一百轻骑迅速往南追去。

一路上,赵军马不停蹄,吃饭喝水都在马匹上。

距离博州二十里时,终于发现丁恒的身影。

同一时间,丁恒也注意到了身后的追兵,心中大呼吾命休矣!

正当赵军要动手时,只见前方尘土飞扬,铁蹄声隆隆作响。

高和面色一惊,立刻朝丁恒射去一箭,击伤其左臂;因秦军越来越近,只能掉头返回了德州。

................................................

十月中旬,刘康带着十多名亲兵抵达了幽州城。

不管是燕王刘泰还是太子刘文俊,对此均有些诧异。

虽然刘康之前确实有来信,说要来幽州拜访,但大多数人没怎么当回事,以为他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毕竟这年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异常脆弱;刘康一旦来了幽州,相当于主动置身于险地。

而刘康这些年的经历,燕国文武大概都有所了解。

他刚一进城,就有人对刘泰道:“刘康转战千里,屡败屡战,仍有枭雄之志;此人不可留也,当杀之!”

刘泰不免有些犹豫,在内心深处对刘康并无多少反感;打算先见一见他,听听对方要说什么。

不久,刘康被带到了燕王府。

“赵王来此,所为何事?”刘泰不咸不淡道。

刘康连忙弯下身子,恭敬道:“若不是大王收留,在下已沦为秦军刀下之鬼,实在当不起赵王二字。”

见刘康态度如此卑微,能清楚认清自己的地位,刘泰很是满意,表情和缓了许多。

“你无需拘束,在本王面前,可畅所欲言。”

“不瞒大王,上次和秦贼一战,赵军伤亡惨重,麾下士卒已不到万人;如此残兵败将,恐无法再帮助大王抵御秦贼。”刘康沉声道。

“哦!..........。”刘泰微微眯起眼睛。

“在下想率军退往北面,休整一段时间。”刘康道。

此话一出,屋内气氛开始变得诡异,一丝若有若无的杀意悄然弥漫开来。

“你想去哪里?”刘泰似笑非笑道。

“在下想率兵退往辽东,一来整顿兵马,日后好帮助大王抵御秦贼;二来胡人日益嚣张,在下去了辽东,可与当地燕军一道,好好教训这帮不知天高地厚之人。”

听到“胡人”二字,刘泰稍微沉默了一会。

他确实有些头疼。

从今年八月份开始,东胡将领哈布其克、巴雅尔等人,频频率军穿越燕山,进入辽东大肆劫掠。

而为了防御秦军,燕军在太原、邯郸、真定等地驻扎重兵;辽东兵力空虚,面对东胡的入侵,根本抽不出力量将其驱逐,大多数时候只能据城死守。

有些将领心中不爽,出城和东胡交战,却败多胜少;尤其是和哈布其克的几次交手,几乎没赢过。

慢慢的,在燕国内部逐渐分成两派。

一派以刘文俊、宋韬明为首,他们建议先和秦国讲和,然后集中力量和东胡决一死战。

另一派以长子刘钰泽为首,提议向达里图示好,利用东胡的力量来消耗秦国的兵力。

刘泰没有和东胡全面开战的勇气。

他更倾向于和达里图结盟。

问题是,达里图过于强势,刘泰摸不准对方究竟想干什么。

如今刘康要去辽东,这对燕国来讲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只是..........

刘泰还是不太放心。

他扫了眼面前低着头,貌似恭敬的刘康。

“此事本王同意了,将锦州作为赵军休整之地,你觉得如何?”刘泰道。

如此粗劣的试探,刘康怎会上当,“锦州乃军事重地,城池坚固,胡人又缺乏攻城器械,在下去了也帮不了什么忙。”

“那沈州呢?”

“同样不妥。”

刘泰这下疑惑了,不知刘康到底想去哪里。

“在下兵力单薄,军中又没多少女眷;沈州附近随便一座小城,即可用来安身。”刘康道。

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刘泰勉强可以接受。

“你先去驿馆休息下,本王明日给你答复。”

“谢大王。”刘康行礼后缓缓退了出去。

等他离开后,刘泰召集燕国文武,详细说了此事。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刘康意图绝非表面那么简单。

可东胡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现在是辽东,未来可能幽州都会受到攻击。

反正刘康在德州也帮不了什么忙,还不如干脆将赵军迁往辽东,用来分担燕军的压力。

次日,刘泰答应了刘康的请求。

...............................

十一月初,各项准备完成后,赵军正式启程前往辽东。

军中有部分将士不愿前往,刘康没有强求,给了其一笔遣散费。

队伍经过幽州时,刘泰派人来传话,说担心刘康手下无人可用。

刘康会意,主动请求往赵军中派几名校尉,且允许他们手握兵权。

数日后,天降大雪,处处银装素裹。

赵军将士裹紧衣物,顶着刺骨的寒风,继续一路往北。

途经一地时,刘康突然眼睛一亮,在附近走走看看,停留了大半个时辰。

陈渭清见状颇为疑惑,“莫非大王发现了什么?”

“此地西倚燕山,南连大海,乃是连接河北与辽东的咽喉要道。”刘康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日后若能在此处建一关隘,辽东之地将尽归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