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皇孙白手起家>第468章 邓星阑

长宁宫,是后宫中一处规模较大的宫殿;其宏伟,足以和皇后的锦绣宫相提并论。

自来到长安的第一天开始,邓永清就一直住在这里。

宫内宫外,很少有人对此持有异议,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毕竟皇帝对邓贵妃的偏爱,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在金陵的那些年,皇帝每次微服出行,邓永清常常陪伴在身边。

更有甚者,私下底称她若诞下皇子,太子之位或许轮不到李泓。

对外面的风言风语,邓永清始终保持低调,仿佛对这一切浑然不知。

平日里,连御花园都很少去,大多数时候静静在宫内读书写字;若有宫外的人求见,总会找各种理由婉拒。

不过,有一个人例外。

今日,秋风和煦,阳光温暖舒适。

一位蓝衫少年,跟在宫女南嫣的后面,正在向长宁宫走去。

少年双眸清澈,模样俊秀。

他叫邓星阑,是邓永清二哥邓永智之子,也是南中之战后,唯一存活下来的邓家男嗣。(具体见204章)

他之所以能光明正大在外面行走,丝毫不担心安危,主要还是因为邓永清早年的求情,让李昭放下了心中杀念。

不一会,南嫣带着他缓缓踏入了长宁宫。

邓永清早已等待多时,见到邓星阑后,眸底闪过一丝喜悦。

“见过姑母。”邓星阑恭敬行了一礼。

“在我这里,无需拘束。”邓永清道,又吩咐侍女南嫣,“太和殿送来的崖州瓜果,全都给端上来。”

邓星阑莞尔一笑,“谢姑母,但侄儿进宫前有用过午饭,恐无法享用。”

“无妨,等你离开时,可把这些瓜果全都带回去。”

邓星阑不再推辞。

“长安水土与金陵大不同,住的可还习惯?”邓永清关切道。

“侄儿并无不适。”邓星阑道。

作为世上唯一的亲人,自他出生后,其生活起居邓永清一直有安排专人照料。

无论金陵还是长安,吃穿用度从未亏待过他。

最近几年,又给他找了位教书先生,教他读书写字。

在邓星阑内心深处,也同样对邓永清充满感激。

他望了下四周,见里面装饰颇为精致、华丽,又听说眼前这些瓜果是太和殿送来的,顿时心中一动。

“侄儿听说,陛下待姑母甚好,看来传言不虚。”邓星阑貌似无意道。

邓永清疑惑地看了他一眼。

不明白他此话是何意。

考虑到他年纪尚轻,于是没太在意。

邓永清撇开了话题,“近来读书,可有遇到不懂的地方?”

邓星阑似乎没反应过来,继续道:“若姑母有所求,陛下应该不会拒绝。”

邓永清秀眉轻蹙,望向一旁的南嫣,“你先出去吧。”

“是。”南嫣眼眸微动,神色平静,缓缓退了出去。

等殿内只剩下了二人,邓永清一声轻斥,“妄自揣测天子乃大忌,你自幼聪慧,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见邓永清动怒,邓星阑连忙起身道:“侄儿近来遇到一事,甚是棘手,心中不安,只能来找姑母。”

“何事?”

“蓝田一事,姑母可有听说?”邓星阑颤声道。

邓永清面色微变,身子不自觉晃了下,“此事和你有什么关系?”

“那些人攻打蓝田前,曾经找过侄儿,希望侄儿能出些力。”

“你是否有搭理他们?”

邓星阑喉咙滚动,低了低头,“侄儿年幼,不擅武事;给了他们一些钱财,还送去了三十名家兵。”

邓永清愣了下。

“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邓星阑又重复了一遍。

“混账!李佑只是个诱饵,你怎如此愚蠢,连这个都看不明白?”邓永清语气变得严厉,“况且那些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是陛下的对手。”

她非常失望,胸脯起伏不定,绝美的面庞上此刻笼罩了一层寒霜。

邓星阑嘴唇蠕动,迟迟没有吱声。

邓永清定定望着他,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一字一句道:“你和我说实话,到底为何要这么做?”

邓星阑猛地抬头,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愤怒。

“杀父之仇,不共在天,侄儿也希望李昭能早点去死。”

邓永清闻言,沉默不语。

屋内,空气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整个世界似乎都静止了下来。

过了许久,邓永清紧绷的身子放松下来,恢复了往日的温婉和从容。

“过去的事,不能说全是陛下的错;若你能放下,长大后不至于活的太累。”此刻的邓永清异乎寻常的冷静,声音不疾不徐。

“侄儿想过放下,可真的做不到。”邓星阑眼眶渐渐湿润,“侄儿曾经在梦中,无数次见过父亲的模样。一想到李昭仍在世间逍遥快活,心中总觉得对不起父亲。”

“放下吧!彼此间力量悬殊过大,你毫无机会。”邓永清柔声劝道,“蓝田的事情我会帮你,不用太担心;你静下心来好生读书,不要再胡思乱想。”

邓星阑直接忽略了下半句,微微眯起眼睛,“侄儿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但姑母你在李昭身边侍候,应该会有下手的机会。”

邓永清轻轻点头,平静的目光中无一丝波澜,“你说的没错,我确实有机会。”

“姑母!”邓星阑双膝跪地,郑重道:“侄儿想要报仇,望姑母帮帮我。”

“你真的下定了决心?”邓永清问道。

“侄儿不杀李昭,誓不为人。”邓星阑异常坚决道。

“此事非同小可,你不用着急,容我好好谋划一番。”

邓星阑闻言大喜。

一直以来,他都对邓永清有种莫名的自信。

“侄儿先告辞了。”邓星阑拱手道。

“等下!”邓永清突然将他叫住。

邓星阑不明所以。

邓永清带着温暖的微笑,轻盈地走到他面前。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轻柔而仔细地替他整理着稍显凌乱的衣摆,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无微不至的关怀。

邓星阑很是感动。

男子在后宫不便多待,行礼后离开了长宁宫。

似乎感觉到什么,邓星阑没走多远,回头望去,却见邓永清正在身后静静注视着他。

见他转身,邓永清笑着朝他挥了挥手。

一道暖流,悄然涌入邓星阑心田;如同初春的阳光融化冰雪,带给他无尽的慰藉与力量。

...............................................

深夜,万籁寂静。

书房内,邓星阑久久没有去休息。

从小到大,不管他要做什么,邓永清都会帮他。

以姑母的睿智、沉稳,李昭疏于防备,大概率是难逃一死。

想到大仇将报,怎能不兴奋。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道敲门声。

“进来!”邓星阑道。

侍女彩云端来一碗热粥,“公子今天辛苦了,这碗粥是奴婢刚刚下厨做的,不妨尝一尝。”

她这么一说,邓星阑腹中感到少许饥饿。

于是接过粥,喝了起来。

喝完后彩云收拾碗筷,快步退了出去。

过了好一会,邓星阑忽然感到肚子传来一阵阵剧痛,如同被利刃反复绞割。

随着剧痛的加剧,一股温热的液体从喉头涌出,低头一看,鲜血已经染红了他的手掌和衣襟。

邓星阑身体无力地瘫软在地,眼前的世界开始变得模糊,随后陷入了永恒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