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皇孙白手起家>第451章 萧墙之内

尽管秦国势大,领土辽阔,宋韬明依然毫无投秦的打算。

一来时代变了,秦国如今人才济济,他哪怕真心投效,李昭也不会重用他,顶多成为一小吏;宋韬明算得上是燕国文臣之首,自然不甘屈居人后,成为所谓的“凤尾”。

二来他毕竟效力燕国多年,多少有些感情。

且燕国仍有十多万军队,占据整个辽东,河北的大部分城池,以及半个河东。

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但最让宋韬明不放心的,是这位昔日威震四方的燕王,是否还能保持那份锐气和决心,继续引领燕国前行?

秦帝李昭,今年尚不到三十。

相比之下,过完年之后,刘泰便踏入了知天命的半百之年。

岁月如梭,曾经那个英姿飒爽的年轻将领,现在鬓角已生出一缕缕白发,精力大不如从前。

而太子刘文俊不仅年富力强,且战功显赫,先后打下了辽东,夺取了真定,并逼迫刘康屈服。

宋韬明愈发觉得,将来只有刘文俊,才能带领燕国更好的对抗强秦,以及草原上那帮如狼似虎的东胡人。

可关键是.............

刘泰是否愿意主动让位,退居幕后,安享他的晚年时光?

值此多事之秋,宋韬明不希望幽州发生内乱,否则会让秦军有机可乘。

权利如能和平交接,是最好不过了。

此事过于敏感,宋韬明是聪明人,他当然不会傻乎乎直接去劝刘泰退位。

刘泰众多妃子中,有一位是宋韬明送去的,此女平日里颇得宠爱,可以先让她去试探一下刘泰的口风。

一日,该妃子在榻上为刘泰揉肩时,貌似无意说了句:“大王乃一国之君,何必要如此劳累,诸多杂事可吩咐太子和大臣们去办。”

刘泰闻言,简单回了声“嗯”,让人摸不清他真实想法。

恰逢邯郸太守王斌身在幽州,宋韬明与其一番交谈后,便安排他前往燕王府。

在刘泰面前,王斌称为了日后更好的抵御秦军,建议将部分兵权下放给太子刘文俊,方便他可直接调动德州、邯郸等地的兵马。

刘泰没答应也没拒绝,含糊其辞地说需要再考虑考虑。

宋韬明心中恼火,根据他对刘泰的了解,所谓的“再考虑下”,往往都是不了了之。

看来,刘泰还是不愿意放权。

对方是燕王,宋韬明既没胆量,更没能力去逼迫他,只能暂时作罢。

.................................................................................................................

十一月底,一则战报被紧急送到了幽州。

杨叶秋突然挥兵北上,在大雪纷飞中,一举斩杀两千余燕军,并再次夺取平遥城,从南面威胁太原。

秦军中至少半数是南方士卒,很少在冬季用兵,故此举出乎燕军所料。

守将林溪深知太原是河东重镇,一旦此城失守,北面的忻州、朔州等地也将岌岌可危。

林溪当机立断,命偏将周恒率领八千余步骑,一路高举战旗、大造声势,直扑平遥。

他则率数百精兵,悄然沿汾河南下,意图切断秦军退路。

杨叶秋察觉到了危险,带上缴获,很是干脆的退回了灵石。

此战虽结束了,但战争的阴霾并未散去,秦军随时有可能再次杀来。

刘泰为此忧心不已。

在众人议事时,嫡长子刘钰泽主动请命,称愿意前往太原,与将士们并肩作战。

他还再三向刘泰保证,绝不擅自插手军中事务。

以他的身份,到了太原,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鼓舞军中士气。

刘泰不免有几分意动。

太子刘文俊却强烈反对此事,当众和刘钰泽激烈争吵起来。

“林溪非庸将,有他镇守太原足矣,何必多此一举。”刘文俊不悦道。

刘钰泽当即反驳道:“我乃燕国王室子弟,若我去了太原,可向天下人表明,我大燕与秦贼势不两立的决心。”

“你..........。”

“够了!本王自有打算。”刘泰一声轻呵,把刘文俊的话打断。

对这一幕,周围的宋韬明、陈闻欣及其他燕国重臣,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近些年来,刘钰泽和刘文俊之间关系愈加恶劣;两家府邸内下人,甚至多次大打出手。

最严重的一次是上个月,刘钰泽的亲信郑幸,在街道上偶遇刘文俊新纳的小妾;此人见色起意,上前调戏,小妾哭着逃回了太子府。

刘文俊得知后暴怒,亲自将郑幸打成重伤。

可打狗还要看主人,刘钰泽心中愤恨不已,跑去向刘泰告状。

手心手背都是肉,加之把太子之位给了三子,刘泰心中对刘钰泽一直有所愧疚。

哪怕明知此次是郑幸的错,仍然和往常一样居中调和,没有偏袒其中一方。

他自认为处理妥当,宋韬明作为旁观者,却并不这么认为。

刘泰低估了事情的严重性,更没意识到,刘钰泽和刘文俊之间,已经到了势如水火的地步。

兄弟之情,早就荡然无存。

....................................

当天傍晚,宋韬明前去太子府拜见刘文俊。

两人相识多年,彼此间关系素来不错。

进入书房后,宋韬明没有废话,直奔主题,“长公子似乎有心染指军务,太子殿下务必要当心。”

他本以为对方会面色凝重,或露出焦虑之情。

然而,刘文俊神态颇为平静。

他不急不慢放下手中书籍,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容。

宋韬明微微眯起眼睛。

此时的刘文俊,一身白色华贵锦袍,双眸清澈,面容温和。

全然不像先前那般怒气冲冲,倒像个谦谦君子。

“我在军中亲信众多,大哥又怎会不着急。”刘文俊语调清冷,听不出一丝情绪起伏。

“秦军对太原虎视眈眈,黑冰台又无处不在;长公子若到了太原,秦军难保不会从中生事。”宋韬明忧心道。

两人都清楚,刘钰泽想去太原,明显是奔着军权去的。

问题是,那里濒临前线。

别看林溪两次逼退杨叶秋,但实际上秦军并未有多大损失。

且除了临汾的秦军,驻扎在上党的石艾所部,同样有可能翻山越岭进攻太原。

对手如此强悍,林溪要是再受到其它干扰,还怎么打仗?

一想到此,宋韬明心情不免变得沉重,“殿下还需劝劝燕王,万万不可让长公子去太原。”

“无需担心,我的话父王或许不会听,但陈闻欣和严汐图两位将军的话,父王应该会放在心上。”

宋韬明眼神闪烁,刘文俊话中,隐藏着某种不言而喻的意味。

“长公子如今逼迫甚紧,太子殿下当早做打算。”宋韬明直直望着对方,脸上看似平静,心中已然是惊涛骇浪。

他知道,对方一定明白此话的含义。

果然,刘文俊眼中精光一闪,缓缓道:“沙场用兵,有时乃以静制动;当今之事,同样如此。”

宋韬明眉头轻蹙。

刘文俊想等对方先出手。

这么做,到底是过于自信?

还是说,他依然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