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流放:我抽卡黄袍加身>第121章 紧脏气氛,罗成求援

“大晚上的哪来这么多鸽子?打下来下酒吧。”

杨安抬起手中的弓箭对着天上一阵射击,虽然也射下来不少,但最终还是跑了很多。

看着这些鸽子脚上的密信,杨安冷笑了一声。

果然,还是有养不熟的白眼狼。

“东家,我就说这些生意人信不过,不如让我把他们都杀了,财产全部充公!”

杨山也看到了密信,上面记载了关于杨家堡的一些防务信息。

连巡逻和换防的时间都有记载,可见这人也不是一般人,谁家商队会记录这个?

倒是有些鸽子的信息只是说了杨家堡这里三不管,让家族派人来。

只是这个时候也分不清谁是谁家的鸽子了,按杨山的意思,全都抓起来杀了,财产充公。

虽然这么干确实很痛快,但还是难以避免伤及无辜,最重要的是,你把商人都杀了,往后人家不敢来了怎么办?

“无所谓,反正他们来了也是白来,进山的那条路,还有两边是山寨都修好了吗?”

“东家,路和山寨都修好了,该扩宽的地方也扩宽了。

只是这路听说是蛮族进入龙城关的小路,如果我们占据这里,怕是要承受他们的冲击。”

杨山点点头,脸上的表情还是有些愤怒,不过倒是认真回答起了杨安的话。

这几个月他都没有在杨安身边出现,他是被杨安派遣秘密修建这山里的通道和山寨去了。

占据这么好的地盘,怎么可能不修建一下防御工事。

如今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山寨已经修建成功,道路也扩宽了。

这就意味着想要进入杨安的杨家堡甚至都不用经过龙城关。

而龙城关里面的那些土地也终究还是成了杨安的囊中之物。

“可惜朱无视来的早,要不然怎么也要展示一下我的才华嘛。现在倒成了可有可无的了,唉。”

杨安摇摇头,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

杨安早几个月的设计,确实有点先见之明。

奈何朱无视来了之后直接把龙城关拿下,让杨安的这个设计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杨山也因此下山。

“东家运筹帷幄,这山寨乃是掌握这条山道的天险。

有山寨在,不论是蛮族想要从我们这里进入中原,还是中原军队想要从这里攻打蛮族,都需要经过我们的同意。

这关卡身后便是东家的家,乃是至关重要所在,怎么能说是可有可无呢?”

杨山不同意杨安的妄自菲薄,朱无视这个人他见过,总觉得这个人野心很大的样子。

他不知道杨安有绝对的信心可以控制这些人,他只知道,自己必须保证杨安的安全。

修建这个山寨就是为了能够保卫杨家堡,让杨家堡从之前的困守,变得有险可依。

有了这个山寨加上下面的杨家堡,倒是再到对面也修建一个坞堡,便能防范所有方面的敌人。

山里再修建几个据点,到时候就算是被攻破了,也能有机会逃离。

杨安可不知道杨山已经把失败之后需要怎么逃都想好了。

只是杨山也没想到,刚下来遇上丰收的好事,还没来得及高兴呢, 就遇上有人往外通风报信了。

虽然这地盘大了人口多了,难免会有探子间谍之类的,可这也太多了。

看来自己的未雨绸缪果然是正确的。

杨山显然不可能告诉杨安,自己不但修建了山寨,而且还搞了几条地道出来。

这地道只有他知道,就是为了防范杨安身边可能出现的奸细。

对杨山的话,杨安只是笑了笑:“好了,你也别拍马屁了。

杨威,你跟杨山一起,去甄别一下,该抓的抓。

实在是找不到人的,也拿出来敲打敲打,让他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有了杨安的命令杨威和杨山两人立刻带着人出发了。

这集市里面,大部分的外来商户都养着有鸽子,所以还是很好找的。

闹腾了大半夜之后,抓了十几户商家,蛮族的大炎的都有。

铛铛铛铛!

一大早的,杨家堡的集市刚刚开启,杨威就敲锣打鼓的把人的目光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大家伙都看好了,这些人,就是出卖我杨家堡机密的奸细。

这些鸽子还有他们来往的密信就是证据。”

杨威举着一笼子鸽子说着,周围的人看着脸色各异。

“我知道你们的里面还有没抓住的,在这里我也给你们提个醒,别被我抓住。”

“否则,他们的下场,就是你们的未来,所有人,全都给我去矿场砸石头去。”

集市里一群人被捆缚手脚拖着游街了一圈之后又往外面的几个营地走去。

昨天逃跑了许多人,想都不要想就知道是去通风报信了,这让那些负责登记的人被狠批了一通。

管理的人更是把逃离的人的帐篷给列为重点监视对象。

帐篷里的人更是深以为耻,要是真能抓住偷跑的那个人,都不用别人出手,他们都能打死他。

当天开始,巡查的就开始更加严格了起来,营地中的气氛也从之前的轻松和谐转变成了压抑紧张。

每个人看向自己身边的人的时候,眼神都是带着审视的,生怕自己被人坑了。

杨家堡的气氛变化了,从之前有些松懈,甚至是懒散的气氛中一下变得紧张了起来。

杨安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果然是人不能对太好,狗不能喂太饱,现在这样就好多了。”

正关注杨家堡众人的时候,杨安却接到了来自罗成的求助。

罗成这家伙在大清执行任务呢,就是打击洋人和倭寇的嚣张气焰。

在容嬷嬷和乾隆的全力支持下,罗成带着自己的燕云十六骑和几万骑兵,那是纵横整个东亚。

属性翻倍的光环之下,罗成率领的骑兵根本没有一合之敌。

洋人也就是在海上还有点优势,到了陆地上,就是被他追着杀的份。

在好几次大战之后,敌人终于看清楚了这个情况

然后人家很快就调整战略了,不跟罗成正面对战了,改在近海放鞭炮了。

以大清现在的火器水平,根本无法跟西方的火器相比,结果就只能撤离沿海居民。

眼睁睁的看着对方在海上耀武扬威了。

吃了亏的罗成当然不甘心了,于是只能跟杨安求援,期望杨安能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