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流放:我抽卡黄袍加身>第98章 第一个新年

“东家,那些龙城关来打工的都打发回去了,我这里已经有好几十户是签了契约说要来咱们堡里谋生活的,另外那些还在观望,我打算把这几十户编进佃户和织户,您看如何?”

“嗯,不错不错,老振你做事,我很放心,就按照你说的来。”

“是,我知道了,另外,各家各户的煤炉子都已经发放到了,煤球也提前供应了五百斤到各户。

只是刚刚新加入的那些人家发不发,发的话会不会引起族人的不满,您看······。”

最近天气越发寒冷起来,可该下雪的天气就是不下,冷的让人不适。

好在杨家堡里别的东西不多,就是木材多,各家各户也都有了火炉子和煤球,总算是不用硬扛严寒了。

煤球怎么来的?这就要感谢武大和容嬷嬷了。

他们在各自的世界一个有钱一个有权,倒是能通力合作。

杨安这边的集市上很多商品就来自于两人的世界

杨安躲在狼皮褥子里,整个人缩成一团,感受着身下火炕带来的温暖,感叹着舒服。

至于杨振在那里说了些什么,他根本就没有在听的。

倒是花月奴一本正经的在记着,好在杨振也已经习惯了自己东家的疲懒。

心里不但没有丝毫怨言,反而觉得这是东家对自己的信任。

如果事事都要东家操心的话,那要他们这些人做什么?

东家是杨家堡一切存在的保障,但绝对不是他们这些人的保姆。

事事都靠着东家,他们这些人岂不是成了在东家身上吸血的水蛭,任何敢于这样想的,都是他杨振的敌人。

杨振眼神坚定,杨安却没有看他,只是看着窗户外面飞起来的风筝说:“每家每户都发了年糕没有啊。

对了,腊肉腊肠之类的也要备上,我们到这里来的第一个新年。

也是为了我们能扎根下来,从今往后便有了新生,我希望,我能带给你们的不光是安全,还有幸福。”

之前还眼神坚定面露杀气的杨振听到杨安这样说了,脸上也是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给了给了,每家每户足足十斤呢,那腊肉腊肠也都给了,对了,没有儿女在身边的老人也都组织到了一起过年,断不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如今这杨家堡上下都念着您的好呢,如今这吃得饱穿的暖还有住的地方,将来还有地种,关键还被您保护的好好的,可不就是最幸福的事了吗,”

说着说着,杨振的眼泪都出来了,他想到了之前流放的时候,那时候主脉的男丁都被杀了,一个主事的人都没有,全族上下人心惶惶啊。

全族上上下下,能脱离的那可都是绞尽脑汁的脱离了,他们这些流放出来的,要么就是没办法的,要么就是实在是脱离不开的。

本以为会死在路上,事实上呢,也确实有很多人死在了路上。

可是他活下来了啊,因为杨安伸出了援手,所以他才活下来的。

如今更是有那么多的族人因为杨安而活命,更是到了这关外之地扎根下来。

这让杨振激动又感慨,不容易啊,好在终于是苦尽甘来了。

“你看看你,这大过年的有吃有喝的该高兴啊,哭什么?”杨安故意装作不满的说道。

杨振不好意思的抹了抹眼角道:“年纪大了容易伤感,咱就是想着,往后就不用吃苦了,只要跟着东家您,也在没有谁能流放咱了。”

“哈哈哈哈,好,说的好,今后谁也别想还有机会左右我的命运!”

杨家堡外,似乎是听到了来自杨安的笑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笑意,看着新修建的街道上孩子们在欢快的跑着,大家更是笑开了怀。

哟,这小崽子手里还拿着鞭炮呢,哎呀,还扔出去了,插在牛粪上了,还别说,挺准的哈。

嗯···鞭炮?牛粪?嘭!

“杨石头,你个小兔崽子,你给我站住,就天不把你吊起来抽,我就不是你爹!”

好不容易穿一身新衣服出来显摆的汉子脸上满是杀气,这可是新做的羊皮袄子,还用香胰子刚洗的脸呢。

小家伙看到自己炸的牛粪居然攻击到了自己的爹,现在老爹已经冲他过来了,哪里还敢停留,不跑?不跑的那是蠢货。

街道上笑着闹着,一群人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起哄着,杨安在自家院子里听着满意的点点头,这才对嘛,这才叫生活啊。

······

人类的悲欢其实并不相通。

相隔不过数十里的距离,同样都是姓杨的人家。

而且本来就是一族的人,如今的生活状态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杨家堡里,大家喜气洋洋,龙城关内的几家还有仁义街上的那些人,一个个却是愁眉苦脸的。

过年?过个屁,谁家还有余粮过年啊。

杨振的一番话,直接让龙城关的百姓对他们唾弃不已,虽然不会动手,可也别想有好脸色了。

就连官府对他们的态度都变得不那么恭敬起来,要知道之前吴忠可是交代了要对他们礼遇一点的。

之前礼遇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跟杨安是有关系的。

结果杨振到了之后直接表明了杨安跟龙城关的这些杨家人不是一路人。

这下可好,因为到底是姓杨的,吴忠不至于去落井下石,免得以后杨安后悔。

可特殊待遇也给取消了,该交的税是一分不能少,顶多不抢他们而已。

另外龙城关在放人去杨家堡那里打工的时候,也是特意询问了一下,结果杨安那边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复。

没有回复,这就已经表明了态度了,然后,所有姓杨的人都不能去杨家堡打工了。

甭管你是流放来的京都杨家,还是原本就是龙城关里姓杨的人家,一律不许去。

这一刀切的手段,搞得龙城关姓杨的百姓怨声载道。

尤其是看到人家去了一个多月就能大包小包的往家里带,还说过完年还能去打工挣钱的时候。

那真是,嫉妒的眼珠子都红了。

越是这样,他们对龙城关里那些京都杨家的人就越是记恨。

要是没有他们,现在打工挣钱的,就该有他们一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