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统一天下,从截胡秦始皇出生开始>第122章 黄石公献书

痛失四大名将其三,让在江苏郡巡查的熊完郁郁不乐。

江苏郡作为楚王直监郡,熊完已经是第三次巡查。

作为后世繁华不可一世的上海城,更是重中之重。

熊完无法确认这个上海城是不是后世的上海所在地。

按地图上的方位,只是大概重合。

春申君黄歇选择建设上海城港口之时,都是选择吃水深度大的地方而建。

熊完的要求很过分,未来上海城港口要求可停靠载万人的轮船。

载万人的轮船?

黄歇肯定前所未闻,要造载万人轮船楚国也没有这个技术。

而且他也不理解什么叫轮船?

黄歇不理解归不理解,可是身体很诚实,执行很迅速。

他实在太喜欢建城设港这种基建规划了。

看着高山夷为平地,看着河流阻断成桥,看着荒山野岭变成炊烟袅袅,这种神奇无比的特异感觉,油然盈胸,让他感觉无上的满足。

特别是黄浦江名字的由来。

黄浦江原本名叫断头河。

上海城港口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条浅河。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人们深受其害,咒之为“断头河”。

黄歇来江苏郡上任后,请调来李冰,两人共同不辞辛劳地弄清其来龙去脉,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河道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

从此断头河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

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断头河称作黄歇江。

又因为“浦”是古代吴语中人工河的意思,便将黄歇江简称为黄浦,又名春申江。

这感觉爽不爽?

酸爽至极!

曾经羡慕屈子名垂千古,如今我春申君也因黄浦江之名,也流传万世。

只要黄浦江不干,春申君就在。

让黄歇更爽的是什么?

是浙江郡守李冰!

明明治理黄浦江之功,李冰最甚。

但是,民众就给“带头大哥”的江苏郡守的黄歇设了黄浦江。

李冰也是气得不行:“明明干活的是我,功劳全是领导者。”

虽然知道淡泊名利的李冰这是戏言,但是——

这感觉,真是令人上瘾。

“春申君在意淫什么?”熊完的声音在黄歇耳边响起。

黄歇大惊,急忙拜首:“臣拜见我王。”

熊完挥了挥手:“你我无需客气。江苏郡下邳[pi]县既然已经通了水泥道,那就要开始发展下邳县了。”

熊完和黄歇正巡查到下邳县。

黄歇与熊完踩在水泥道,远望北方,下邳以北,便是齐国。

下邳别称邳国、下邳郡、下邳国、邳州、邳县。战国时期,齐威王封邹忌为下邳成侯,开始称该地为“下邳”。

乐毅率五国灭齐时,楚国把这个地方“拿”了过来,自此成为齐楚交界之地。

其实按后世的地图而论,此时的楚国几乎已经占尽了全华夏的一半疆域。

若是项燕完全掌握倭矮岛,将其归纳楚国,那又是加一国之土也。

如此楚国,终于被自诩中原文明人士的其他六国,开始连横抗南蛮了。

黄歇岂能不知下邳将来必成为楚国与齐国交战之地?

所以他郑重点头,必不负君望。

黄歇道:“下邳新来一个隐士,名为黄石公,长得面目狰狞。自称赵国曲阳人士,因长平之战逃难而来,隐居下邳。黄石公智慧超群,自设教堂,免费育人。教学新颖独特,学生众多。因其长相奇特,被下邳人封为下邳神人。”

熊完差点一口水没喷出来:“黄石公?!你确定是黄石公?”

黄石公,曲阳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流派之一,与鬼谷子齐名。早年为躲避战乱,隐居于下邳(今江苏邳州市);秦汉时期思想家,军事家,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被道士列入道教神谱。

经典故事便是黄石公三次试探张良。发现张良是可造之才,授予张良《太公兵法》,张良凭此书辅佐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

汉高帝八年,黄石公去世,后世流传《素书》和《三略》。

“文韬武略”成语和“韬略”词语能泛指所有兵书、兵法、谋略、计策、武事、军事等等,便是取自姜子牙《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二书。

黄石公可是比鬼谷子还加神秘莫测的神人,这时候就已经到了下邳?

听闻黄石公活了九十多岁,现在正值三十来岁,若是能收纳麾下,那不是遇神杀神,遇魔杀魔?

如此神鬼莫测的人,熊完岂能错过?

熊完急忙跟随来到黄石公教堂。

教堂就置办于下邳县内石桥边上。

教堂不大,仅容十几个学生。

学生年纪大小都有,却是不多,仅七八人尔。

黄石公身材微躬,本身高大,躬身却显得矮小。

黄石公面衣麻布,补丁甚多,应该是贫苦。

主要是其面容!

面容竟然是坑坑洼洼,扭曲一团,一眼而空,一眼有珠,一耳而无,一耳而全,长得甚是吓人。

不过经过战乱的难民,很多都受着这样那样的创伤,像黄石公如此四肢健全只是面目狰狞已经算是大幸。

楚王的到来,让黄石公很意外。

然则黄石公并不像普通百姓身惊慌,只是从容而来,作礼而拜:“草民拜见楚王。”

熊完激动:“先生大才,不如仕楚如何?”

黄石公摇头道:“楚王仁慈,护得赵兵四十五万周全,是不可多得的英主。只是草民散懒,只愿意当个自由翁,不愿意入仕。请楚王谅解。”

熊完失望道:“先生有何难言之隐?或者有何困难?本王一一可为你解决。如今天下大势,大丈夫岂能郁郁寡欢于世?”

黄石公直接跪下,一拜:“楚王恩德,草民明白。只是草民心意已决,不愿意出仕。楚王便莫要规劝了,否则草民唯有一死。”

熊完看着黄石公如此坚决,便只能暂时作罢:“既然如此,本王也不勉强你。你教学于楚民,本王拨款助你如何?”

黄石公再次拒绝:“楚王,草民教学,随心所欲,并不想有所羁绊,就让草民自生自灭吧。草民是赵人,感激楚王能活下赵兵四十五万,草民新着一书,是为《素书》,愿意献于楚王。”

黄石公从怀中掏出《素书》递与熊完。

熊完接过,略是翻看。

《素书》仅一千三百多字,并不复杂,都不足矣后世小说一个章节,但却包含了黄石公修身正己、为人处世、领导谋略、治国安邦的四大思想。

想来《素书》是黄石公现在年纪不足半百所着,后世这书并不出名,其老年后所着《黄石公三略》才是兵家大书。

熊完感叹这样的真隐士,那勇气真的是视死如归,生死置之度外。

熊完无可奈何,只得拿着《素书》离去。

熊完离去,黄石公又给熊完直直再磕头九响:“曲阳赵括,在此谢过楚王救我赵兵四十五万人性命!赵括罪孽深重,心灰意冷,从此赵括已死,黄石公而世,隐于下邳,终生不仕!楚王若逝,黄石公定随之而去,入地下侍奉君王左右!”

生非国君人,死为王魂鬼。

赵括死于长平,黄石公生于下邳。

终生不仕,日日夜夜供奉楚王长生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