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和武安君夫人有些失望,还以为这孬种淫熊有什么大道理,原来就这些猜想就断定刺客为楚人。

虽然歪打正着,却也是纨绔子弟的胡乱咬人罢了。

春申君黄歇出现的时候,左腿是瘸的。

熊完看到他,欢喜上前:“我就知道你这家伙不会那么容易死。你死了,我怎么办?”

白起和武安君夫人双双皱眉。

武安君夫人又是忍不住,气骂:“不关心下属先想自己,真真是孬种淫熊!”

武安君夫人直接转身进入内院去,她怕自己忍不住打人。

世上怎么会有这种纨绔?

世上又怎么会有这样愚蠢的春申君愿意跟随?

白起最是关爱手下士兵,所以更是看不起熊完这种一心只想自己的太子。

所以熊完离开,白起甚至不移步相送。

熊完也不在意,在黄歇带领人护送下,这才安然无恙回到了楚质子府。

质子府门一关,熊完纨绔气质就变了。

熊完眼神冰冷,整个人散发着想杀人的阴鸷。

黄歇瘸左腿的疼痛,都被这狠厉的氛围凶得忘记疼痛。

熊完缓缓吐字:“楚国何人要杀我?”

黄歇:“昨夜刺客行动规模如此甚大,轻而易举渗透入秦国国都,楚国之中,非楚三户无其人可为。”

熊完微眯双眼:“景、昭、屈三家?动机是什么?”

黄歇:“自从屈子变法失败,投汩罗江自尽而亡后,景昭屈三家便重新把持楚政,更加肆无忌惮把控楚国。楚王病重,他们扶持的对象是楚王二王子——熊黾。”

屈子:屈原尊称。

屈原出身楚三户的屈家,战国最有名的诗人。

后世“风骚”一词来源,便是诗经中的《国风》和其相提并论的《离骚》,合二为一。

《离骚》正是屈原代表作之一。

可见屈原文采飞扬达到何等地步。

但是,文采风流的屈原还有另一个身份:政治改革家。

他是楚国百姓都尊迎的变法改革大家,人人敬称屈子。

屈原本身就是大世家旧贵族出身,变法改革就是为了对抗大世家旧贵族——景昭屈这楚三户。

屈原的变法改革,逼得大世家旧贵族们这些势力面临覆灭。

但是因为屈原本身就出身屈家的原因,导致变法改革不彻底,最后失败,被流放。

熊完的爷爷楚怀王薨,楚顷襄王即位十九年后,秦国派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这一年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当时六十二岁左右。

若是屈原变法改革成功,秦始皇嬴政能否灭楚统一未可知。

甚至熊完搞不好,可以直接当大一统华夏的楚二世。

熊完敬重屈原,但是对于屈家却也是没有好感。

楚三户的景昭屈,他们把屈原流放汉北,放逐江南后,势力很快便重新膨胀,甚至反弹形成楚国毒瘤。

这些毒瘤现在已经伸手到楚国王族立储之位了。

熊黾作为当今楚王二王子,熊完的同父异母的亲弟弟,一直生活在楚地,肯定多有和楚三户走动,得到楚三户支持也是理所当然。

而熊完被质于秦,远离禁地,与楚三户根本无任何交集。

如今楚王病重,完全陌生的熊完和曾经不睦的春申君黄歇即将归楚,领楚政王权,楚三户怎么可能放任不管?

而秦王保留熊完于咸阳一个月,可以说完全给楚三户充足的准备时间了。

这才半个多月过去,楚三户的人就已经安排到咸阳中了。

咸阳刺杀,只是试探的开始,绝不是结束。

熊完可不相信,他们只在咸阳布局。

熊完声音有些凝重:“熊黾的后手是什么?”

黄歇告罪:“子歇无能!尚未查出。”

熊完摇了摇头:“这不关你的事。我们远离楚地十年,势力薄弱,人手不足,自保已经不错了。”

黄歇感恩:“太子明理,子歇拜谢。秦王允许太子离秦期限还有十四日。这十四日太子定要留置质子府,减少外出。质子府我已经布控人手,严加防范,定保太子周全。”

熊完:“那十四日后,要离秦归楚,又当如何?”

黄歇沉默片刻,誓死道:“子歇定以命护送太子归楚!”

却在此时,涵栀公主急匆匆赶来:“夫君安否?”

熊完安慰许久,涵栀公主又细细检查熊完完好无损,这才舒口气:“夫君被刺,一夜不归,如今安好,万幸万幸!”

涵栀公主双眼通红,眼袋黑重,显然是一夜未眠。

熊完轻抚涵栀公主:“涵栀你就安心吧,夫君吉如天相,绝对不可能有事。”

熊完又看向黄歇,计上心头。

熊完下令:“春申君,麻烦你安排些门客,把涵栀公主和熊启先送回楚国!”

春申君黄歇大惊:“太子不可!公主呆在太子身旁,秦人尚有顾忌。若公主离开,秦人恐怕表面工夫都不做了,更无人保质子府安全了。”

保护质子府和质子安全,本是战国之间,互为质子的约定。

涵栀公主虽然是不待人见的公主,却也是秦王血脉,秦王保护楚质子府多少要做做样子。

涵栀公主大为感动:“夫君如此,涵栀死而无憾!如今楚国动荡,正是需要夫君之时,我和启儿岂能私自逃离,害了夫君性命?”

熊完:“涵栀有所不知,你父王不想我离秦。我怕到时候我逃离,顾不上你们!”

涵栀公主:“夫君之意,涵栀明白。若有朝一日,夫君能独自逃离秦国,夫君定然不要错过机会。我虽然是不待见的公主,却也是秦王之女。秦人也奈何不得我。待夫君为楚王,再接我与启儿归楚不迟。”

春申君黄歇拜会:“夫人高德亮节,黄歇拜谢。”

熊完握住涵栀公主的手,郑重道:“万不得已,绝对不弃你们母子!我一定留着性命,归楚与你们相聚。如今形势紧张,你若待我身边,我便有了后顾之忧,所以听我的,你先带着启儿走!”

涵栀公主情动,若不是爱之切,自己又怎么可能是夫君的忧?

熊完转身看着黄歇:“春申君,立刻安排人手!我便去找秦王,以此次行刺的缘由,让他放行母子二人先回楚地!想来秦王也会另派人手,护其秦公主。”

可惜了,再派人手护送涵栀公主回楚国,那么自己手上的人手就更少了,恐怕不好杀掉蒙氏那两个小幼儿了。

蒙恬和蒙毅,还真是好命。

秦国国运,还真是难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