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宸有些不解,“太后的意思是?”她思索了一番,“难不成是要挑拨赢政与赢蛟之间的关系?”

赢蛟带人欲要硬闯入寝宫一事。

其实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说难听点,便是谋反。

说好听点,小孩心性,不明道理,故而犯错。

要真想治罪,赢蛟不死,也得彻底与秦王无缘。

不想治罪,也能一笑而过。

芈宸继续问道:“若赢政不愿治赢蛟的罪?”

幔帐内响起华阳的声音,“那就弹劾嬴政做法有失公允,不可掌管朝政。”

“此法妙啊。”芈宸竖起大拇指,“如此,赢政与赢蛟,只能取其一。若赢政治赢蛟之罪,赢蛟背后的韩系势力,岂可善罢甘休?定与赢政身后的赵姬,不死不休。若赢政不治其罪,那赢政便不适合做未来的秦王。”

听到芈宸的夸赞,华阳并没有高兴,反而叹了一口气。

“太后为何叹息?”

“我们皆小瞧了那个赵姬。”

“赵姬,不过一男子。虽有强悍的铁甲军,但在朝野并无根基。不足以成为太后之虑也。”

“你不知晓。”华阳淡淡说道:“之前,赵姬回秦,落了我的面子。我便派人前去赵国,探查赵姬的虚实。知晓赵国如今的两位丞相吗?”

“臻马与郭开?”芈宸若有所思,“难不成赵姬身后有这二人的影子?”

她一笑,“如此,咱们岂不是能说赵姬勾结赵国,欲乱秦国之政也?如今赵姬封闭赢子楚重病的消息,百官对其皆有异议。若加上这个名头,可致赵姬于死地也。”

“错,并非臻马与郭开站在赵姬身后。而是赵姬站在这两位丞相身后。”

此言一出,芈宸震惊,“什么?!”

“知晓那大同交易所吗?”

“自然知晓,此交易所之名,响彻七国。也是赵姬的产业。不过,这也无法让两个位高权重的丞相,为其效力。”

芈宸不理解华阳为何这么说。

如今七国,谁都知晓现在的赵王昏庸。

那也就意味着,朝政皆由臻马与郭开掌控。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丝毫不夸张,甚至还有些贬低。

既然如此,何必受制于所谓的大同交易所。

甚至是作为男子的赵姬?

大同交易所虽然响彻七国,但终归只是商人汇聚之地。

赵姬更是上不得台面的商人,还是奴籍出身。

除非臻马与郭开,脑子有病。或者是色迷心窍,才会受制于赵姬。

可到了臻马与郭开的那种地位。

美人,只是唾手可得之物。

就算喜欢女人。

也会有大把女人,放弃尊严,甚至是无视天下人轻视的目光,乖乖躺到其床上。

只为获得上升之资。

芈宸实在不理解华阳的话,“太后,消息是不是有假?”

她不敢说华阳太后是不是看错了。

只能质疑这个消息。

“不会错的。探子是从郭开口中而得知的消息。据郭开所言,臻马原来只是为赵姬驭马的仆从,后来为赵姬掌管大同交易所。最后在赵姬的扶持下,当上了赵国的丞相。而郭开,自嘲乃取机投巧之人,也是赵姬一手扶持,方能接近现如今的赵王身侧。甚至是赵王,也是在赵姬的帮助下,当上了赵王。”

“这···这···怎么可能!”

“我也不敢置信,可事实确实如此。”

“不···不可能的。”芈宸还有些不相信,“赵姬虽有些本事。可他在赵国,是以赢子楚的丈夫身份,在赵国立足,更是在赵国没有任何根基。能组建一个大同交易所,已经足够让人匪夷所思。掌控赵国丞相?甚至是插手赵王继承,这···。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她对华阳拱手道:“会不会是情报有误,郭开故意散布而出。”

或许是想到了什么,让芈宸肯定道:“定然是郭开看中了大同交易所的利益,故而放出如此荒唐的消息。想让我们杀了赵姬,从而坐收渔翁之利也。”

“或许吧。但此事乃探子与郭开恩爱时,郭开意乱情迷下说出,应不会有假。总归小心为上,是不会错的。”

芈宸陷入沉思,“若当真如此,这赵姬当真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她抬起头,看向幔帐,“太后告诉我此事,是要我放弃对付韩系与宗族势力,转而先对付赵姬?”

“不是,只是提醒你,小心这个赵姬。”华阳太后不紧不慢的说道:“这个赵姬,虽然不是可以小觑的人物。但并没有在朝堂内扎根。所以暂时不足为虑。我们首要的目标还是韩系与宗族。等解决了她们,我们掌控了朝堂上下。那个赵姬就算再如何的有本事,也只会是秋日的蚂蚱。我们想碾死他,就能碾死他。”

顿了一顿,华阳继续说道:“虽然如此,但还是得小心这个赵姬,扰乱我们的部署。我让你向赢政弹劾赢蛟。就是想让赵姬与韩系势力,水火不容。既能避免两者相互勾结,给我们制造麻烦,也能损耗其两人的心神。”

“我知晓该如何做了。”芈宸拱手一拜。

她需要好好消化这令人感到离谱的消息。

“对了,蒙骛可有消息?”

“暂无。从被魏无忌围困后,便没了任何讯息。朝堂之中,有人推测蒙骛是不是已经战死沙场。”

“没有。”

“太后如何得知?”

“还是因为郭开。根据郭开所言,让李牧退兵,甚至是赵国近日以来的兵力调动,皆是赵姬的手笔。为的就是救出蒙骛。”

芈宸连忙问道:“那有没有救出蒙骛?”

蒙骛是生是死,芈宸并不关心。

甚至她还巴不得蒙骛死。

如此,就没人能与吕不韦争夺军权。

“郭开没说。探子也不好多问。不过,依照探子所说,郭开的心情大好。如此推测,这个蒙骛应该是脱了困。正隐秘的向秦国赶来。”

芈宸冷笑一声,“就算脱困了又如何?致使秦国损兵折将,虽有些许功绩,但不足以弥补过错。等她回国,我必想办法杀她。”

她行了一礼,“太后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你知道就好。退下吧。”华阳太后挥了挥手,“不要打扰我欢愉。”

“诺。”芈宸没有立刻退出去,而是站在原地,一脸纠结。

见到这般情景,华阳太后询问道:“你还有什么事情?”

“启禀太后,近日以来,百官对于你圈养面首之事,颇有微词。”

“谁如此大胆?”华阳太后站起了身,“居然管到本后头上。”

“百姓之口,无法绝之。为了避免日后有人因此而针对太后。”芈宸劝道:“太后行事,还是小心一些。不可因为这些许小事,而坏了我们的大计。”

华阳太后冷笑两声,“如今,虽然我未能掌控秦国上下,但大权在手,谁敢妄加对本后非议?”

“放出风声,谁胆敢再议论本后,格杀勿论!”华阳太后看向芈宸,“现在,出去!”

“诺。”

芈宸退出寝宫。

走了没一会儿,转头向后面看去。

她并非是一个受制于男人的女人。

如今,听从华阳太后的话,是因为想要依靠华阳太后,来争夺秦国的权利。

一旦楚系势力,彻底掌控秦国庙堂。

她的屠刀,第一个就斩向华阳。

没人希望自己的头上多一个主子。

尤其还是个男人。

纵然是亲姐姐,在绝对权力面前,也可杀之。

芈宸有自己的野望。

她绝非只是想要帮助华阳,掌控秦国。

而是自己取嬴氏秦国而代之。

既然有田代姜齐之先驱。

为什么不能有芈代嬴秦之后来?

翌日清晨。

百官晋见。

嬴政越来越像一个秦王。

大手一挥,“百官免礼。”

芈宸朝着一名官员看了过去。

官员点点头。

而后一步跨出,“公子,臣有事奏!”

嬴政不明发生何事,淡淡道:“何事?”

官员朗声道:“昨日公子蛟带人欲强闯大王寝宫,此乃失格,更有谋反之意。请公子政代大王而惩治,否则日后效仿者,不计其数,有坏我大秦之国律也。”

百官纷纷附和,要求嬴政必须惩处嬴蛟。

更有激进者,要求嬴政杀了嬴蛟,以正法典。

嬴政静静听完朝堂之中的喧闹。

直到百官话语,有所平息。

嬴政才开口道:“此事,我不可听一家之言。”

她转头看向宦官,“去让公子蛟来此地,与百官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诺。”

韩太后的寝宫中。

韩太后正对着铜镜,轻施粉黛。

忽然有个小宦官,急匆匆跑了过来。

韩太后头也不回,“何事如此慌张。”

“太后,不好了!有人在朝堂上弹劾公子蛟。如今,公子政正派人前去请公子蛟问话。”

“什么?!”韩太后停下手中的动作,“可知道是何人?”

“不知。”

韩太后眯着眼睛。

虽然宦官没有说是谁。

但韩太后也能猜到七七八八。

宗族势力与韩系势力,共进退。

赵姬之前又对他示好。

那么只有吕系与楚系势力,才会做出此事。

“公子蛟呢?”

“公子蛟正前往朝堂。”

“速派人追上公子蛟,让其勿要乱言。”

韩太后想了想,“准备马车,我要去找赵姬。”

“诺。”

没一会,韩太后便来到赵姬的住处。

他并没有像嬴蛟那般,直接硬闯。

而是让人知会赵姬。

赵姬闻韩太后来寻他,虽不知缘由,但还是与韩太后在书房内见面。

韩太后一上来便直入主题,哀嘁嘁的说道:“王妃,你可一定要搭救嬴蛟,嬴蛟也算是你的孩子。”

“太后,嬴蛟怎么了?”

“嬴蛟她……她……。”韩太后抹着眼泪说道:“朝中有人弹劾嬴蛟,强闯后宫。”

赵姬装作震惊的模样,以此来撇清自身的关系。

告诉韩太后,嬴蛟被弹劾一事,他也是刚刚知晓,并没有插手此事。

“太后,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赵姬开口道:“我也不好插手朝中之事。”

韩太后明白赵姬这是想要好处,当即开口道:“若王妃能出手搭救,蛟儿定会心中记着王妃的好。”

他打算用嬴蛟的名义,欠赵姬一个人情。

赵姬犹豫道:“可……大王病重,我需要服侍大王。”

韩太后明白,光是嬴蛟人情,还不足以打动赵姬。

当即开口道:“蛟儿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让我怎忍心看着蛟儿被冤枉。”

既然嬴蛟的人情,无法说动赵姬。

那他只能加上自己的人情。

赵姬叹道:“蛟儿这孩子,也算是知书达礼,没什么坏心思。此事,定然只是误会。也罢,那我便走上一遭,说个清楚。”

朝堂之中。

嬴政俯视下方站着嬴蛟。

嬴蛟心不甘,情不愿的给嬴政行礼,“拜见姐姐。”

“嬴蛟。”嬴政不紧不慢的说道:“有人弹劾你,欲带人强闯后宫,可有此事?”

嬴蛟又不傻,当然不可能承认,“绝无此事,我只是为了给母亲请安。”

有官员站了出来,冷哼一声,“请安?请安何需佩剑?”

她对嬴政拱手,“依臣所见,公子蛟定因大王让你掌管朝政,心生妒忌,想要逼宫。”

“你胡说!”嬴蛟恼羞成怒的手指那臣子。

那臣子丝毫不惧,“请问公子蛟,大王让公子政掌控朝政时,你心中是否嫉恨?!”

这个问题很犀利。

如果嬴蛟回答没有,那就是认为她愿意尊嬴政为秦王。

如果嬴蛟回答有,那就坐实了嬴蛟因嫉妒嬴政,从而带人强闯后宫,行逼宫之举。

嬴蛟咬着牙。

没有回答那臣子的话。

而是阴狠的看着那名臣子。

下定决心,如果她逃过此劫,定然不让其好过。

“怎么?”那臣子得寸进尺,“如此难以启口吗?”

嬴政此时开口道:“蛟与政不和,定然是不服于政。但,蛟万万不可能做出逼宫一事。此间,怕是有什么误会。”

“启禀公子政。”臣子拱手道:“公子蛟带人硬闯后宫之事,人尽皆知。容不得公子蛟狡辩。请公子政处罚公子蛟,以正法典。”

“请公子政处罚,以正我大秦根基之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