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第374章 大汉月报上的消息

全新的大汉帝国已经建立,所有的事情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恢复着这个全新帝国的元气。未来也是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而在此刻,一处大殿之中,刘备找来了廖辰,他并没有着急召开朝会。

他准备先和廖辰商量一下,接下来自己应该怎么做,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让大汉变得强大。

只见刘备的目光,在廖辰身上扫过,他当然希望廖辰能够一直留在自己身边 辅佐自己,可是他能够看出廖辰的坚决。

刘备知道,廖辰总有一天是要离去的,如果那一天终将到来,那他现在确实刻不容缓,他不能继续耽误下去了。

很快刘备就开口说道:

“子曜,现如今天下一统,我也是登基为帝,只不过坐上这个位置,就越发觉得惶恐,因为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未来我大汉将要走哪条路?

要如何才能变得兴盛,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我知道你对于这些道理都了然于心,不知你对如今的大汉,有什么好的办法?”

既然刘备都这样说了,廖辰自然不会遮遮掩掩,他也希望能够辅佐刘备,开创一个大汉盛世。

虽然不久之后,他就将离开,但是既然他来过这里,那就要在这里留下痕迹。不管是为了刘备还是为了这天下百姓,他都必须做点什么。

就这样,廖辰沉吟之后,开口说道:

“主公,其实想要让大汉变得兴盛,此事绝对不能操之过急,关键在于,接下来应该走哪条路,才能让大汉发展的更加迅速。

现在的大汉,刚刚经历大战,自然是要休养生息的,但是也不能一味的采取无为之道。

想要让粮食产量提升,经济更加发达,那就必须让大汉的科技更加先进,正如之前的种种知识,都要坚持传播出去。

以我大汉人才济济,必然会涌现出更多才华出众的人,到时候,这些人将会成为我大汉的中流砥柱,为我大汉的发展做出伟大贡献。

所以大汉想要发展的第一步,那就是将科学技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学习掌握,同时推广出一条相应的渠道,让这些人才获得晋升的可能。

只要能够将这些人才提拔任用,那么对于我大汉来说,无疑会有非同小可的作用。

至于第二步,那就是向海外扩张,如今倒是不必操之过急,但是主公可以令人先操练水军,准备船只,等时机成熟就令人出海而去。

海外有许多资源财富,如果能够将这些资源变成大汉所有,那么大汉的发展速度一定会更快。

同时海外有许多神奇之物,如土豆,红薯等,这些东西产量非常之高。

只是如今卑职也不曾得到。如果能够将这两样东西带回来,那么未来的大汉,百姓将再也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

刘备认真的听着廖辰之言,脸上露出思索之色,他自然是相信廖辰的判断。

虽然他并不曾去过海外,也不知道海外到底有什么东西,但廖辰见多识广,他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刘备并没有半点怀疑。

他认真点了点头,说道:

“子曜所言极是,看来我大汉的发展,就要从此开始了。”

随即刘备又和廖辰仔细商量,最终提出了科举制度。现在刘备既然不想让世家大族继续做大,那就必须收拢天下人才。

这个时候,科举制度无疑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如果真能将这个制度稳妥地推行下去,那么天下人才,都将为刘备所用。

到时候,整个大汉将会发展的更好。

——

虽然现在的大汉,换了一个皇帝,但是对于百姓的生活来说,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或者说,可能是有变化的,但是在短时间内,他们也看不出太多特殊之处。

而在许昌城内,这里依旧是大汉的国都,刘备并没有着急迁都去其他地方。

大汉书店,一如往常的热闹,许多人从这里路过,也有人进去看书,买书以及购买大汉月报。

大汉月报一直延续下来,那些关键的消息,都会从大汉月报上发布。

这一刻,最新一期的大汉月报,送到大汉书店之中,有在此看书的书生。很快就发现了新鲜出炉的大汉月报,不由得面露惊奇之色。

看向左右说道:

“前些天才刚发布了一期大汉月报,此刻竟然又有新的报纸送来,莫非又有什么大事不成?我等快去看看。”

很快有人付了钱,拿着一份最新的大汉月报走到了大汉书店外,因为大汉书店之中有着要求,不管是买书,看书绝对不能喧哗。

这名书生打开大汉月报,仔细查看其中内容,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当看到大汉月报上的信息之后,这书生顿时称目结舌,难以置信,恍惚了好一会儿,还是他身边同行之人,开口问道:

“王兄,你这是什么表情?这报纸上到底说了什么东西?莫非又有什么动乱发生了?”

这被称作王兄的书生,连忙摇了摇头,他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说道:

“不不不,诸位误会了,这上面可不是什么坏事,而是天大的好消息,对于我等读书人来说,绝对是翻天覆地的大好事啊。”

听得此言,围观众人面面相觑,脸上露出古怪之色,他们觉得有些疑惑。

这报纸上到底说了什么?竟然令这书生如此大惊失色,同时欣喜若狂。难道真有那么高兴的好事吗?

想到这里围观众人也不客气,他们连忙拿过大汉月报查看起来。

很快,报纸上的内容映入眼帘之中,不看不知道,当然他们看见上面的字迹,终于是陷入沉默。

他们的反应和之前的王姓书生,没有任何差别,同样是无比的震惊,接着欣喜至极,这确实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对于寒门子弟来说,他们终于能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他们终于能够发挥自己的本领。

毫无疑问,这报纸上说的,就是推行科举制度的消息,大汉月报的存在,无疑是最好的宣传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