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第296章 在某身边办事

众多思绪在脑海中涌动,曹操长出一口气。

但很快,曹操看着司马懿,开口道:

“你说的没错,刘备之所以能够崛起,确实和这两件事情脱不了关系。

但是你应当也知道,想要用离间之计 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刘备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这位军师和陛下对他的重要性,如此一来,想要离间他们的关系,必然无比艰难。

你说的这么笃定,难道有什么好办法吗?”

曹操还是将问题甩给了什么,一是想要看看司马懿的上限,二是真的有些好奇。

其实具体的办法,司马懿心中也有了答案,虽然他不能保证,计划一定能够成功,但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要不要付诸实施,就看曹操自己的决断了,本身如今的曹操面对刘备,并没有太多胜算,如果这都不去争取的话,更是垂死挣扎。

所以,当曹操开口询问之后,司马懿十分肯定的说道:

“启禀曹公,以在下现在知道的消息,如今刘备在许昌颁布大汉月报,通过这报纸除了能够传递朝廷政令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将舆论的渠道,掌握在自己手中,毫无疑问,这个举措确实能给刘备带来极大的助力。

接下来,不管他要做什么事情,都可以率先通过大汉月报抢占先机。如此一来,其麾下百姓必然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麾下将士,战力也将更加强悍。

但是,就算刘备掌握了主流舆论,却不代表这一切就没有机会。

散布流言,不管是否有人相信,总会产生一点影响。而流言传播的越广,造成的芥蒂就越大。

到时候,无论刘备是否愿意相信,他都不得不采取行动,只要刘备有一丁点这样的念头,到时候曹公的计划便算是成功了。”

讲到这里,司马懿已经将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其实流言这个东西,并不需要看到实际的效果,只要将之传出去,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知道的人越多,就意味着计划越成功。

曹操听得很认真,并没有半点松懈,他目光灼灼,有些赞许的看着司马懿。

他来之前还真没有想到,这司马懿竟然能够给他这么大的启发,眼下看来,确实是他低估了这司马懿,司马懿确实有大才呀。

虽然在此之前,司马懿找理由推脱,不想给曹操办事,但是既然司马懿给出了这样一个好办法,曹操还是决定原谅他。

毕竟,他也不可能真的将司马懿杀了,那对他并没有太多好处。

眼下司马懿已经别无选择,他既然说出了这个计划,也表明了他的态度。

接下来他只能给曹操办事。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曹操将司马懿留下,无疑能够表现出他招揽人才的期许。到时候肯定会有更多人,愿意加入曹操麾下。

只不过,这件事情也没有说上去那么简单,如果曹操的实力足够强大,肯定会有无数人前来投奔。

可是现在的曹操处境艰难,想要招揽一名人才,也是费了老大劲,如果不是曹操亲自来的话,恐怕司马懿也不会表现的如此直接。

这司马懿之前的想法,其实曹操也能猜到一些,无非就是明哲保身。

但现在,这一切注定改变。既然知道了司马懿的能力,那接下来,他就别想着置身事外了。曹操肯定不会浪费,这样一名人才。

“好,很好,司马懿你的才学,比某预想中更加惊人。那接下来,你就在某身边办事吧!”

曹操也不客气,他都来了司马家,态度已经显而易见,何必优柔寡断。

司马懿其实并不意外,以他对曹操的了解,他当然知道曹操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此刻,让司马懿在身边办事,完全在情理之中。

当然了,在司马懿看来,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这意味着,曹操算是接受他了,并没有真的拿他怎么样,只是日后要和曹操绑定在一起,确实是让人有些为难。

司马懿并不知道,自己的计划是否能够奏效,如果他的计划失败了,那接下来,曹操的结局肯定不会有任何变化。

等到刘备的大军杀到河内,他们又该怎么办呢?真是令人头疼啊。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倒也不必操之过急,现在先活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个选择在司马懿面前很是直接,根本不需要犹豫。

司马懿当然能够看清楚局势,如果他们能够赶在曹操杀进河内郡之前,就举家迁离,搬到许昌去,到时候他们就是大汉忠臣。

自然可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给大汉办事。

但是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因为他们还在河内郡,并且河内已经被曹操掌控了,他们现在想走都无路可走,只能老老实实听从曹操的安排。

虽然司马家在河内是望族,他们的影响力不弱,但是在掌握大军的曹操面前,这一切都是空话。

毕竟在这乱世之中,什么影响力根本就不值一提,唯有绝对的实力,才能掌控局势,争霸天下,而不是任人宰割,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被曹操赞赏的目光注视着,司马懿坦然拱手道:

“曹公厚爱,在下不胜荣幸!”

司马防听着司马懿的答复,心中有些无可奈何,他其实完全可以理解司马懿的想法,眼下他们确实无法与曹操对抗。

既然都这样了,那就认命吧。

除非有其他机会,否则他们在河内,便是老老实实配合曹操,不要自讨苦吃。

司马懿留在曹操身边,以曹操喜怒无常的表现,还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但司马防觉得,其实这件事也无需担心,此番这么大的危机,都被司马懿化解了,以后还能遇见比这更大的事情吗?

得到司马懿肯定的答复,曹操没有纠结,对于人才,他还是很豁达的。

并不会因为司马懿之前的事情就斤斤计较。

但关键是,以后司马懿如果不能让他满意,到时候算旧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反正解释权在他的手里。

至此,曹操离去,留下惊魂未定的司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