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第260章 襄阳城内

刘备率领兵马,已经到了襄阳城外。

毫无疑问,襄阳确实是一座坚城,但是这座城池就想要挡住刘备,未免想太简单了。

霹雳车的威力,虽然不能直接打破襄阳,但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一定能够将之拿下。

刘备没有行动,他就这样平静的看着。

实际上,刘表这么快就送出降表,他还是有些意外的。但是,如果刘表能够想明白,将整个荆州拱手相让,对他而言不是坏事。

——

刘表自然得到消息。

此刻,刘备已经抵达襄阳城外。

这说明,一切都该结束了,既然已经决定投降,那就没什么好犹豫。

不再废话,刘表下令,带着文武群臣来到襄阳城门位置。他已经做好接受命运的准备,实力差距悬殊,没必要痴心妄想。

当城门打开的时候,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些沉重,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而刘备策马于城外。

他注视着城门,脸上露出了微笑。

看起来刘表确实很有自知之明。

当刘表出来,刘备没有等待,竟然直接策马向前,来到了刘表面前。

有不少人胆战心惊,他们不知道刘备要干什么,多少有些忐忑。

但刘备却翻身下马,直接拉着刘表双手,说道:

“备早就听闻景升兄之名,今日方才得见,希望景升兄见谅。”

刘表看见刘备过来,心里慌得一批,虽然刘表与刘备没有深仇大恨,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说不上多好。

要是刘备看刘表不顺眼,要将之斩杀当场,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反正现在的刘表已经没有了反抗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刘备竟然完全没有动手的意思,而且在刘表面前如此热情,就像是相熟已久的好朋友一样。

可以说,刘备这样的表现让刘表受宠若惊,同时也松了口气。虽然这不能代表什么,起码能够说明,如今刘备没有恶意。

“玄德客气了,你我皆是汉室宗亲,但吾与你比起来,可是相去甚远。玄德自黄巾以来,一路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更是匡扶皇室,居功至伟,乃是我大汉栋梁之臣,吾可是佩服得紧。此前,吾也是想要与玄德一见,只是机会难得啊!

此番,孙策这贼子领兵来犯我荆州,幸好有玄德出手相助,否则必然沦陷。这都是我大汉领土,怎么能被野心勃勃之辈侵占?”

刘表短短时间,便是说了一大堆,但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和刘备都是汉室宗亲,虽然不知道隔了多少代,却也能勉强算得上亲戚。

刘备依旧面露微笑,对于刘表这等人,他当然不会斩尽杀绝。因为动手对刘备没有半点好处,反而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只要刘表老老实实配合,刘备自然不会亏待他,该给的好处不会少。

不管怎么说,刘表都是封疆大吏,到时候在朝堂之上,当个闲职也是必须的。

“景升兄所言极是,如今天下大乱,汉室倾颓,想要匡扶汉室,就必须我等汉室宗亲齐心协力才行,备一人也是独木难支啊!”

“玄德这话就不对了,如今玄德实力强横,麾下人才济济,岂是那些庸碌之辈能够比拟,大汉有玄德,才有兴盛的机会……”

又是一阵客套寒暄。

二人显得很客气,他们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刘表很聪明,他当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既然已经没有反抗的可能,老老实实配合是最重要的。不要和刘备唱反调,日后未必能够他施展本领的时候。

这时候,刘备已经带人进入襄阳城了。

众人聚集于府衙之中。

除了刘表与荆州文武之外,廖辰等人也在。

场面看着很是热闹,宛如宴会一般。但在很多人心中,却是前所未有的忐忑。

只见刘备笑着说道:

“对了景升兄,如今荆州水军还在汉水之上,还是要尽早传令,让他们归来复命。如今孙策退走,荆州无需忧虑。”

刘表自然是欣然应允。

现在的蔡瑁、张允,还在汉水之中呢。

他们倒不是不知道襄阳城外发生的大战,可他们早就被吓破了胆,怎敢过去查探?

毕竟,不管孙策和刘备都是荆州之敌,不管谁取得了胜利,结局都难以预料。

所以蔡瑁只敢远远观望,小心翼翼,随时准备跑路,他才不会冒险。

这样的战将,刘备自然不屑。

他麾下猛将,哪个会如此胆怯,竟然连与敌军决一死战的勇气都没有。

但凡蔡瑁、张允给力一点,刘表也不至于落得这般境地。只可惜,二人根本无法与孙策对抗,更是败得一塌涂地。

只不过,二人既然统领荆州水军,刘备还是要提上一嘴。

按理来说,荆州水军与江东水军,应该是分庭抗礼,不分上下才对。

但结果却令人匪夷所思。

没有了黄祖在江夏阻挡敌军,蔡瑁所统领的襄阳水军,其本质显露无疑。

蔡瑁、张允如何,刘备也懒得计较了。

反正刘备不会重用他们。

荆州不是没有人才,只是没有被刘表赏识罢了,刘备当然不会这样做。

他占据荆州,便要将其中人才收为己有,这才是开疆扩土的意义。

如果只有土地,没有人口也没有人才,那要这些地盘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在场荆州文武,刘备表面热情,但心中想法却无人知晓。看着人才众多,但到底能用得有几个,还是要好好考察才行。

在这件事上,刘备很信任廖辰。

军师没说是人才的,未必不是人才,是军师说是人才的,肯定是人才。

要是军师说蠢才的,那就真的无可救药了。

在廖辰跟随刘备以来,已经充分展现了他这方面的能力,替刘备选拔了不少良才。

一方势力想要发展壮大,人才是最重要的。

而廖辰有识人之明,无疑是省掉了许多麻烦,也可能让刘备一方变得更加强盛。

如今荆州,按照廖辰的意思,也是藏匿着许多大才,值得挖掘。

等说完蔡瑁、张允之后,刘备的目光,便是在众人身上扫过,开口道:

“对了,景升兄麾下良将文聘文仲业,不知道是哪位?”

当刘备开口之后,荆州之众顿时面面相觑,显得很是错愕。因为在不久之前,文聘已经被去职了,现在在府邸中休养呢。

他们不知道刘备与文聘有什么关系,但听刘备的意思,竟是对文聘颇为看好。

刘备说完之后,没有得到回应,他不禁有些疑惑,目光好奇扫过,最终又对刘表道:

“景升兄,难道文聘不在此处?”

其实,刘备对文聘也不熟悉,但他知道这位是荆州大将,而且廖辰对他的评价也不低。足以看出,这位确实是一位能力不俗的人才。

所以,如今既然拿下了襄阳,刘备便准备将文聘收为己用,可是看众人的态度,气氛着实有些古怪,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让刘备有些好奇。

总不可能在这场大战之中,文凭已经战死沙场了吧,那还真有些可惜。

毕竟对于人才,刘备向来是很爱惜的。

之前俘虏的典韦,现在要好好的养着,并没有将之斩杀。

面对刘备的追问,刘表有些无可奈何。

文聘本来是他的心腹爱将,但是因为之前那事,被他给安排回家了。

想不到刘备竟然如此直接 开口就是询问文凭何在。纠结了一下,刘表还是据实说道:

“如今仲业就在襄阳城内,若是玄德有意。我这就让人将之找来。”

这时候,刘备自然是意识到,其中肯定是有些问题的,但他没有直接表现出来,而是坦然的点了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景升兄了。”

随即,刘备意味深长的笑道:

“文仲业乃是荆州大将,怎会不在群臣之中,难道发生了什么?”

刘备的威势摆在这里,自然没有人敢信口开河,胡言乱语。

不管他们心中,对文聘是什么想法,此刻也不敢胡说,毕竟有些东西,那都是众所周知的。

如果刘备派人查探,确定了他们言过其实,到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并不是什么好事。

能够做官到这种程度上,大多都是聪明人,他们当然不会自讨没趣,自寻死路。

现在,既然他们已经选择归降刘备,那就老老实实做好自己分内之事,而不是没事找事,这个时候,低调是最重要的。

虽然大部分人不想说话,但人群之中,还是有人替文聘打抱不平。

整个荆州文武中,不可能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当他们看见,刘备竟然直接询问文聘的情况,便是迟疑着开口说道:

“启禀皇叔,先前孙策那奸贼,设计诱使我军出战,想要直接攻陷襄阳。

使君便是派遣兵马,想要尝试一番,结果却中了孙策的奸计。那时情况危急,幸好文将军当机立断,直接关闭城门。

才避免襄阳陷落,出现更大的伤亡,只不过在守住襄阳之后,文仲业已然闲赋在家。”

更多的事情,此人并没有说得太过清楚,但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明明文聘立了功,但是却受到了责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真是有些意思,毕竟大敌当前,却自毁长城,将良将闲赋在家,这种操作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来的,也令刘备很是意外。

反正以刘备现在所知的情况,荆州之中虽然有许多人才,可在刘表麾下,真正值得一提的,似乎也就文聘此人,结果却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这件事,吸引了刘备的兴趣,他目光意味深长的在众人身上打量着,最终还是落在刘表身上,他微笑着询问:

“原来如此,景升兄可知道其中原委?”

说起这件事,刘表自然是很尴尬的。

其中的那些道理,刘表并不是不明白,可是他也很无奈,毕竟他在荆州并非绝对的掌控者,这一切都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荆州的世家大族影响力很大,而刘表之所以能够成为荆州之主,成为荆州牧,便是因为他与这些世家大族合作,达成了联盟关系。

大家的利益一致,才能够共同进退。

而文聘的所作所为,让这些世家大族心有不安,刘表也只能做出选择。也可以说,那时候的刘表心中,确实有些猜忌文聘,他也是怕了。

其实面对刘备提出来的问题,刚开始刘表确实有些迟疑,但很快他就想明白了。

事已至此,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他既然已经选择归附刘备,现在刘备都已经进入襄阳城内,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他也不用再受到这些世家大族掣肘了,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没有了那些后顾之忧之后,刘表显得非常坦然,他斟酌了一下,便是将事前原为仔细说了,同时表明了自己的无奈以及后悔。

听到最后,刘备自然是豁然开朗,他不免觉得这件事情有些可笑。

竟然因为这种事情,直接让文聘回家了,实在是太过可笑,也太过匪夷所思了。

现在的荆州,本来就没有什么可用之人,结果却让唯一的大将闲赋,说出去都没人信。

偏偏刘表等人就这样做了。

刘备能怎么说,只是对荆州之众鄙夷又多了几分,这些世家大族,确实不是什么好人,自己没什么本事,却又嫉妒贤能。

虽然世家大族中也有人才,但是更多的还是鱼目混珠之辈。

刘备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很高的,他早就知道,想要选拔人才,绝对不能听信一方之言,还是要好好考察才行。

当然,此事廖辰除外。

对于这件事,刘备懒得过分追究,毕竟这和他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他让人去将文聘找来,刘表的所作所为,反而给刘备创造了机会,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让文聘归心。

如此一来,他麾下又可多出一员大将。

人才这种东西,谁又会嫌多呢?

反正对于刘备来说,他希望自己麾下,人才越多越好,如此一来,才能让大汉变得更加强盛,让这天下变得更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