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第257章 浮桥渡江,兵贵神速

后方赵云的出现,无疑是坚定了孙策和周瑜的猜测。刘备如此大张旗鼓,便是为了给赵云创造机会,并且强渡汉水。

想到这里,孙策神色凝重,但他却没有畏惧之意。在孙策看来,他可以被敌人击败,却不可能被轻而易举的吓破胆。

“传令下去,调动全部兵马,准备迎敌!”

孙策神色肃然,下达命令。

同时,他的目光看向周瑜,说道:

“公瑾,为了防备刘备强行渡江,就有劳你亲自去主持水军了。”

这一战至关重要,甚至是关系到整个荆州的归属,所以,孙策已经做好了全力一战的准备。

当周瑜听得孙策之言,却没有太多犹豫,反而是信誓旦旦的说道:

“伯符放心,汉水之上交给我就是!”

虽然二人都很坚定,可他们并没有发现,刘备的真正目标到底是什么。

赵云领兵而来。

当刘备以霹雳车发动进攻的时候,一直等待在襄阳附近的赵云,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他知道,该自己登场的时候了。

但赵云并不是真正的主力,他对孙策只是起到牵制作用,让孙策掉以轻心,无暇顾及。

“常山赵子龙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这一次,赵云比之前更加直接,他毫不犹豫,奋勇向前,将一代勇将的威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另一边,孙策自然是看见了赵云的身影,他眼中涌现出战意。

被称为江东小霸王的孙策,他心中没有畏惧,他当然知道敌人的强大。

然而,这只会让他斗志越发昂扬,他牵动缰绳,策马向前,竟然毫不犹豫的向赵云主动进攻。

在他身后,是众多的江东将士,他们都紧紧跟随,摆出一副决一死战的架势。

两边针锋相对,毫不犹豫。

“受死!”

此刻,赵云与孙策已经激战在一起,两方将士皆拼死而战。

——

周瑜领兵,在汉水之侧。

他看着樊城之上,依旧在射击而来的霹雳车,表情严肃,不敢掉以轻心。

在他看来,如今汉水之上,已经被江东水师所占据,如今刘备水军未到,根本没有一战之力,也无需放在心上。

至于刘备那边的异动,周瑜倒不是一无所知,他派去的斥候,曾经禀报,刘备在派人收集小船,可是这样的小船,又有什么意义?

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运输太多兵马。

并且,这样的小船到汉水之上,只会被江东水师给碾压,根本不堪一击。

两边就这样对峙着。

孙策与赵云厮杀,两边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只是。

在周瑜不曾注意到的角落。

在这里,有一路兵马至此,为首之人便是张辽,他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

大战已经开启,接下来,便是他登场之时。

张辽没有犹豫,直接下达命令,让士卒行动,驱使小船渡江而去。

当然了,这些小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运输士卒渡江。凭借小船,想要运输上万大军,难度太大了,还有可能被半渡击之。

所以,这些船只缓缓向前,逐渐连成一线,他们用提前准备的锁链固定彼此。过不多时,一个简陋却稳固的桥基就出现了。

而后,在小船之上的士卒,他们用早就放在船上的木板组合在一起,并且放置在船面之上,一座浮桥就这样横空出世。

张辽火急火燎的忙碌着。

他当然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这件事情很重要,时间也不多。如果让周瑜反应过来,计划必然功亏一篑。

但幸好,浮桥最大的好处就是效率高,搭建一座浮桥根本要不了多久。接下来,便是要看士卒的行进速度了。

等大军渡江之后,一切都将不同。

也正因为计划存在风险,刘备没有亲自登场,此次任务交给张辽负责。

另外,高顺也在大军之中。

他和张辽也是多年的战友了,此前都是吕布麾下。现在归顺刘备,亦是因缘际会。

在张辽身边,高顺沉声道:

“文远,等这浮桥搭建好之后,我要率领陷阵营先登!”

高顺选择为刘备效命,虽然他没有认刘备为主,但他也想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

毕竟,自从成为俘虏之后,高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在战场上厮杀了。这段时间,他操练陷阵营,为的就是在战场上冲锋杀敌。

听得高顺之言,张辽哑然失笑道:

“好,既然伯平想要先登杀敌,那自然没有问题,想必此战定能让陷阵营之名,再度传遍天下。”

张辽自然知道陷阵营的强大。

只不过,陷阵营的数量太少了,这是最大的限制。

得到张辽肯定的答复,高顺点了点头。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推移。

浮桥也是逐渐成型。

终于,一切都布置妥当,张辽沉声道:

“浮桥好了,时间紧迫,马上行动,开始渡江!”

张辽一声令下,众将士立刻行动起来。

而高顺率领陷阵营,直接跑在最前方,浮桥摇摇晃晃,但陷阵营将士的脚步却异常稳健,他们之前的苦练,为的就是此刻征战沙场。

后方士卒也都不断向前而去。

虽然浮桥不大,也足以支撑两名士卒同行了。

如此景象,在汉水之上显得格外壮观。然而,周瑜、孙策却浑然未觉。

他们知道,刘备有可能趁此机会令人强行渡江,可是他们万万想不到,刘备竟然会用这样的手段,令人匪夷所思。

浮桥的效果,出乎预料的好。

在搭建好浮桥之后,其运兵速度,可不是那些小船能够比拟的。

张辽也渡江而去。

他不会一直等到所有兵马渡江。

该动手的时候,就要果断一点,不能给敌军反应过来的机会。

此刻,依旧有大量兵马渡江而来。

张辽身边有兵马万人,这已经足够了,他让人继续在此守着,让后方士卒渡江。

自己则是带人,向着江东营寨杀了过去。

如今在樊城之中。

并没有全力以赴,还有许多霹雳车,正在严阵以待。如果一开始就全军出击,难免令敌军心生胆怯,不敢贸然行动。

刘备便是要先给他们一些希望,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有一线生机。但是,等他们真正尝试的时候,却是那么的绝望。

张辽统领全军,大声喊道:

“众将士听令,前方便是江东之地,子龙将军已经在与敌军厮杀,此刻,便是我们建功立业,击破敌军的良机!

此番,全力以赴,随本将杀敌!”

“杀!杀!杀!”

众人听得张辽之言,也是齐声应和。

他们一齐向前冲杀而去。

——

孙策正与赵云激战。

二人皆是全力以赴,没有半点手下留情,虽然孙策不是赵云的对手,但他的力量同样不弱,只是稍稍有些下风罢了。

在周边,还有众多江东将士的支援,所以孙策并没有直接败下阵来。

两边的战斗无比激烈,不断有人倒下,哪怕是虎豹骑,也不了出现伤亡。

但是,赵云依旧没有撤退,他在拖延时间,也是在争取机会。

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有意义的,这场战斗虽然虎豹骑会有一定的伤亡,但这一切,都是可以接受,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己方。

此刻,刘备依旧没有派出兵马强行渡江,这让孙策有些意外。

他正好奇,接下来刘备会怎么做。

却忽然听见远方传来的喊杀声,这声响,让他脸色微微一变,他知道,那绝对不是自己的兵马,那这路兵马是从何而来呢?

答案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刘备麾下。

这些兵马是怎么渡江过来,怎么出现在此的?

实在是令人琢磨不透。

想到这里,孙策脸色微微一变,招式也有些散乱,被赵云抓住机会,猛然刺出一枪。孙策猝不及防,狼狈的抵挡,头盔直接被赵云刺落马下。

趁着这个空隙,孙策微微抬头,向着远方看去,果然是一路大军迅速赶到。

虽然这支兵马不是骑兵,但他们的行进速度,同样飞快,而且他们的目标毋庸置疑,正是此刻的孙策。

有太多的问题,孙策琢磨不透,他无法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但是,战斗已经开始,他怎么能够轻易退去。孙策紧牙关,他看着前方,喝道:

“众将士听令,拼死一战,一定要挡住敌军。”

在远方赶来的,正是张辽以及高顺,他们率领大军向前逼近,他们已经看到了孙策与赵云厮杀的战场,已是近在咫尺了。

孙策率领江东精锐,想要展开反扑,但是他显然高估了自己,或者说低估了敌军的强大。

赵云同样发现了赶来的援军,他脸上涌现喜色,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全力以赴,彻底将敌军击溃。

不管孙策实力多强大,他麾下的精锐多拼命,此刻也无济于事。

他们的结局,早就已经注定,因为刘备麾下的兵马,绝对是陆地上的最强部队。现在就凭孙策等一众大军,想要抵挡可没有那么简单。

“孙策,我方大军已经赶到,你无路可走了,还不快快下马投降,还有一线生机!”

赵云大声喊道。

可是,孙策摇了摇头,沉声道:

“休想,今日胜负尚未可知!”

战斗依旧在继续,此刻的张辽已经带人抵达战场,他顾不上多想,直接从侧面杀了进去。

这些江东部众,还想要抵抗,可是他们方才大战,体力消耗不少,面对突然杀来的敌军,可以说是毫无反抗之力,竟然被轻而易举的击溃了。

张辽和高顺等人,他们率领麾下兵马,奋勇向前,那叫一个凶悍。

为了这一天,他们期待已久,他们自然不可能轻易退去,他们一定要取得战斗的胜利。

要横扫江东。

随着时间推移,江东之众已经完全落入下风,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孙策就要彻底溃败了。

哪怕孙策拼尽全力,率领江东将士奋战也无济于事,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彼此间的差距,可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弥补的。

包括赵云,此刻也是大杀四方,在他的龙胆枪之下,敌军根本不是他的对手。那些士卒和寻常将领,完全不是他一合之敌,被轻易秒杀。

孙策的脸色难看至极,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落得这般境地。

明明他已经尽可能的考虑周全,而且安排了许多人在周边打探情况,为的就是防意外的发生。

但是,他现在依旧不知道,这支敌军究竟是从何处而来?

实在是太过令人意外,也令人意想不到了。明明刘备的水军都还没有抵达,这支兵马,凭什么能够渡江,简直是匪夷所思。

——

原本负责指挥江东水军的周瑜,也知道了意外的发生,他回头看着后方,局势已经彻底混乱了。

方才还能勉强维持均势的江东之众,此刻已经完全落入下风,随着不知从何处出现的敌军,战局完全逆转。

如果再打下去,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这场战斗,恐怕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虽然这是一个坏消息,但是周瑜并没有丧失理智,他很清楚,如果继续打下去,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很有可能,孙策就要全军覆没在此。

那么他们之前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都将毁于一旦,给他人做嫁衣。

所以,这个时候千万不能鲁莽,也不能头铁,必须做出明智的选择。

凡事都需要取舍,虽然这次的损失很大,但是只要能够保全自身,未必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若是天下有变,他们依旧可以北上中原,伺机而动,这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凡事不能操之过急,如果现在太着急了,只会适得其反,并没有什么正面的意义。

想到这里,周瑜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这场战斗,不能再继续下去了,随着时间推移,江东之众的损失越来越大,他们必须尽快撤离。

虽然他们的计划失败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唯有尽早撤离,才能最大程度的保全有生力量,而不是轻易葬送在这里。

周瑜没有迟疑,他下令让人准备撤离,自己却直接带人向孙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