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第254章 不得已的决定

此刻,想要逃进城中的,乃是襄阳守军。

但文聘依旧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因为现在,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如果他不能果决一点,等孙策杀进来,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整个襄阳城都将陷落。

为了整个襄阳的存亡,文聘也只能选择牺牲部分人,他不能优柔寡断。

而城门之中的守军,听得文聘之言,不禁有些错愕。可是,这就是文聘的命令,他们不能违抗,哪怕他们心有余悸,也只能应势而行。

就这样,想要冲进来的襄阳兵马,被尽数挡在了外面,城门也是缓缓关闭。

城门是整个襄阳不容有失之地。

城门关闭,对于城内众人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城外还没有进来的襄阳兵马而言,这是一件令人绝望的事情。

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还在城外,城门就已经关闭了,他们面对孙策大军的冲杀,是那么的张慌失措,他们完全没有反抗之力。

“快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

有人大声呼喊着,他们不想留在城外,但是此刻,襄阳城门已经完全关闭,只留下一条缝隙,不管他们怎么重装敲击,也无济于事。

城中,文聘神色肃然。

他当然知道,自己做出这个选择之后,需要背负什么样的责任。

可是,他根本没有后退的余地。

如果他不这样做,恐怕不久之后,孙策就将直接杀进襄阳城内。

那才是最坏的结果。

虽然文聘这样安排,必将背负骂名,但他并不后悔。站在他的立场,就应该做出这样的决断,他需要为整个襄阳城负责。

——

此刻的孙策,正带领兵马向前冲杀。

他本来想借着城外的襄阳守军,一鼓作气杀进襄阳城内。

但令他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想不到城中守军,竟然如此果决,他们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将城外的兵马放弃,毅然决然的关上城门。

不给孙策一点可乘之机。

孙策继续挥动霸王枪,却也忍不住低声道:

“能够在这短短时间,下达这样的命令,关闭襄阳城门,已然足以称得上名将了。”

这件事看着简单,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孙策却明白,有些东西不能只看表面,世上之事,都需要权衡利弊,这个也一样。

当襄阳城门关闭的时候,孙策的计划就已经失败了。其实这也在孙策预料之中,他只是想要尝试一下,如果能够成功,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并且,孙策虽然没有达成目的,将襄阳拿下,却引出部分襄阳兵马,如果能够稳住刘备,接下来,孙策攻破襄阳的难度有所降低。

总的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孙策没有手下留情,直接杀到襄阳城外,留下一地的尸体,甚至没有一个俘虏。

他这样做,也是为了震慑襄阳之众,让他们知道,如果他们不识好歹,早日投降,等到有朝一日,孙策攻破襄阳,便是他们的死期。

——

看着孙策离去的背影,城楼上众人,有不少都大口喘着气,他们很紧张。

城外的惨状清晰可见,出去的荆州兵马,竟然全军覆没,他们的尸体就在城门之外。

这狰狞血腥的场景,无人能够忽视。

但最坏的结果没有发生,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刘表缓了缓,便是往府衙中而去。

众人也都跟了上来。

等刘表坐定,他本想安排妥当,接下来应该如何防守襄阳,不能再冒险了。

但在此刻,忽然有人站出来说道:

“请使君治罪文聘!”

听得此言,刘表不由得皱起眉头,沉声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方才如果不是仲业,恐怕孙策就杀进来了。”

刘表不是没有脾气,只是之前为了大局考虑,他不敢轻易翻脸。但现在却不一样了,大家都到了穷途末路,凭什么他还要忍气吞声?

听着刘表之言,方才说话之人不由得缩了缩脖子,但还是继续说道:

“使君此言差矣,功是功,过是过,孙策领兵来犯,文聘只求自保,将兵马挡在城外,强行关上城门,这样的人,如何能够统领大军?

在下有理由怀疑,如果有朝一日,需要抛弃我等,才能保全文聘,他也不会有半分犹豫。这样的奸贼,使君岂能熟视无睹?”

文聘的果决,令有的人没有安全感。

他们不会觉得,文聘会拼尽性命保护他们,或许,自己只是被抛弃的士卒。

听到这里,本来果断的刘表,忽然陷入迟疑之中。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有些事情,也是没办法否认的,文聘的选择,太冷血了。

可以说,文聘的决断是权宜之计,是为了保全襄阳。然而,如果有朝一日,文聘面临其他的选择时,也会如此果决吗?

刘表不敢确定,哪怕他很信任文聘,这也是他麾下第一亲信大将。但刘表还是迟疑了,如今城外强敌环伺,他不敢冒险。

察觉到刘表意动,竟又有几人站出来,要求刘表严惩文聘。他们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追求所谓的安全感罢了。

刘表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忽然道:

“若是惩治文聘,如今襄阳防卫,又该交给何人?”

面对刘表的问题,方才开口之人却淡定道:

“虽然孙策兵强马壮,但襄阳城池坚固,不是他能轻易攻破了。哪怕没有文聘防守,也不会有意外发生,使君何必担心?

随着刘备抵达,如今孙策必定全力防护,他不可能拼死攻打襄阳。”

其实,话说到这里,刘表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他轻吐一口气,缓缓点头道:

“来人,让文聘进来!”

当文聘来到府衙之中,依旧是神色肃然,他没有因为方才的选择受到太多影响。毕竟,他的决定是正确的,守住了襄阳城。

只是,他察觉到周边众人,看他的目光有些异样,这让文聘觉得不适。

“末将文聘,见过使君!”

文聘向前拱手说道。

而刘表却没有马上给出答复,他的目光在文聘身上打量着,随即说道:

“仲业,今夜之战你辛苦了,接下来,便先回去好好修养一段时间,至于守城此事,就不必你费心了!”

刘表没有降罪,他自然知道文聘做的没错,所以不可能真的责罚。只是,方才那人的提醒,却让刘表心存顾忌,无法忽视。

既然这样,只能让文聘闭门休养了。守城之事,应该交给更合适的人选。

当文聘听得刘表之言,不禁瞪大了眼睛,其中满是难以置信,亦是无法理解。他追随刘表日久,一直兢兢业业,也立下不少功劳。

他扪心自问,从来没有辜负过刘表,更没有产生过背弃刘表的想法。

凭什么刘表这样对他?

“使君……”

文聘急切呼喊,他能够感受到众人目光,他心有不安,想要追求一个答案。

“仲业,其他的事你不必管了,回去好好休息就是了。”

刘表依旧开口说道,语气波澜不惊。

至此,文聘怎会不知道刘表的意思,他忽然觉得很可笑。不仅是刘表等人可笑,他自己也很可笑,可笑他竟然效忠了这样的人。

“呼……末将领命!”

文聘没有辩驳,更没有挣扎,而是拱手领命,他看开了,也释然了。

既然不信任他,那又有什么好说的?

无非是回去休养。

自从追随刘表以来,一直都在军中,哪有什么空闲的时间,现在却是难得。

看着文聘离去身影。

没有人站出来说话,他们又想要文聘守住城门,又不想文聘表现出这样的果决。

所以,他们只能将问题都抛在文聘身上。

仿佛和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

对于襄阳城发生的变故,此刻刘备还一无所知,他并不知道孙策做了什么。

当然了,刘备也得到消息,在对岸孙策营寨,似乎有什么动静。为了稳妥起见,刘备没有掉以轻心,直接将众人召集过来。

得知情况之后,贾诩沉吟道:

“在夜中孙策营寨,似有大战痕迹,但属下觉得,以刘表现在的情况,必然不敢主动出击,也不可能偷袭孙策营寨。

而我军也没有发起进攻,如此说来,就只有一种可能了,或许,这都是孙策有意为之,此举对我军没有什么影响,但对刘表就不一定了。”

贾诩没有完全说完,这是他一向的习惯,贾诩推崇中庸之道,并不喜欢争锋,于他而言,明哲保身才是最重要的。

听得此言,刘备微微皱眉,说道:

“那以你的意思,这是孙策算计刘表,才这样做?”

田丰此刻也有了头绪,沉声道:

“若是这样的话,属下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恐怕,是孙策得知我军赶到樊城之后,想用我军诱使刘表出战,一举拿下襄阳城。

而孙策营寨起火,多半是因为,他想要以此取信刘表,让刘表派遣兵马前来。”

刘备亦是了然,他的脸色微变,显得不太淡定,忍不住感慨道:

“孙策果然不俗,竟然还有这样的手段,若是不加以提防,恐怕襄阳危在旦夕。”

廖辰一边点头,一边附和道:

“主公所言极是,不过现在却不必担心,虽然昨夜异变,但现在的襄阳城并没有易主,这说明孙策的计划没有成功。

而且,经历此事之后,刘表必然不敢掉以轻心,孙策想要故技重施,可就难了。

就是不知道,这样的计划,刘表是怎么守住襄阳的,真是令人好奇。”

此时此刻,站在自己的角度,廖辰忍不住诧异,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众人哑然失笑,并没有想到答案。

毕竟,他们都觉得,这个计划确实够周密,仓促之下,令人防不胜防。但是,此刻的襄阳城还在刘表手里,这是事实。

可见荆州也是有人才的。

简单说了几句,刘备等人没有纠结这个问题,反正襄阳没有失守,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只见廖辰开口道:

“如此孙策越发急切,想要尽早拿下襄阳城,我们也当早些行动了。

这几日,我们派人征集船只,虽然大船不多,但小船却很简单。等一切准备就绪,便可付诸实施,一举渡江。”

听到这话,刘备顿时眼前一亮。

虽然这段时间,他并没有什么行动,但他早就迫不及待,想要渡江一战了。

因为陈登的水军没有抵达,在这汉水之上,刘备无法与孙策争锋。

但是,幸好他有廖辰,给他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办法。只要能够渡江,最终的胜利如何,可就不是孙策说了算了。

而后刘备微微点头,又说道:

“等诸事准备就绪,接下来就等子龙的消息了,待子龙抵达战场,便全力出击,不可给孙策半点喘息的机会。”

虽然孙策的身份,严格来说要比刘备小一辈,但刘备并没有因为年龄就小觑孙策,他自然能够明白,这是一位少年英杰。

如果不及时遏制孙策发展的势头,恐怕日后将会成为刘备的大敌。

只不过,刘备对自己有自信,虽然孙策强横,但他也不是好欺负的。

既然他出兵而来,目的便是显而易见,他要将孙策赶回江东,并且拿下荆州。

到时候,刘备在江南有了立足之地,完全可以将孙策困在江东。虽然孙策不会坐以待毙,但假以时日,刘备必然领兵亲征。

区区一处扬州,如何能与刘备对抗?

众人皆是点头赞同,只要赵云到位,廖辰的计划就能真正实施了。

——

另一边。

赵云没有与赵云照面,而是带着虎豹骑绕远路渡江而来。他的存在,就是威慑孙策,令孙策瞻前顾后,无法全力进攻。

想要取得最终的胜利,还是需要刘备的主力,这件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

不管怎么说,赵云统帅兵马五千,正面战力非常强悍。可是,如果孙策及时撤离,再加上水军协助,依旧可以保全相当有生力量。

如果让孙策安全撤离,虽然取得了胜利,也和刘备预期不符。他希望的是,能够取得更大的胜利,令孙策溃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