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第239章 杨彪的选择

身为杨家掌舵人的杨彪,当然能够看出,这纸书意味着什么,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而在杨彪身前,杨修拱手道:

“这书店以大汉为名,寻常人等,绝对没有这样的胆子。如今许昌城内,大概只有刘备,才有这样的本事,他多半是大汉书店的幕后主使。”

杨彪点了点头,赞同道:

“除了刘备,也没有其他人能做到了,并且这纸书如此精美,也不知是如何制造的。或许,这又是刘备那位军师的功劳。”

杨彪来许昌也有段时间了,他跟随刘协至此,虽然手中没有实权,但是在许昌城内的消息,还是知道不少的。

刘备能够崛起,能够变得这般强盛,那位军师的功劳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没有廖辰的话,现在刘备是何处境,难以预料。

对于这样的人,杨彪也是佩服得紧。

廖辰不仅仅是给刘备出谋划策,更是能鼓捣出许多新东西。如今刘协都已经拜师廖辰,是廖辰绝对的小迷弟。

只可惜,廖辰辅佐的是刘备。

虽然刘备打的招牌是扶汉,但杨彪心中还是有着别的想法。他忠于大汉,忠于刘协,却不忠于刘备,他不知道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什么结果。

其实杨彪也明白,如果没有刘备的话,现在的刘协可能更加凄惨。

但是,他也不想,有朝一日臣强欺主。

这般想法,杨彪也就在心中想想,没有告知他人。此刻,令他在意的,便是这大汉书店,以及风靡许昌城的纸书。

“看来,刘备是想要用如此手段,削弱我等世家的影响力。果然是好手段啊,不费一兵一卒,更不需要刀兵,便可大功告成。

到时候,天下读书人心向刘备,若是有人胆敢反驳,反而会被群起而攻之。”

哪怕杨彪,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招的高明。

虽然仅凭纸书,就想要将传承已久的世家大族拿捏,并没有这么简单。可是随着纸书推广,世家的影响力也会随之削弱。

这件事,并不是一两天,而是有一个很长的过程。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世家想要维持如今高高在上的地位,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杨修神色微凝道:

“父亲所言极是,刘备既然这样做了,恐怕还藏着后手。到时候,收拢天下良才,才能进一步打压天下士族的影响力。

那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要做点什么?”

现在的杨修还年轻,他询问着杨彪的意见,而杨彪却摇了摇头,说道:

“不,我们什么都不做,也什么都做不了。在这乱世之中,实力才是最重要的,而刘备兵强马壮,若是与之为敌,可没有那么简单。

更别说我们追随天子,在这许昌城内,若是真有什么异动,便是取死之道。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那就是等,看其他人的反应。这天下士族之中,总会有人按捺不住,到时候,我们就能知道结果了。”

只见杨彪一顿,他忽然抬头看着杨修,道:

“并且,为父还要让你去给刘备办事,修儿你天资聪颖,非凡俗之类。如果你在刘备麾下,能够有所成就,对我杨家绝非坏事。

现在刘备所为,虽然想要限制世家大族,但士族传承多年,岂会轻易倒下?只要继续蛰伏,终有再起的那一天。

反之,要是连家族都覆灭了,日后之事又有什么关系。所谓世家大族,只是个笑话罢了。”

杨修神色微凛,他明白了杨彪的意思。

毫无疑问,杨彪是个聪明人,站在他的立场上,自然是看不惯刘备。

但是从家族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上,与刘备作对和找死没有什么差别。

所以,考量再三之后,杨彪才会决定,让杨修去给刘备办事。这是为了给家族留下一线生机,若是大势所趋,他一人如何能够强求呢?

相较于其他人,刘备好歹是汉室宗亲。

也算有一层遮羞布了。

至于其他的事情,杨彪心中已有决断。就算其他士族,想要联合起来,一起对抗刘备,也没有那么简单,多半是失败告终。

原因很简单。

刘备实力够强,而且其麾下,并没有与士族牵扯。世家力量再强,也不可能与刘备大军相对,真要刀兵相向,可就后悔莫及了。

如今天下太平,世家还能凭借影响力,与朝廷与皇帝对抗。可现在,他们真敢放肆,乱兵一路杀来,很多事可就说不清楚了。

杨修听完杨彪之言,已经明白了杨彪的意思,连忙拱手答道:

“孩儿明白。”

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奈,当初杨彪跟着刘协,在长安城被李傕、郭汜挟持的时候,日子过得比现在还惨,人家可不管什么世家大族。

在刘协东归的时候,也不知道多少公卿大臣死在乱军之中。只有真正经历这一切,杨彪才能明白,世家名望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用。

人家认这个,才是真的。

“如今这天下,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故了,希望能够早日安定下来吧!”

杨彪叹了口气,他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在这个时代,算得上高寿了。

虽然杨彪还有得活,他得八十几才去世,但如今局势,着实令人心力憔悴。

杨修沉默了一下,说道:

“父亲,如今刘备势力越发强盛,虽然天下依旧有群雄环伺,但孩儿以为,刘备一统天下,只是迟早的问题了。”

杨彪顿了顿,忽然抬头笑道:

“也罢,不管怎么说,终究是汉室天下,我等又何必纠结太多呢?既然如此,修儿你便带上家中藏书,去拜见这位刘皇叔吧。

虽然这大汉书店之中,售卖的书籍种类繁多,但是与我杨家的藏书比起来,还是有不少缺漏,正好借此机会,向刘备示好。”

杨修明白了杨彪的意思,虽然方才杨彪对刘备不忿,但从实际考虑,还是做出决断。

与其等刘备大动干戈,还不如直接一点。

日后刘备肯定还有动作,提前将藏书送出去,反而能结个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