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第228章 北地枪王张绣

京兆之地,一路兵马在此。

为首大将是一名英武男子,他手中拿着一柄长枪,枪锋之上还流着血迹。

在男子不远处,是一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男子脸色难看,低声说道:

“先生,如今我叔父战死沙场,我又该何去何从,这京兆之地,已经没有我张佑维容身之处了,还请先生教我。”

这男子正是被称为北地枪王的张绣。

而他面前文士,则是一代毒士贾诩。因为刘备奉迎天子,让历史发生改变。

原本的历史上,张绣叔父张济,是在荆州与刘表交战而死。后面刘表收留了张绣,让张绣领兵驻守宛城,替他防守曹操。

但是,在这个世界,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刘备奉迎天子之后,张济并没有离开司隶,也就没有与刘表交战。可是,郭汜归来之后,在京兆大肆扩张,与张济产生冲突。

就这样,两边打起来了。

而郭汜兵强马壮,实力强悍,张济很快落入下风,节节败退。就在不久前,面对郭汜大军突袭,张济竟是死在乱军之中。

而张绣作为张济的侄儿,便是成为这支残军的主帅。

贾诩听得张绣之言,沉吟道:

“如今郭汜肆虐京兆,百姓深受其害,他自寻死路而不自知,用不了多久,便会为此付出代价。

将军如今战败,不如另投他处,豫州刘备,兵马强盛,倒是个好去处。”

听到这里,张绣微微皱眉,不太确定的说道:

“先生,刘备当真会收留我等吗?”

只见贾诩面露笑容,解释道:

“将军此言差矣,刘备如今占据三州之地,势力强盛,他求贤若渴,招募四方良才,将军武艺过人,又是张镇东之侄,刘备怎会拒之门外?

而且在下可以断定,不久之后,刘备与郭汜定然有一战。将军想要为张镇东报仇,投靠刘备也是唯一的选择。

至于其他各路诸侯,刘表安居一隅,没有进取之心,迟早要被覆灭。

曹操现在残兵败将,自身难保。

袁绍虽然还算强盛,但此前已经败给刘备,损兵折将,未来结局难料。

而刘备奉迎天子,乃是大汉正统,只要他愿意收留将军,将军再无忧也!”

贾诩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张绣虽然还有些担心,亦是蠢蠢欲动,他点头道:

“好,先生所言极是,那我们就一起去豫州吧,希望这一路上顺利。”

张绣统领兵马,一路向东而来。

——

此刻颍川城内。

便是有消息送至,张济之侄张绣领兵前来投靠?

相较于刘繇这个前封疆大吏,张绣的投奔更令他在意。如今张绣名声还不算响亮,但他叔父张济,刘备却是听说过的。

当初李傕郭汜愿意让刘协东归,就是张济劝说,算得上是一位功臣了。

而今张绣前来,岂能熟视无睹?

但刘备并未贸然决定,他考虑了一下,还是让人将廖辰等人找来商议。

等人到齐之后,刘备便是直接说道:

“诸位觉得,张绣前来投靠,吾当如何处置?”

田丰想了想,马上说道:

“启禀主公,张绣乃是张济之侄,而今张济被郭汜所杀,他领兵前来。属下觉得,主公可以将之收留,日后进讨中原,或许会有些帮助。

不管怎么说,张济在京兆还是有些影响力的,郭汜大逆不道,乃是自寻死路!”

刘备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又问道:

“元皓说的有理,诸位还有何言?”

此刻的廖辰,多少有些诧异,这个世界变化真是越来越大了。张绣竟然主动来投靠刘备,这到底是什么展开,实在令人诧异。

当然了,张绣若能投靠刘备麾下,绝对是一件好事。本身张绣就是一员良将,刘备将之收为己用,实力又能强盛几分。

再就是田丰方才所言,张家在京兆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或许在不久之后,刘备就要对京兆用兵,这也算是提前伏兵了。

这时候,廖辰忽然又想到两个问题,张绣当真是赵云师兄吗?

此番张绣选择归附刘备,是否带上了那位传奇谋士,堪称一代毒士的贾诩。

前者只是廖辰的好奇心,后者却很重要。贾诩是三国顶级谋士之一,要是也来给刘备办事,那刘备的谋士天团,将会更加耀眼。

当然了,这些事廖辰也不好只说,他斟酌了一下,便是表示附和道:

“启禀主公,属下也觉得应当留下张绣,他如今走逃无路,主公若是收留,他必然诚心归附,也能也天下豪杰知道,主公求贤若渴之心。”

刘备满意点头,沉声道:

“那就这样办吧,既然张绣有心而来,备自不会怠慢。”

——

在许县之外,张绣心中忐忑。

他不知道刘备会如何决断。

对于张绣来说,他现在没有更多的选择,如果刘备不留下他,真要无路可走了。

就在此刻,有人策马而来,靠近张绣道:

“张将军何在,大将军有令,请将军带人入城,后方兵马暂且安置于此。”

刘备要见张绣。

这让张绣眼前一亮,既然刘备愿意见他,应当没有什么问题。

自从靠近刘备的地盘,张绣可谓是大受震撼。如今的京兆之地,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因为郭汜的凶残,许多人拖家带口逃离。

距离京兆较近的汉中,因此收纳了许多人口。

可是,和京兆的混乱相比,刘备的地盘简直是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乱军,也没有过分的苛捐杂税,好像是许多年前的大汉。

这从侧面说明了刘备的强大。

张绣这才确定,自己投奔刘备的正确性。

以当今天下局势看来,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就是刘备了。如果刘备都无法做到,其他各方势力更不可能,希望渺茫。

张绣虽然也有野心,但他明白,以自己的能力根本不可能称孤道寡。倒不如早日归附刘备,日后拜将封侯不在话下。

未来的事情,谁又知道呢?

反正路就在前方,张绣已经做出选择,他相信自己不会后悔。

——

张绣入城而去,一路来到府衙之中。

而刘备便在此处等着。

当张绣看见刘备,不禁有些忐忑,他现在无路可走,只能来投奔刘备。

只见刘备目光扫过,脸上露出笑意,道:

“备早闻佑维之名,今日方才得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刘备这么客气,倒是让张绣猝不及防,他连忙拱手道:

“皇叔谬赞了。”

简单的寒暄两句,刘备接着说道:

“佑维之事备已经知晓,接下来你便好生休息,备定会替你们叔侄二人报仇。郭汜这等奸贼,也潇洒不了多久了。”

得到刘备允诺,张绣如释重负,他看见了报仇的希望,念及此处,张绣好似想通了什么,他下定决心,竟是直接跪倒在地:

“张绣拜见主公,愿为主公赴汤蹈火!”

按理来说,张绣也是朝廷将领,之前跟着张济在京兆,身上是有官职的。可是,他依旧义无反顾选择臣服刘备,拜刘备为主公。

不知是什么缘故,他相信自己这样做没错。

当听得张绣之言,刘备不禁有些错愕,但很快,他就将张绣扶了起来,说道:

“佑维不必多礼,备自不会亏待于你!”

原本刘备觉得,张绣从京兆投靠,未必有心效忠于他。那就暂且将之留下,让其在朝廷担任官职,对京兆用兵时一起带上就是了。

可张绣如此直接,选择拜刘备为主,愿意追随刘备,刘备自不会拒绝。

他能够看出,张绣绝非随意敷衍。

旁边廖辰反应很快,见张绣被刘备扶了起来,也是乐呵呵的说道:

“恭喜主公,又得一员大将啊!”

众人皆是附和。

刘备让张绣先下去休息,明天拜见天子,到时候就可名正言顺的对郭汜用兵了。

不得不说,现在的郭汜确实有点过分。

肆无忌惮,无法无天。

京兆百姓都对其痛恶至极。

趁着空闲,廖辰向张绣问了一句,他是否认识赵云。看见张绣满面错愕的表情,廖辰就知道自己猜错了,张绣和赵云并没有什么关系。

果然,野史都是不可相信的。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如今张绣加入刘备麾下,以他的实力,肯定能建立一番功劳。

毕竟,张绣也是二十四将之一。

——

就这样。

时间来到第二天。

刘备带着张绣,一路来到了朝堂之上。

此刻的刘协,比之前长大了许多,身形也匀称不少,不似逃亡时瘦弱。

只见刘备上前拱手道:

“陛下,臣方才得到消息,郭汜此贼在京兆肆意妄为,而今更是杀害朝廷命官车骑将军张济,罪大恶极,不可放任不理。

这位便是张济之侄,从京兆逃来豫州。

如今中原混乱,朝廷正该派遣王师,扫平叛逆,平定中原、关中之地,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还请陛下决断!”

刘协当然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他对当皇帝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本身他就是一个傀儡,刘备是汉室宗亲,能够力挽狂澜,他有什么不高兴呢?

不过,哪怕是傀儡,刘协也要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他可不想让其他人觉得,刘备是乱臣贼子,是胁迫天子的反贼。

这一切本就是刘协心甘情愿的,他之前的挣扎,只是不愿汉室江山落到他人手里。可刘备也是汉室宗亲,是自己人,又有什么问题呢?

沉默了一下,刘协神色肃然道:

“皇叔所言极是,这郭汜本就罪大恶极,当初掳走胁迫群臣,就已经是诛灭九族的大罪。而之前,天下未定,朝廷不安,才暂时作罢。

现如今,朝廷已经稳定,皇叔正该派遣大军,将郭汜拿下,不能纵容贼人作恶。

皇叔乃是我大汉大将军,此事无需多言,朕将此事全权交给皇叔安排。朕只要在许昌之中,等待皇叔的好消息即可。”

满朝文武,不管是不是刘备的人,此刻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不敢有半点废话。

因为他们知道,刘协的处境不需要他们担心,这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之前董承也算是刘协亲信,就因为说了刘备坏话,现在直接被边缘化。

包括其他种种表现,都能看出刘协对刘备的绝对支持。既然刘协愿意,众人又能有什么想法呢,他们总不能用刀逼着刘协与刘备反目吧?

最重要的是,以他们现在的情况,根本不可能与刘备对抗,差距太大了。

刘备势力越发昌盛,横扫各方群雄。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刘备代表的就是大汉。大汉势力逐渐恢复,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吗?

当刘备听得刘协之言,倒也没有多说什么,便是认真拱手道:

“微臣领命,定不负陛下重托!”

接下来,有了刘协的圣旨,刘备就可名正言顺,占据大义,将司隶拿下。

摆在各方诸侯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臣服,要么死而已。

张绣的话不多,但他心中,却是越发激动。

他还以为,自己投奔刘备之后,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向郭汜复仇。

想不到刘备效率这么高,就完成了前期准备。

——

朝会散去。

刘备回到了府衙之中,他召来众人,商议着接下来该如何调度,尽快将司隶拿下。

这时候,廖辰率先说道:

“主公,如今司隶虽然势力众多,但他们实力分散,根本不堪一击。只要主公派遣精锐出战,恐怕有不少人都要不战而降。

是以属下觉得,主公可以派遣良将出战,不必亲自出征。不管怎么说,如今主公占据三州之地,关系紧要,已经没必要以身犯险了。”

当刘备听得此言,哪怕是廖辰的劝说,他也下意识皱起眉头。往常刘备都是亲自领兵冲锋,现在已经改成中军观战。

可是,廖辰竟然让他不要亲自领兵,那就有点难受了。刘备是闲不下来的主,他更愿意在沙场驰骋,哪怕辛苦一些也无所谓。

廖辰自然能够看出刘备的情绪,他很快补充道:

“属下的意思,并非主公日后也不能亲自领兵,而是觉得进军司隶,没必要大材小用。

哪怕先前击败袁绍,周边依旧是强敌环伺,不容小觑,岂能掉以轻心?”

刘备闻言,这才了然,缓缓点头道:

“子曜之言,吾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