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第174章 董承进言,刘协的选择,公孙瓒的书信

许昌城内。

刘备已经诛灭袁术的消息传回来,令百姓欢腾,翘首以待。

虽然在这乱世之中,大汉威严不断消磨。但是,因为刘备崛起,加上对百姓宽仁,豫州民众已然归心,可谓是民心所向。

再者,当初袁术治理豫州的时候,百姓日子过得艰难,现在袁术竟然还敢僭越称帝,自然为天下人所不容。

此番刘备领兵,一鼓作气覆灭袁术,扬大汉威名,着实是大快人心。

百姓都等着大胜王师归来。

在皇宫之中。

刘协同样得知消息。

毕竟,刘备获胜之后,首先派人通知的就是刘协。不管刘协是否有实权,他都是大汉皇帝,这个名头实打实的摆在这里。

“想不到,皇叔这么快就拿下了袁术,我大汉对袁氏何等厚恩,这袁术竟敢僭越称帝,实在是死有余辜,幸好有皇叔在此啊!”

而在殿前,却有一大臣,神色严肃道:

“陛下,大将军威势太盛,如今又灭了袁术,风头无两,陛下不可不防!”

刘协闻言,微微皱起眉头,他目光看去,前方大臣正是从长安跟随他至此的董承。但下一刻,刘协已经变了脸色,冷哼一声道:

“住口,董承你岂敢大放厥词,皇叔为我大汉南征北战,此乃忠君之举,岂容你在此污蔑?念你护送朕有功,此番不予追究。

若还有下次,朕绝不会姑息!”

说罢,刘协一招手,再也不看董承一眼。

如此局面,董承哑口无言,他听得刘备大胜的消息,便是第一时间拜见刘协。

谁能想到,刘协竟如此直接。

毫不犹豫将他拒绝。

“陛下……”

董承本来还想说点什么,但见刘协面色越发冰冷,他不禁打了个寒颤,拱手退去。

虽然自刘协登基以来,就没有掌控实权,但董承却知道,刘协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他要是不知进退,恐怕刘协当真会不留情面。

等董承离去,刘协很快恢复如常,他喃喃自语道:

“当今天下,若无皇叔,朕不知落入何人之手?十三州纷乱,群雄并起,若皇叔能够扫平天下,纵然将皇位拱手相让又如何?”

这个想法,从刘协遇见刘备就有了。

虽然那时,前来奉迎天子的不只是刘备一方,但刘协明白,这些势力的不安好心,只是想要将他这个天子抢回去当招牌罢了。

或许刘备也是如此,但最起码,此刻刘备很尊重他,傀儡天子也有傀儡天子的尊严。

更别说,刘备乃是汉室宗亲,与其他人不同。

先前刘协在长安时,也曾幻想有哪家汉室宗亲能够站出来力挽狂澜。那时候,刘协还不知道刘备,他对刘表、刘璋抱有期许。

到今日他才明白,虽然刘表、刘璋,与刘备同为汉室宗亲,但人与人是不同的。

刘备还有进取之心,想要匡扶汉室,一统天下。而刘表、刘璋,则是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好期许的?

至于董承,此刻跑来阴阳怪气,让刘协提防刘备,原因很简单,刘协心知肚明。

无非是刘备执掌大权,主要提拔的都是自己人,董承根本无从插手。换句话来说,刘备影响了董承的利益,而董承不甘于此。

只要刘协与刘备反目,董承便有机会从中获取利益了。如果此刻,面对的不是刘备,刘协或许还会考虑,但今日,他完全没有担心。

思绪已定,刘协思索了一番,等刘备归来应该如何封赏,便是从怀中取出一本书,喃喃道:

“皇叔快回来了,那老师也要回来了,这书中内容颇为深奥,朕现在还有不少东西是一知半解,正好趁此机会,好好请教一番。”

在廖辰的引导下,刘协已经走上了另一条路。

是以,虽然没有专门的拜师之礼,刘协对廖辰却越发恭敬,称之为老师。

当不了皇帝,多学些东西,增长见闻也是好的。

——

刘备统领大军而归。

从刘备出兵开始,到领兵归来,总共也就一个多月时间,妥妥的速战速决了。

当然了,这一切的根本,还是袁术不得人心。要是袁术在淮南统治根深蒂固,刘备想要将之拿下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就算刘备攻城略地,百战百胜,但每一座城池都要强攻,必然耗费大量时间,兵马伤亡也在所难免,绝对不可能和今天一样。

拿下寿春之后,刘备让张飞他们分兵而去,各地城池都是望风而降。

另外,刘备速度这么快的第二个原因,便是袁术实力远不如前。之前被刘备接连暴打,早就伤筋动骨,损失惨重。

一个大残且人心尽失的袁术,结局已定。

刘备归来,到许昌城外。

他虽然没有刻意安排,但刘协却主动和陈宫商量,要带群臣到城外迎接。

刘协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对刘备的绝对支持。

成功拿下袁术,刘备无疑是开心的,这将是他扫荡群雄的第一步。袁术只是开始,绝不是结束,他的脚步不会就此停下。

而当刘备向前看去,便是看见有人群聚集城外,刚开始他有些不解,但很快想明白了,随即挑起眉头,看向廖辰道:

“子曜,看来是天子带人迎接我等了,如此是否会让天下人觉的备跋扈欺君?”

可是,廖辰听得刘备之言,却不由得哑然失笑,他摆了摆手,淡然道:

“主公顾虑太多了,大汉前有董贼,后有李傕、郭汜二贼,以今日主公对待天子的态度,有什么好担心的,只要问心无愧即可。

并且,在这乱世之中,主公想要匡扶汉室,仁义固然不可少,但最重要的还是实力。只要实力足够强大,便无惧任何挑战。

天下人,纵然想要非议主公,也会被主公摧枯拉朽般击败,俯首称臣。”

等廖辰说完,刘备微微点头,他确实问心无愧。只见刘备目光坚定,看向前方道:

“军师所言极是,既然陛下辛苦出迎,我们快些过去吧,不要耽搁了时间。”

廖辰微微拱手,牵动缰绳向前。

——

过不多时,刘备便看见了刘协的身影。

他并没有一直骑在马上,当距离靠近,便是马上翻身下马,对刘协拱手道:

“臣刘备,拜见陛下!”

刘协看见刘备,同样很开心,走近笑道:

“皇叔不必多礼,此番皇叔领兵征讨反贼,功劳甚大,真乃我大汉栋梁。”

对此,刘备谦让道:

“陛下过誉了,此皆臣分内之事。”

听得此言,刘协不以为意,说道:

“皇叔何须推辞,此番大胜而归,当真壮我大汉威势,我等进宫说话吧!”

刘备答应下来,众人皆是往皇宫而去。

在道路之旁,还有许多百姓至此,他们看着人群中的刘备,眼中满是敬畏之色。

就这样,刘协与刘备及文武入宫而去。

到了大殿之中,刘协又是不吝夸奖,一举一动间,皆是君臣和睦。

寒暄过后,刘协目光在群臣身上扫过,道:

“此番,皇叔立下大功,朕身为天子,岂能没有表示。朕打算该封皇叔为平舆县侯,加一万户,兼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刘协如此直接,倒是让刘备有些意外,但他很快反应过来,拱手谢恩。

至于群臣,不管是什么想法,对刘备是否服气,此刻也不可能站出来阻拦。

他们算是看明白了,刘协对刘备的态度,是绝对的支持。毕竟,人家可是皇叔,虽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但也是亲戚。

如今乱世之中,刘备对于刘协来说,是其他人绝对无法替代的。

若是这都看不明白,只会自讨无趣。

董承也在人群之中,自从前几天他向刘协进言之后,如今刘协对他是越发淡漠了。

本来董承还想要趁此机会,挑动刘协与刘备反目,为自己创造机会。

谁曾想,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而后,刘协继续说道:

“至于众将士之功,还得皇叔交上名录,再做赏赐。”

论功行赏,是一方势力存在的根本。

刘备再度拱手拜谢。

——

等各自散去,留守许昌的陈宫前来拜见。

刘备看见陈宫,不禁有些意外,好奇道:

“公台匆忙而来,所为何事?”

陈宫也没有藏着掖着,便是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来,向前交给刘备,说道:

“启禀主公,这封信是公孙瓒亲笔信,先前主公出征,公孙瓒使者前来,想要求见主公,但属下考虑到前线征战,便自作主张,没有告知主公。

而今主公大胜而归,属下特来告知。”

等陈宫说完之后,刘备轻轻点头,他倒是能够理解陈宫的想法。在他出征之际,解决袁术是首要问题,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刘备伸手接过书信,又问道:

“公台可知这其中是什么内容?”

陈宫摇了摇头,又说道:

“此信是公孙瓒给主公的,属下并未僭越开启,不过从使者之言,属下猜测,信中内容,定是公孙瓒向主公求援。”

念及此处,刘备神色微动,虽然他现在在豫州,距离幽州颇为遥远,但刘备也知道,现在公孙瓒的日子不好过。

以他们的关系,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刘备自然不介意帮公孙瓒一把。

可是,问题还是这个,如今刘备在豫州,与幽州实在是太远了。如果刘备要帮助公孙瓒,那就只有对袁绍宣战了。

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明智之举。

从陈宫的表情来看,他应该早就考虑到这点,所以没有让人将信送到刘备手里。

不再多想,刘备直接打开书信查看,目光迅速扫过,其中内容正如陈宫所言,公孙瓒在信中陈情,想让刘备出兵袁绍,助他脱困。

“伯圭与吾确实关系莫逆,但以如今局势,若与袁术全面开战,着实不利。反而会给其他势力可乘之机,当真令人为难啊!”

刘备有些无可奈何,他倒不是薄情之人,之前公孙瓒对他多有帮助,哪怕后面有些矛盾,但刘备并不会否认往日之事。

陈宫明白刘备的为难,若非如此,他定早就让人通知刘备,也不会拖到现在了。

迟疑过后,陈宫忽然开口道:

“主公何不找军师一起商议?”

刘备一怔,当即点头道:

“公台所言极是,那就让人去请子曜吧!”

过不多时,得知消息的廖辰疑惑而来,他才刚回家不久,刘备找他所为何事?

“主公、公台,二位在此,莫非有何要事?”

廖辰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毕竟袁术已经凉了,孙策南边都没有搞定,肯定顾不上北上。刘表就更不用说了,一心守住荆州基本盘,不可能跳出来搞事。

曹操接连战败,处境比袁术好不了多少。

只不过,曹操比袁术更聪明,不会出来找死,倒是对朝廷显得颇为恭敬。

难道是袁绍?

廖辰心中琢磨着,不断猜测。

见廖辰来了,刘备面上一喜,他现在对廖辰颇为信任,如今心中纠结,正想好好商议一番,随即,刘备朗声道:

“子曜来了,乃是公孙伯圭令人送来书信求援,备想听听你的看法。”

“公孙瓒?”

廖辰很快反应过来,果然是预料之外的事情。原本历史上,公孙瓒可没有向刘备求援,毕竟刘备守着徐州,自己已经捉襟见肘了。

但这个世界却不同,刘备在他的帮助下,已经成功崛起,实力越发强大。占据徐州、豫州之地,现在更是拿下淮南,可谓是势头正盛。

在这种情况下,公孙瓒陷入困境,想要找刘备帮忙,也在情理之中。

当廖辰目光与刘备相对,他很轻易就感受到刘备的想法。自家主公现在很纠结啊。

简单考虑了一下,廖辰便明白了刘备顾虑。

这是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

帮了,影响到刘备的大局,会导致什么变故难以预料。

不帮的话,倒显得他忘恩负义了。

廖辰沉吟道:

“公孙瓒心高气傲,却令人向主公求援,可见其境况确实不容乐观。但,主公如果贸然与袁绍宣战,结局同样没这么简单。

袁绍可不是袁术,不可能一月两月就结束战斗,甚至于,僵持数年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