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第169章 掘地道之策,袁术最后一战

袁术躲在内城之中,焦急等待着外面的消息。

过不多时,便有狼狈的士卒跑来,将噩耗告知,刘备主力赶来,城门失陷了。

其实对于这个结果,袁术是早有预料了,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一切来得这么快。他费尽心思,建成如此坚固的寿春城,却被轻易突破。

“刘备,朕与你势不两立!”

袁术咬牙切齿,恨恨不已,他看着前方,眼神有些呆滞,又回过神来,急切道:

“传令下去,所有兵马回防内城!”

这已经是袁术最后的倚仗了,他不想放弃,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他也想将之把握。

此刻,杨弘已经到了袁术身边,作为袁术手下第一亲信,杨弘同样手足无措。谁能想到,刘备的攻势,竟然如此顺利,直接杀到了寿春。

这等变化,完全打破了袁术的布置。

袁术回过头来,他看杨弘,以及陆续赶来的大臣,眯了眯眼睛,随即低声道:

“刘勋背主投敌,你们这些人,是不是也一样,哈哈哈,都是奸贼逆臣……”

听得袁术的宣泄之言,却无一人敢回应反驳。

这个时候,沉默是最合适的选择。

片刻后,袁术似乎骂累了,他在内城城墙上,看着外面的敌军。现在的外城,已经被刘备麾下席卷了,实在令人惶恐。

“难道,真要就此结束了吗?”

袁术喃喃自语着。

忽然间,杨弘向前一步,拱手郑重其事道:

“主公,事已至此,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唯有紧守城池,拖延时间。刘备虽然实力强大,但他的敌人同样很多,局势难以预料。

一旦天下有变,主公的机会就到了。”

杨弘很清楚,他的命运早就和袁术绑定到一起。从他为袁术筹谋称帝开始,他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反贼,唯有跟着袁术,才有一线生机。

哪怕刘备有仁义之名,一旦杨弘落到刘备手里,恐怕也讨不到任何好处。

听得杨弘之言,袁术心中,似乎又燃起点点希望,他肯定的点了点头,喝道:

“不错,死守城池,不能给大耳贼一点机会……”

这时。

刘备一方,对内城发动进攻,但袁术麾下,大部分都撤入内城,虽然有些狼狈,但内城装备齐全,他们匆忙应对,竟也取得不错的效果。

直接将刘备军堵在了外面。

袁术如释重负,他看着众将士,好似幡然醒悟,便是朗声道:

“今日,到了我仲氏生死存亡之际,众将士当拼死一战。只要守住了内城,朕定然重重有赏,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对于袁术来说,他现在也给不出太多实际的利益,只能先画大饼了。

稳住局势是最重要的。

——

寿春城中。

刘备在大军之中,看着严密防守的内城,不由得皱起眉头,同时有些感慨道:

“想不到这寿春城,竟然如此坚固,看来袁术果然是煞费苦心啊!”

廖辰深以为然,点头道:

“正是如此,眼前这座内城,犹如乌龟壳一般,此刻,我们虽然杀入寿春城,却免不了一场苦战,必须另想破敌之法了。”

当刘备听得廖辰之言,却不由得愣了一下,他显得有些意外,而后道:

“听军师这意思,莫非已经有了破敌之法?”

廖辰没否认,接着说道:

“以眼前所见,袁术建造内城,必定极为坚固。如果想从外面,直接攻破城池,损失难以估量,需要多久时间,也无法预料。

至于直接围困袁术,同样不是明智选择,袁术在城中,必定储存了大量粮草,说不定围困一年半载也无济于事。

而且,如果长时间拖延下去,对于主公来说,反而更加不利。毕竟,主公需要面对的,不只是袁术一个敌人,匡扶汉室的路上,强敌环伺。”

刘备听得,那是不断点头,觉得廖辰所言极是,他不可能一直拖延在此。

只见廖辰目光微闪,开口说道:

“至于我的对策,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掘地道。”

“掘地道?”

刘备诧异。

廖辰则是肯定的点头道:

“正是,袁术虽然在内城花了大心思,但他必然无法预料,我军会挖地道进攻。只要杀入内城之中,袁术的计划必将失败。

同时,哪怕被敌军防备,主公令人挖通城墙之下,到时候再发动攻势,城墙再坚固,没有了根基,亦是不堪一击。”

至此,刘备明白了廖辰的意思。

他很快答应下来:

“好,那就按军师说的办!”

此刻,刘备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袁术所修建的内城,防守十分严密。想要将之拿下,可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刘备选择强攻的话,损失难以估量,这是刘备不愿意看到的结局。他希望,能速战速决,并且尽可能的减少伤亡。

和廖辰商量之后,刘备没有耽搁,便令人付诸实施。挖地道的时候,刘备没有闲着,他派遣大军叫战挑衅,吸引敌军注意力。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就这样,过去十天时间。

一条地道已经挖通,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刘备立刻做好安排。

令许褚率领虎卫作为突围,而张飞、徐晃则是负责正面强攻。此战,必须全力以赴将敌军拿下,不留半点后患。

而这一战的难度,当然要比杀入寿春艰难得多。毕竟,他们能够轻易攻入寿春,完全是刘勋诈开城门,给他们创造了机会。

现在,也只能拼命了。

刘备没有这么多顾忌,他知道,在战场上伤亡是在所难免的,只要能够获得胜利,那这一切就是值得的,何必优柔寡断?

当然,如果是无谓的伤亡,那就不一样了。

许褚已经带人行动。

要从地道潜入城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里面,有个很现实的问题,许褚甚至不知道,地道的目的地是在哪里。

等进入内城,会陷入何等境地,真的无法预料,接下来的安排,只能依靠许褚自己了。

刘备看着张飞、徐晃,说道:

“此战,翼德、公明你们是主力,仲康哪怕潜入城中,也只能吸引火力。”

因为地道,无法大量兵马行动。

袁术不是傻子,要是人太多,被堵死在地道里,那就得不偿失了!

——

相较于外城,内城无疑要狭窄许多。

但同时,防守也更加严密,刘备已然兵临城下,袁术怎么可能掉以轻心?

城楼上的守军,皆是紧张万分。

谁能想到,坚不可摧的寿春城,竟然转眼间就易主了,他们只能退守内城。

便在这时,巡查的士卒,恍惚看向城外,本来没有动静的敌军,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摆好了阵势,对内城虎视眈眈。

守军忍不住发出惊呼:

“不好了,敌军要攻城了!”

霎时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自从刘备杀入寿春,就没人能够放下心。他们一直提心吊胆,不知敌军何时发动进攻。

而此刻,这一切终于是变成现实。

“快到城楼防守,绝不能让敌军攻破内城!”

守将急切呼喊。

正如守军之言,刘备确实要发动进攻了。

在城外,刘备目光凛凛,他并没有亲自上去冲锋陷阵。他是主公的身份,一旦发生什么意外,整个势力都会发生巨变。

而今,刘备可还没有子嗣。

而前方,张飞和徐晃,已经做好了攻城的准备,他们同样严阵以待。

这是一场硬仗。

张飞目光扫过,他举着丈八蛇矛,喝道:

“众将士听令,攻城!”

士卒不再迟疑,直接杀了出去,对于他们来说,这是立功的好机会。

跟随刘备一来,他们一路上横扫群敌,所向披靡。接连的战斗,让他们的士气不断提升,而一支军队,当其士气足够高,战力亦是不容忽视。

“杀!”

城外喊杀声震天而来,大军的咆哮让守军胆战心惊。可是,他们没有退路了,这里已经是内城,他们只能竭尽全力防守。

城外弩箭射出,向着城楼而去。

掩护士卒靠近城墙。

如云梯等攻城之物,早就准备妥当。刘备此战,可是为了覆灭袁术而来,他当然不会毫无考虑,此刻尽数派上用场。

城楼上,袁术也准备了诸般器械。

这里已经是他最后的防线了,如果不多准备一点,要是直接被敌军杀进来,那不是凉凉了?

战斗爆发,无比激烈。

刘备一方的将士们奋勇向前,守军也是拼死而战,纵然他们实力不如城外敌军,但他们有着城墙之利,依旧能够稳住局面。

但刘备却不为所动,他依旧是看着战场。

对于刘备来说,他早有预料,这场战斗并不会这么快结束。而他很冷静,毕竟,从最开始他就留有后手,现在只要安心等待即可。

激战不止,城池内外百姓,皆是人心惶惶,他们惊恐不安,担心战斗波及到自己。

——

内城宫殿。

袁术同样听到外面动静,顿时变了脸色。

刘备又开始攻城了。

而且听起来,这并不是试探,而是全力进攻,想要一鼓作气,将内城拿下。

袁术不敢亲临战场,那里太危险了。

他只能在宫殿之中踱步,脚步沉闷不安,他焦躁的走着,一步不曾停下。

然后,便有士卒进来禀报:

“启禀陛下,敌军又开始攻城了!”

袁术点了点头,内城又没多大,他自然能够听到,当下有些急切问道:

“情况怎么样了?”

士卒连忙答道:

“启禀陛下,如今还算稳定,敌军虽然全力强攻,但被我军守住了防线。”

袁术如释重负,他咬着牙,正色道:

“好,一定不能让刘备这奸贼杀进来,等刘备退走,众将士皆重重有赏!”

——

内城某处。

许褚带着虎卫,从地道之中绕行。

虽然他也不知道,此行目的地在哪里,但许褚并不担心。他是奇招,等他出现,敌军必定难以预料,便可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并且,许褚对自己的实力有自信,虽然他不是天下第一,但在袁术麾下,无人能够挡住他。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行,许褚终于到了地道的尽头。

许褚在昏黑之中,爬出了地道,天空依旧昏暗,可他所处的环境,竟是颇为明亮。

“这里是……”

等许褚目光扫过,不禁有些疑惑,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脸上也是露出喜色,笑道:

“想不到,这地道都快挖到袁术皇宫来了!”

没错,许褚发现,自己如今所处的位置,分明是袁术的皇宫。虽然不知道袁术在哪里,但接下来的时间,已经足够他大显身手了。

许褚没有犹豫,立刻下令让士卒爬出来,同时仔细观察情况。这是袁术建造宫殿的角落,周边并没有看看士卒,内城兵马大多去了城墙。

因为刘备发起的强攻,让守军顾此失彼。

一切准备就绪后,许褚拿着自己的长刀,虽然没有骑马,却遮掩不住其威风。

“众将士听令,我等已经入城,接下来,往中心大殿而去,追杀袁术!”

许褚大喊,声势惊人。

众将士也齐声呼喊:

“杀!杀!杀!”

都已经进入内城了,许褚再没有后顾之忧,完全没必要藏着掖着。

反正,他们潜入城内,除了擒拿袁术,另一个任务便是帮城外大军,吸引守军的火力。如此内外齐进,才能让敌军乱了阵脚。

城外喊声震天,终究是在城外,感觉并不一样。可城内忽然出现喊杀声,情况就不同了,许多人都惊呆了,显得难以置信。

他们还不知道,是哪里传来的动静,但他们隐隐有所感觉,似乎要出大事了。

这其中,便包括了身处大殿的袁术。

他得到士卒回禀,好不容易松了口气,忽然听得喊杀声响起,猛的站起身来。

“什么……那是什么声音?”

袁术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他喊来防守在城外的亲兵,语气急切的询问。

而那亲兵,则是有些不太确定,道:

“陛下,方才那喊杀声,似乎是在皇宫不远处传来的。”

这个答复,验证了袁术的猜测,果然有异变发生,那究竟是内城叛乱,还是敌军杀进来了?

可不管是哪个,袁术都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