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第162章 希望有朝一日,还能同桌共饮!

听得荀彧的称呼,廖辰却面露笑容,浑不在意,他知道自己要来干什么。

在荀彧打量廖辰的时候,廖辰也在打量着他。

其实如今的荀彧,年纪也不大,才刚三十三岁,正值壮年。只不过,因为常年辛劳,样貌上看起来,要比实际沧桑一些。

而这都是次要的,关键在于荀彧的气质。这位大汉荀令君,面容笃定,一丝不苟。

作为世家培养的优秀子弟,荀彧本身才能出众,再多出几分贵气。

到这里,廖辰收敛思绪,他没有一直盯着荀彧看,这样未免太失礼了。

随即,廖辰拱手答道:

“在下廖辰,久闻荀文若之名,今日方才得见,果然是名不虚传。文若不必如此见外,你我难得一见,便称我为子曜即可。”

廖辰表现得自来熟,他并非对所有人都这样,只是想拉近与荀彧的关系。

果然,当荀彧看见廖辰如此主动,表情有些错愕。不管在此之前,他们是否听说过彼此名号,他们都是第一次相见。

但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廖辰如此热情,荀彧也只能勉强道:

“廖军师客气了。”

听到这话,廖辰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直接伸出手,搭在荀彧肩膀上,拉拉扯扯就向里面走去,同时乐呵呵的说道:

“文若才是真客气,我们到里面说话吧!”

荀彧真无语了,这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廖辰这样的天纵奇才,不应该高冷一点嘛,像现在这样到底是怎么回事?

片刻后,二人便是在屋内坐定。

廖辰直接从怀里取出一壶酒,这当然是系统奖励的好酒,随即开口道:

“我今日听闻,文若为曹操使者前来朝见天子,便是带了一壶酒,想要与文若叙谈一番,区区薄酒,还请文若不要嫌弃。”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荀彧有些不解其意,但到此刻,也轻松了不少。

他看不明白廖辰,却能感觉到其善意,当下略微感慨道:

“荀彧在兖州听闻廖军师之名,却不曾想到,廖军师竟是如此趣人。”

此刻荀彧并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但他也没有表现得过分亲近。廖辰心有所感,却没有太过在意,摆了摆手道:

“外面流言皆不做数,还是要亲眼目睹才是真。”

又是简单寒暄一番,荀彧却率先道:

“不知廖军师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廖辰目光看来,笑着说道:

“大汉四百年基业,而今群雄割据,四分五裂,大汉已然名存实亡。只不过,吾主自司隶奉迎天子,欲奉天子以令不臣。

汉室衰微,天下有志之士自当同心协力。吾主自黄巾起兵,至今已有徐、豫二州之地,正为兴复汉室,恢复太平之志。

在下知道,文若虽在曹操麾下,却对大汉忠心耿耿,乃是我大汉忠良之臣。吾主欲匡扶汉室,正要良才辅佐,文若可愿出手相助。”

等廖辰说完之后,荀彧目光有些惊愕,嘴巴微张,不知道该说什么。

毫无疑问,这是荀彧第一次与廖辰见面,但听廖辰之言,却是那么的熟悉。

这不正是他心中所想吗?

荀彧与廖辰是陌生人,但廖辰所言,却直入荀彧心中,令他心神恍惚。

至此,荀彧哑口无言。

而廖辰继续说道:

“曹操如今虽为汉臣,但他野心勃勃,乃是当世枭雄。之前,文若选择曹操无可厚非,毕竟也没有其他更合适的选择。

但时过境迁,今时不同往日,曹操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不日之间必然覆灭。若是文若愿意留下,吾主必然以国士之礼待之。”

这都是廖辰心里话,像荀彧这样的人才,当然不能怠慢了。

可是,当廖辰说到这里,荀彧的目光却坚定了,他想起了往日种种,也想到了自己离开之前,与荀攸的会面。

或许,廖辰说的是正确的,曹操已经到了穷途末路,随时都会覆灭。

可是,他追随曹操这些年,曹操也从来没有亏待他。若是自己就此离去,那成什么人了,岂不是成为天下人笑柄?

最关键的是,荀彧没有忘记自己的决心。

如今汉室有刘备辅佐,日渐兴盛,这是一件好事。这也意味着,他可放下一些顾忌,不用给自己这么大压力。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辅佐曹操,让曹操改变如今的局面。如果实在力不能及,那就陪着曹操走到最后一天。

这个念头涌现,荀彧看着廖辰,他不再有半点迟疑,笃定的说道:

“廖军师之言,荀彧已然知晓,不过,如今荀彧并无另投他主的想法。吾主虽然形式窘迫,但今日,更要吾等齐心协力才行。

至于廖军师虽说,当今汉室正当兴盛,荀彧由衷欣喜。但刘皇叔身边,有廖军师这等奇才,是否有荀彧皆无关紧要。”

听着荀彧的答复,廖辰不禁无可奈何,他知道荀彧未来的结局,其他人却不知道。

而荀彧自己,他自跟随曹操以来,确实深受信任。两个人关系极好,为了自己的志向奋斗。

廖辰的话语,岂能轻易将之说服呢?

这让廖辰有些急切,说道:

“那文若觉得,如果曹操成势,这天下再无人能与之匹敌。到时候,曹操会怎么做,文若又将陷入何等境地?”

面对廖辰的追问,荀彧陷入思索之中,他心生抽搐,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

因为这个世界上,无法确定的事太多了。

未来的事如何,曹操会怎么样,他荀彧又会怎么样,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很快,荀彧坦然道:

“无论结局如何,荀彧皆不后悔今日的选择!”

既然未来之事无法确定,那荀彧的选择是,将自己的事做好,就足够了。

廖辰恍然,他好似明白了荀彧之意。

或许在历史上,荀彧也不曾后悔自己的选择,他已经做出尽可能的判断。

虽然他失败了,却不曾辜负自己。

因为,变了的是曹操,而不是他荀彧,荀文若。

“文若之言……在下受教了!”

廖辰拱手道:

“希望有朝一日,你我还能同桌共饮,在下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