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219章 陛下天皇初相见,防备满格

还没正式见驾呢,就隔空说了好话一箩筐,彩虹屁拍到飞起。

让群臣不由更加万分谨慎,生怕自家皇爷在这种种恭维下迷失了清明,变成吴王夫差第二。

把朱祁钰给无语的哟!

与皇后往清宁宫给自家母后请安时还摇头呢:“这些人啊,哪儿看出来朕是个仁到近昏的呀?”

结果话刚说完,就被吴太后一指头戳在脑门上:“去去去,少胡言乱语!你小子要是敢前明后暗,别怪哀家联络前朝大臣废了你,换我乖孙登基。”

千言万语一句话:宁可把你圈起来当猪养,也绝不放任你小子祸害大明江山!

朱祁钰震惊,没想到自家母后老了老了,还如此爱国了。

呵呵。

吴太后冷笑,表示那倒没有。

她啊,就是好奇。

若自家儿子能一直英明到老,他年他月,等她这把老骨头下去见老朱家的列祖列宗时。

那拿着顽石当美玉,差点把大明江山都玩没。又把真正美玉扔在一边,还亲手贴了个不堪大用签的先帝爷大脸往哪儿放?又会被列祖列宗揍的有多惨!

这促狭的,把汪皇后都给吓跪了:“求母后体恤,日后可别再打这等要命比方了。皇爷说过……”

“说什么?”吴太后皱眉:“说立太子不以嫡以长,而以贤以能么?哀家虽没读过许多书,不懂得很多大道理。却知道嫡长有定数,贤能无准则。”

国有贤君能君,确实能让朝廷蒸蒸日上。不至于如日薄西山,一时不如一时。

可群雄相争,也容易把国家闹腾得四分五裂吧?

“远的不说,那日本不就为争幕府将军之位打得天昏地暗,继而变成了大明的倭奴省么?前车之鉴不远,我儿还是反复思量为妥。”

别脑门一热,就做出了看似英明神武,实则隐患重重的决定来。

比如宣宗那内学堂。

话音刚落,老太太就笑着摆手。

言说自己没有插手朝政的意思,只瞧着嫡长孙聪明灵秀还勤勉好学,不但是个可堪大任的。还极为贤孝,整日想着为君父分忧。

因而不忍让他们之前因为皇权而多生龌龊罢了。

刚刚才起身的汪皇后腿上又是一软,生怕婆婆这求情起了反效果,让皇爷连她都一并疑心上。误会她为了给儿子铺路绞尽脑汁讨好太后,把老太太拉拢到己方阵营之类。

朱祁钰只笑:“儿子多谢母后提点,事关皇权更迭、江山稳定。儿子一定反复思之慎之,择最优、最适合者为皇太子。”

“如此,儿子千辛万苦才将之拉回正轨的大明才不会随着儿子离去再度走向下坡路。不会人亡政息,好不容易开拓好的疆土重又缩水回去。”

唔。

别说不可能哦!

永乐年间,大明国土最盛。两京十三省,努尔干都司,关西七卫,安南与乌思藏。统御面积达一千两百万平方公里。

梦里王朝末年,实际控制只剩三百五了。

缩到只剩三分之一多点。

他都把话说到这,吴太后自然也不好再不依不饶。连忙笑着岔开话题,说起即将到来的迎新宴。

当然私下里,老太太必定还会多多嘱咐乖孙,让他好生努力。

倒也不是多重嫡轻庶。

而是小见淏实在聪明伶俐,深得她心不说。作为皇后嫡出,二孙子小小年纪就气度不凡。他将来若能上位,其余皇子都能安然无恙,富贵到老。

反之……

若其余任何一个上位,都不大能放心有这么个优秀兄长\/弟弟在侧吧?

朱祁钰笑,只当没瞧出来自家母后那点小心思。

特别配合地说起迎新宴──纳日本国玺,迎大明新省。

到了那一天,还亲自奉吴太后往奉天殿,看后花园天皇上交国玺,正式成为大明一省。

既然双方都有了援助与被援助,投诚与被投诚的默契。

朱祁钰自然也不吝赏赐,直接就给后花园天皇封了个安乐侯。在京中繁华路段赐了个五进大宅子,在太医院调太医过去诊病。

一应伺候的人手、所用器物等,都出自于十二监四司八局。

是日,后花园天皇就一身绯红团领衫,头戴乌纱帽,腰系玉带,脚踩皂靴。亲手捧着装国玺的锦盒,一步步进了奉天殿。

恭恭敬敬跪下:“臣彦仁叩见吾皇。今奉上国玺,自愿率国内子民归附大明,成为大明一省,还请皇爷笑纳。”

“彦仁?”

“是。”后花园天皇肃容回答:“昔日本天皇万世一系,为上天之子。遂无姓氏,唯有名,彦仁正是臣名。”

朱祁钰点头表示理解,双手接过国玺,转而交给身边礼官,这才又把人扶起来。

“彦仁啊,既然你已经是我大明侯爵,汝国也成了咱们大明新省。那你与倭奴省的安危荣辱,自然都在朕庇护之下。你病体未愈,就让太医好生调理着。省内种种,有秦纮、李琏跟大友家主他们盯着,你就尽管放心。”

说这个话的时候,朱祁钰还特别仔细地观察了彦仁的神色。

结果硬是没从他眼角眉梢之间,寻出哪怕一丝丝的勉强与不甘来。

笑达眼底。

满满的感恩与真诚:“如此,臣就多谢皇爷体恤了。臣本无意离开家乡,但病体实在欠佳,日……倭奴又无良医。皇爷美意,臣便巴巴拖家带口来了。若给皇爷造成了什么不便,臣这里先赔个不是了。”

“哪里哪里,朕盼着你还盼不过来呢,怎么会觉得不便?”

朱祁钰熟练与他寒暄,表现得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实际上么……

这俩心里都在飙脏话。

朱祁钰咬牙:娘的,遇着对手了,这龟孙演技不在我之下!

那些大臣们提醒得有理。

彦仁则在心里不停八嘎八嘎,明廷那些臣子到底是怎么昧着良心夸出他们君王至诚至性的?

这分明是个戏精啊!

瞧着温和无害,实际上肚子里的坏水倒出来,怕是能演了整个皇城。

看来以后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不然别说当勾践了,他都容易不知道何时被糊里糊涂被阎王勾魂,直接魂归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