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207章 谁还不会个离间计了?

接到邀约时,朝鲜前首阳大君,如今叛王李瑈都惊呆了:“阿西巴!这个毛利家主是疯了么?他活够了,本君又没有!一起攻打明军……”

这话一听就很有几分取死之道,李瑈都没听使者把话说完就要撵人。

但对方拿出了块黄澄澄的狗头金:“大君莫急,我们家主说了。但凡您愿意合作,家主就愿意分享金矿消息。等赶跑了可耻的明廷后,跟您一起开采。”

“您博学多才,深得人心,手段也特别老辣。若非明廷插手,这会子朝鲜国王就是您的。”

提及这茬儿,李瑈脸色就一沉。

使者瞧着有门儿又继续画饼,让李瑈也坚信:若不斩断了明廷伸得过长的爪子,他这辈子都当不上朝鲜王。

非但如此!

这回他那好侄子积极响应明廷调遣,急吼吼给人家当先锋。没准舔得明朝皇帝心花怒放,答应卖他新式火炮,甚至直接出兵助他平叛。

到时候,大君要如何应对?

李瑈双眉紧锁,好半晌才艰难问道:“这金矿属实?果真有那么大的储量又容易开采?”

使者只笑:“不然,大君以为明廷为何前后派兵几十上百万地来攻打我国?难道真能为那几个被抢的百姓?呵呵!”

“说句不应当的,咱们但日本国别的不说,这么些年往明朝沿海各地劫掠的事儿可没少干。还杀过使臣、毁过诏书呢,不还是一样被列为不征之国?”

更大的屈辱都受了,明廷可能在因为些许小事而大举攻日。

至于说应天皇国书之请?

啧啧。

别说咱们大日本还不是他明朝属国了,你们朝鲜给人家当了多少年的忠心小弟?

好家伙!

宁可缩减自己骑兵数量,也绝不短了天朝上国的马匹。人家给钱就欢欢喜喜地接着,不给钱?哎呦,那就更欢喜了,高兴宗主国接受了自己的纳贡。

结果呢?

大君搞政变,小国王国书求助平叛,明廷那边又是如何表示的?

耽罗、对马两大三十多个小岛悉数奉上,也没求来大几十万水军帮着平叛吧!

这使者也是伶牙俐齿,句句说在李瑈痛处。

成功让他从愤怒变成疑惑:“那……”

“那自然是因为有利可图!”都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毛利家主才不给谁藏着瞒着呢。早交代了使者,让他把石见银矿的事儿和盘托出。

狠狠撕开明廷伪善的面纱,把李瑈拉到他船上来。

李瑈也确实心动了,但以他们这微薄之兵对付明廷数十万精锐?怎么想,怎么有股子以卵击石的感觉。

直到毛利家主自己承担了夜袭并正面进攻的角色,只让他趁机裹乱。

让明廷误会朝鲜已叛,引他们自相残杀。

短短几句,就让李瑈想起自己那些被骗的曾经。瞬间什么犹豫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唯惦着以牙还牙,一雪前耻。

迅速取得一致后,次日夜,天将明未明,人睡得最熟时候。

听说这几天明军夜夜欢宴,估摸着他们已经醉过去的毛利家主带着自家船队悄悄往明军停舟方向。

要火油、火药齐上,打明军个措手不及。

可实际上,他的船队才刚一露面,就已经被敏锐的明军斥候给发现了。

大友家主恭恭敬敬站在李琏身边,笑容可太谄媚了:“下臣就说嘛,那群家伙就是一盘散沙,偏还眼睛长到头顶上。以为自己是什么不世出的人才,随随便便就能力挽狂澜。实际上……”

这家伙还要喋喋不休,李琏却直接示意他讲重点。

“毛利必会带着自己人手来攻,而他目力过人,最擅长夜袭!”

投诚嘛,就得投得彻底,没有任何隐藏。

经历过前几日那一战,大友家主更坚定了下自己的信念。吃了头一回庆功宴后,他就找机会竹筒倒豆子。

把各家家主的性格、处事方式与擅长、短板等,一一交代了出来。

还说百姓抗议,首战又失利,毛利必将被他们挤兑着当第二场的主攻。为请君入瓮,李琏都忍着心疼开了好几日宴。

现在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

李琏唇角轻勾,道了声稍安勿躁:“总得让鱼儿彻底咬钩了,才好上手抓捕。”

传令小兵道了声遵命,立即又架小舟离开,传达将军之令。

一直等着毛利家的船越靠越近,都进入火炮射程内了。李琏才下令点火,开炮,尽全力把客人留下。

回答他的,是骤然响起的声声炮响,还有夹杂在其中的倭军的哭喊声。

火光四起,映红了半边天。

也让毛利家主看到了李琏那笑得有些狰狞的脸:中计了!

这仨字儿突然浮现在脑海,让他差点咬碎了一口牙:“八嘎!可耻的明军,竟然早有准备。快,调转方向,全速撤退!”

“跑?呵呵,想得倒美!”李震哈哈大笑:“爷爷为了堵你这个龟孙都熬了几个大夜了?可算把你这龟孙盼过来,可不能让你跑咯。孩儿们,给我冲啊!”

“皇爷说了,奋勇杀敌者,将来事毕后都有封赏。想加官进爵,封妻荫子的,给老子全速前进,努力拼杀、多建功业……”

被鼓舞到的兵士们疯狂划桨,努力迎敌。

就怕慢个一星半点儿的,这股敌军就被消灭殆尽了。

同样的偷袭,李瑈那边可就顺利多了。靠着相同的语言,类似的服饰,他们很容易让岛根县的明军守军以为他们是朝鲜友军。

真来送粮食、布匹、盐巴等生活必需品的。

靠近了才发现那船里其实内有乾坤,船舱里堆了好些火油、火药之类。很明显是想复制明军首战大捷的成功经验,也给他们大明来个狠的呢。

同样的招数,因为够快够突然,还真就奏效了。

等李琏高高兴兴收拾完毛利家主,转头就接到了坏消息:朝鲜不知道哪儿知道了石见银山的消息,大怒明廷不地道。

于是趁乱而来,要狠狠报复明朝的欺骗。

同时也尝试抢夺那储存量极大,几百年都未必挖完的石见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