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199章 在你眼里,朕竟与正庶人一般无二?

因为有朱祁钰的多方防备,积极干预。

如今的于谦远没到梦里那样不入内阁,但让内阁马首是瞻的地步。不过身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于京城之战中功劳赫赫的他还是颇有令名。

他这么一跪,一反对,原就觉得李琏年轻撑不起这么大事儿的群臣们自然也跟着:“兹事体大,还请皇爷万万三思。”

“李指挥使虽之前表现尚可,但终究此次战况非常、干系非常。”

见朱祁钰不为所动,王文甚至咬牙提及前事:“土木之变教训不远,大明伤筋动骨许久才终于缓过来。皇爷千万仔细斟酌,莫再重蹈当日之覆辙。”

这是把他跟朱祁镇相提并论?

朱祁钰咬牙:“在你眼里,朕竟与正庶人一般无二?”

殿外墨云压顶,风雨欲来。

殿内,朱祁钰的脸色也不遑多让。压力犹如实质般,向王文漫卷而去。仿佛他但凡敢点点头应了这身是,下一刻就要血溅当场般。

偌大谨身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群臣连呼吸都不敢重一分。

正统十四年至今第七个年头,他们还是头一次见自家以仁字闻名天下的帝王露出如此慑人一面。

此中压力更甚于土木之变消息传来,群臣议攻守的时候。

饶是王文也不由冷汗涔涔,双膝一软便跪了下来:“皇爷临危受命,力挽狂澜,自是臣与满朝文武、天下百姓心中的救世之主。”

“此番伐日亦是为大明江山长治久安,所思所虑都让微臣万般敬佩也无限支持。正因为此,微臣才愈发不能看皇爷一意孤行,给原本必胜的战局添未定之数。”

后面的话他没敢说,但朱祁钰给他补全了:“就像当年的正庶人一样?”

“微臣不敢。”

呵呵。

朱祁钰冷笑:“口说不敢,实际上却敢得很。”

这一句,就让王文直接把头磕出了血:“微臣对皇爷之心天地可鉴,绝没有半分不敬。此番也真真切切为了战局,无丝毫别念啊,皇爷!”

就差把铁杆帝党四个字刻在脑门上。

实际上也确实。

当年土木之变天子北狩,朱祁钰这个郕王被推出来监国。王文第一个上书,请当时还是圣母皇太后的孙氏下旨令他登基。

梦里也一样。

他还不对接回朱祁镇态度消极,配合代宗改立太子。后来代宗病重,连于谦、胡濙等都在请复立沂王朱见深,只王文还顾念代宗意向。

因而跟于谦一样,落了个有迎立藩王意的莫须有罪名含冤而死。

震慑目的已经达到,又念及他忠心,朱祁钰到底叹了声。缓步走下丹墀,亲手把人扶起:“罢罢罢,你虽言辞过激,但终究也是忧心社稷,朕便再容你一回。”

“来人啊,传太医给王卿家包扎一二。”

“遵旨。”

殿门口侍立的小太监应声而去,被扶起的王文紧紧抓着朱祁钰袖子:“皇爷,微臣死不足惜,但将帅事,事关成败、事关整个大明兴衰,不可不审慎啊!”

他这一嗓子喊出来,刚起身的群臣们赶紧又跪:“王大人所言甚是,还请皇爷万万三思。”

朱祁钰狠狠皱眉:“诸卿怎知朕未深思熟虑?是,李琏年岁轻、经验少。那其余年岁大的,就一定经验多么?”

“自鄱阳湖水战后,大明可再有大过李琏征日本之战?”

啊这,还真没有,但是……

群臣还待开口辩驳,朱祁钰却不再给机会了:“有志不在年高,无能枉活百岁。”

“朕知诸卿所虑,但抛开年龄不论,如今水战方面李琏经验最丰富,为将以来表现也可圈可点,对日方面的了解也远胜常人。如今而论他就是最合适的。”

“至于年龄?”朱祁钰笑:“当年汉武帝若有诸卿疑虑,就没有大汉双壁了。”

横竖皇爷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当年能在下令处死杨俊后大胆启用杨洪,如今就也不会因恐李琏年轻不扛事而把人换下来。除非群臣能找个身份地位更高、水战经验更丰富的,各方面都比李琏合适的人来说服他。

群臣:???

他们是不想么?是根本做不到啊!

大明水师阔过!

鄱阳湖水战出动二十万人,战船无数。与陈友谅主力鏖战三十七日之久,为太祖爷统一江南,涤平对手,进而立国打下坚实基础。

后来郑和七下西洋所向披靡,所依仗也是大明水师。

但国朝定鼎之后,水战越来越少。水师自然无用武之地,宣德、正统年间更是裁了又裁。

还是今上力排众议重开海禁后,大力培养海军。

使其以为往来商船护航,剿灭沿途倭寇水匪,这才堪堪又培养出了些可用的人手来。但说指挥大型水战的经验,还其余人等都没有经验。

见他们不语,朱祁钰赶紧趁机拍板:“既然诸位也想不到更合适的人选,那就一事不烦二主。也免得临阵换将,导致军心浮动。”

至于广州、福建、抚远再加上朝鲜、努尔干都司与苦夷,多路诸国人马齐聚,可能会出现的调度与协调问题?

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于谦手捧笏板出列。

自陈出任兵部尚书多年,对朝中诸臣也都算熟悉,有过管理十团练的相关经验。愿远赴日本,给李琏李指挥使做个参谋。

礼部尚书李贤口才过人,素有机变,荐一同前往。

全程小心翼翼,没有丝毫走神的李贤甚至没反应过来,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于少保自己兢兢业业,为大明不惜鞠躬尽瘁。

不畏生死,也不惜浮名。

宁可以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之尊给李琏那毛头小子做配就算了,为何要猝不及防间拉上可怜的他?

李贤困惑,李贤大为不解。

但皇爷眼瞅着怔愣了片刻,回过神来就对于少保一阵大夸特夸。

从他当年随宣宗皇帝平定汉王之乱,到两袖清风怼王振。再到土木之变、保卫皇城,赞其简直亘古未有之贤臣,然后又笑问李爱卿对这举荐怎么看。

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