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159章 果然,凡事有利就有弊

朱祁钰没法不急!

毕竟梦里头,代宗有且仅有的独生儿子就夭折在景泰四年十一月里。正因为他后继无人,朝臣们才各有心思。

支持复立废太子朱见深的,想把南宫里那位接出来博一个从龙之功的。

甚至还有谋立襄王世子的。

各种思量间,只有重病的代宗被抛在一边。

像极了被利用殆尽的工具人。

人还没死,就另起炉灶的另起炉灶,隔岸观火的隔岸观火……9

以至于重病之中,选定的托孤大臣就去帮他那好皇兄谋划复辟去了。

想想就令人格外唏嘘。

如今中宫虽有嫡子,好大儿再不是那千顷地里的独一根苗,那也是朱祁钰长子呢!

事关他生死,朱祁钰怎么可能不上心?

进了十月就一直密切注意着,频频过去探望,派人仔细照顾。

唯恐有丝毫不妥。

到十一月,梦中那孩子……

咳咳,那啥的那天,朱祁钰更是哪都没去,以亲子之名,将俩儿子都唤来养心殿。

食同桌,寝同床。

夜里几度醒来查看,连次日早朝都免了。直到十一月过去,腊月到来,他那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才算放下。

不再谨小慎微。

结果才消停两天,这孩子就病了?

能让向来柔顺,在他面前恨不得大气都不敢喘的杭氏派人往养心殿,见济那孩子得病得有多重?

朱祁钰脸色煞白,心跳如鼓,也是怕到不行。

心里不停阴谋论。

毕竟梦里头,代宗太子就是被孙氏使了手段。而现在虽孙氏母子已死,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破船还有三千钉。

到底孙氏掌管后宫大半辈子,朱祁镇当了整整十四年帝王。

难保有些钉子埋得太深没被发现……

越想越恐惧之间,朱祁钰冷汗淋漓。一路飞奔往儿子住所,结果就听小崽子哭着喊着犟嘴:“呜呜呜,儿子就是瞧着新雪皎白,想堆个雪人而已,母妃何必这般小题大作?”

“请太医把脉,给儿子开许多苦药汤子也就罢了,怎还告到父皇那里?您又不是不知道,他对儿子和二弟看得有多严!”

整整一个冬天啊,大雪下了一场又一场。他硬是被圈在屋里,一次也没外出过。

上个月更甚!

喝水小口,走路碎步。所有家具都被软布包了角,一应可能会造成噎、卡的食物都被戒断在他的菜单之外。

终于到了腊月,一切禁令解除。

小皇子跟终于逃出牢笼的鸟儿似的,只想痛痛快快玩。结果……

因为过于沉迷,就把自己给冻着了。

知道前因后果的朱祁钰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把臭小子捞过来就照着小胖屁股拍了两下:“亏朕一听说你病了就马不停蹄赶过来,生怕你小子有任何不周到。结果你……”

见他似要动真火,杭氏生怕儿子吃亏,赶紧跪下求情:“皇爷息怒,皇长子还小,难免有些孩子心性。都是臣妾管教不严,累皇爷忧心。”

“这怎么能怪杭妃妹妹?”急急赶来,正好听到这么一段的汪皇后笑,福身行礼:“该是妾身向皇爷请罪,未曾管理好后宫、教养好皇子,累您百忙之中还要分心这些琐事。”

朱祁钰上前把人扶起:“这么冷的天,梓童怎不多加件衣裳?”

汪皇后笑:“闻听见济身子不舒坦,皇爷大急。妾身以为……遂连忙赶来探视。”

听她这么一说,杭氏忙行礼请罪:“是臣妾无状,对大皇子的身体太看重了些。但有丝毫不妥就报到了养心殿,惊动皇爷和娘娘,还请娘娘责罚。”

汪皇后摇头:“杭妹妹不必这般拘礼,爱子之心又有何错?且教养庶出子女,本就是嫡妻职责所在。见济虽非本宫所出,但也叫本宫一声母后。”

“皇爷励精图治,整日忙于朝堂,鲜少踏足后宫。登基至今也未尝选秀,宫中不过咱们姐妹,仅得两子两女。自然每一个都是眼珠子,都得好好照应着,容不得丝毫差错。否则……”

汪皇后顿了一顿,道否则咱们做爹娘的揪心,孩子祖母难过。

就连满朝文武都少不得上书请奏,求皇爷充实后宫。

汪氏稳居后位,有皇爷青睐,与太后娘娘婆媳和睦,又有龙凤胎傍身。地位可说坚若磐石,任由后浪再如何强劲也越不过她去。

所以八风不动,不见丝毫惧色。

但杭妃不同啊!

她宫女出身,没娘家可依靠,生了皇长子之外再无所出。只一后一妃,一月下来她也轮不到两三日,再进宫些年轻貌美的小妖精……

瞬间明白皇后未尽之意的她俏脸一白,立即跪地:“娘娘恕罪,是臣妾小题大作,扰了皇爷政务。下次,哦不,再没有下次了。”

汪皇后这才满意点头,亲自喂了朱见济喝药,并命人仔细看顾着。

这才帝后相携往宁清宫给太后请安。

原本事情到这儿也就翻了篇儿,可架不住群臣对皇爷子嗣担忧已久啊!

若以往,也没人惦记这个。

毕竟在这之前,大明可是有殉葬制度的。若非皇后与帝王格外恩免的妃嫔,就算诞育皇子也难逃一死。

仁宗郭贵妃将门之女,诞育三子,都没能逃开殉葬命运。

便连如今的吴太后当年都差点……

种种血例在前,便少有人能舍得自家精心教养多年的女儿去换个朝天女户了。

可如今不一样了,皇爷废除了殉葬。

宫中也只有一后一妃,但凡自家女儿争气,生下一子半女,至少个妃位跑不了。运气好些,说不定还能一飞冲天,让自家跟着水涨船高,成为天子外家呢!

种种私心下,前朝建议选秀的折子纷至沓来。

都言皇爷大婚至今,膝下只两位皇子,实在有些过于单薄。为家国天下计,还请充实后宫,广育后嗣。

朱祁钰眨眼:果然,凡事有利便有弊啊!

因为有殉葬制在,大明开国至今,就没见哪朝大臣积极选秀,试图把自家女儿送入后宫的。

现在他废了殉葬制度,一切就都不同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