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125章 龙凤双生

龙凤胎?

初初接到这喜讯的时候,朱祁钰整个人都懵了。

这不能……

也不应该呀!

梦里头,代宗与原配汪氏只生了两女。

后来他不想打白工,汪氏不知道是真坚守道义,还是如代宗所言,只恨太子非她所出。所以坚决反对,因而被废。

至此夫妻陌路。

而代宗处心积虑许久,终于换太子成功。却还第一年立,第二年便丧子。此后一直到了,也没再折腾出来个子嗣。

所以就算太医说皇后腹中怀着双胎,朱祁钰也只当是一双公主。

等候许久,被宫人通传说皇后诞下小公主时,他可淡定了。

满心的应该如此。

结果,须臾后,宫女又来:“恭喜皇爷,贺喜皇爷,娘娘又生了个小皇子。龙凤双胎,大吉大利呀!”

啪!

吴太后一巴掌就拍在了儿子后脑勺上:“怎么,听说龙凤胎把你欢喜懵了?好小子,好运道。大明立国以来,皇家第一对龙凤双胎呢。”

“花儿果儿一起来,我儿终于有嫡子了。”

终于被这疼痛换回了一丝真实感的朱祁钰乐,轻声呢喃:“嫡子?”

“那可不?皇后此番居功至伟!”

吴太后眉眼含笑,不停地命赏赏赏,可替儿媳妇欢喜了。

朱祁钰也跟着弯了弯唇角,亲手接过小弓箭挂于坤宁宫门左。命张诚看赏,且细问皇后如今状况。

若非吴太后生拦着,说他进产房不但于事无益。日后稍有差池,还容易令人归罪于汪皇后。他还准备往产房里头瞧瞧,宽慰妻子几句呢。

可就是这样,听了宫女转述的汪皇后也眉眼含笑。

一直陪着她平安生产的汪夫人更喜得宣佛号:“菩萨保佑,列祖列宗保佑。皇爷如此,我儿实在有福。以后有长公主跟龙凤胎在,我儿更无忧矣。”

汪皇后笑着点头,心里也如溶溶春水。

谁能想到呢?

当年,皇爷还是郕王时,王妃人选还未定,膝下就有了庶长子。在这有嫡立嫡,无嫡待嫡的大明来说,简直首屈一指。

她被赐婚成为准郕王妃时,闺中姐妹明里恭贺,实际上哪个不暗暗嘲笑?

娘亲更每每提及就要泪落不止,连说我苦命的儿啊,怎么就被赐了这么个荒唐王爷呢!

哭得她都心生忐忑。

生怕入府后王爷妻妾成群不算,还要宠妾灭妻。

害她活着不如意,死了还得跟着殉葬。

不料想王爷虽早早有了庶长子,对嫡妻却颇为尊重。哪怕她怀胎十月,只生下个小郡主,也未见有任何不满。

在王府时,王府中馈在她手里。到了宫中,六宫也在她掌握。

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人越过了她去。如此情谊,便寻常百姓家都难得。更何况,皇爷如今乃天下之主?

汪皇后心中甜蜜。

竟连生育龙凤胎的苦痛都似削减了泰半般,还有心思念着帮夫君分忧呢:“皇爷私下里曾说过,有正庶人前车之鉴。日后储君当以贤以能,方不会误我大明。”

“女儿深以为然,也请娘转告父叔与弟弟们。千万别因女儿诞下龙凤双胎而骄矜自傲,误人也误己。”

汪夫人嘴角微抽,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这还用你格外嘱咐?”

“安心安心,有你平日里的规矩,再加上孙家血淋淋的例子在。咱们家里老小,一个比一个消停。只安享荣华富贵,才不敢琢磨那要命的事呢!”

横竖自家外孙占了个金贵的嫡字,又有龙凤双生的吉兆。

但凡他可堪造就,皇爷就不会考虑别个。自家规规矩矩,就能稳稳当上未来天子的母家。

若不堪造就?

呵呵。

既是烂泥,又何必拼着阖家阖族的命送人家上墙呢?

跟那孙家一样,啧,可怜见的。

九族之内,十六以下的男丁都被绑上了断头台。女眷按例是要没入教坊,或者与富贵人家为奴的。也就是她女儿心善,略劝慰了几句。

皇帝女婿从善如流,将她们改罚去织造局做事了。

虽也还是不得自由,且得辛苦做活。但好好歹歹能清清白白活着,不用被蠢男人连累到以死去保护清白的地步。

或者沦为官妓,受那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的苦。

见娘亲想得通透,汪皇后才彻底放下心来。

草草看了一双儿女,就累极睡了过去。

汪夫人愕然,果然生女外向吧?

自打她奉命入宫后,无时无刻不在惦着这个臭丫头,恨不得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

就怕孙氏婆媳在宫中经营多年,手眼通天。真有那么几个既忠心又有能力的,想通过坑害自家女儿、杀皇帝女婿嫡子嫡女的方式为旧主报仇。

毕竟前头那孙氏母子为了篡权夺位,可是给皇帝女婿下了毒的。谁知道那毒性到底清没清,这双胞胎又会不会是帝王最后的子嗣啊?

就算没有,就算不会。

女儿还高居后位呢,一旦顺利诞下嫡子,大皇子可就基本没戏了。

那位杭妃娘娘能甘愿?

左思右想之间,越想越不肯放心之下。

孙夫人这些日子都得清减十几斤,结果臭丫头只惦着皇帝女婿!孙夫人心里酸溜溜,给人掖被角的动作却温柔又慈爱。

回头与吴太后闲话的时候,还免不了要将傻闺女那几句嘱咐给复述一遍。

都是当娘的,吴太后哪能不知她这拳拳一片爱女之心?

当即便把皇后夸了又夸,连当年太皇太后赏赐的头面都巴巴给送过去了。

还严命自家儿子一定要大办龙凤胎的洗三:“去年形势紧张,战事一触即发。以至于你这个皇帝寒酸的,连个正经的登基仪式都没有。”

“如今瓦剌平了,那母子俩也得到了该有的处置。各地藩王陆续进京,又逢如此喜事,你可不能再以什么节俭之类的理由,委屈了我孙子孙女!”

若国库、私库皆空,太后娘娘可以自掏腰包为孙子孙女做脸面。

朱祁钰:……

就不明白到底是哪来的误会,竟让母后怀疑他会怠慢自家嫡子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