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五代十国之我是荆南王>第139章 兵临荆门

解决好了幽州的叛变问题,李嗣源再次回到了洛阳,此时,败退的安重诲再次向李嗣源提出了进军汉中的提议,他是大唐的山南西道(汉中)节度使,必须要夺回汉中,才能做一个真正的节度使,而且大唐也需要夺回曾经死伤了数万士兵才夺取的蜀地。可是李嗣源却有些犹豫,在他看来,幽州之战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大唐内部还不安稳,贸然向巴蜀进军,要是能迅速平定还好,可要是陷入持久战,地方上的藩镇只怕又要蠢蠢欲动。南方的吴国此时也开始骚扰大唐的边境。

此时,吴国的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徐知诰经过一番韬光养晦,又重新夺取了金陵的控制权,并将广陵的吴国政权也操控在手中。徐温已经年老,吴国的朝臣们开始站队,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多数的朝臣和将领们都站在了徐知诰这一边,而徐知珣因为他的肆意妄为,早就失去了群臣们的拥戴。徐知诰成为吴国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吴王早就被徐温架空,而徐温的家底又逐渐被徐知诰抓在了手中,相信不出几年,吴国的江山将会彻底落在徐知诰的手里。

安重诲没有得到李嗣源出兵的许可,心里很是抑郁。他原本以为高季兴在夺取蜀地之后,会将南平国的统治中心转移到蜀地去,却不曾想高季兴却没有那样做,而是继续做他的南平王,想要和高季明摆脱关系,继续做大唐的南平王和荆南节度使。安重诲瞬间想到了主意,他向李嗣源建言道,高季明是南平王高季兴的弟弟,兵马也应当是出自南平,既然蜀地难打,适时的派兵敲打一下高季兴也是可以的。中原经过战乱,百姓农业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再加上耶律德光威胁幽州,让他明白过来,契丹人是中原的最大威胁。因此,要想抵御契丹人的进攻,必须整合起中原的全部力量,那就需要与南方各国保持相对的和平。此前孟知祥和董璋据守东川和西川,名义上是朝廷的藩镇,实际上还是一方诸侯,如今高季明占了去,反倒让他不必操心蜀中的问题,安安心心的发展中原的农业。不过,南平国小力弱,适当的敲打也是必要的,否则其他南方国家纷纷效仿——当然主要是吴国——侵占大唐的疆域,中原的国威何在?于是,李嗣源经过一番斟酌后,决定让安重诲率领五万兵马到荆州去,教训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南平王高季兴。

而此时的高季兴也做出了出格的事,让大唐找到了出兵的借口。原来,高季兴在得知了高季明占据了整个蜀地的消息,既是高兴又是畏惧,高兴的是高季明终于出息了,高家终于出了一代人物,可是畏惧的是,蜀地名义上是大唐的疆域,高季明这样做,只会给南平带来战争。大唐是中原大国,岂会让高季明吞并蜀地而无动于衷?于是,高季兴一方面拒绝了高季明迎接他入蜀的建议,另一方面加强荆州城内的防守,并搞好与吴国、楚国的关系,请他们在荆州危难之时,提供援助,并且派遣自己的儿子高从诩前往吴国作为人质。正是这一行为,让大唐找到了出兵的理由,作为大唐的藩镇,擅自结交他国,并交换人质,本身属于违背朝廷的行为。

很快,安重诲的五万大军直奔襄阳,想要直取荆州。此时的荆州只有五万王府卫队,之前在郭廷信的率领下,损失了两万,只剩下了三万,高季明夺下蜀地后,高季兴又招揽了两万,所以总数还是五万,并且高季明也给高季兴运送了不少军粮,所以,这五万卫队,也逐渐开始成为常备军事力量,而不是原来那样半农半兵的军事力量。得到了安重诲到达襄阳的消息,高季兴差点吓晕过去,看来该来的还是来了。原本以为自己能够躲过大唐的追责,可是大唐的皇帝还是没有放过他,于是,高季兴一方面派人到吴国和楚国求援,另一方面加强城墙的固守。为什么不向蜀地的高季明求救?在高季兴看来,这个弟弟是不会丢下自己不管的,因此没有必要派遣使者,高季明自己就会来。

虽然同盟口号喊得震天响,楚国的马殷也多次强调唇亡齿寒的道理,可是一到真正见血的时候,马殷又不肯与大唐刀兵相见。所以,尽管高季兴的使者好说歹说,马殷就是不肯出兵与唐军真正交锋,只是表示,如果高季兴无路可去,可以考虑来湖南避难。话说的好听,这不是袖手旁观的意思么?吴国有了人质,同时为了保护上游的安全,派遣大将边镐率领水师五万,前来援助南平。边镐是徐知诰手下的大将,作战勇猛,为徐知诰平定江南西道的各路藩镇出了很大的气力,徐知诰对他颇为倚重,一出马就派遣大将,徐知诰的目的除了援助南平,还有其他的目的。高季兴很高兴,人质起了效果,只是如此一来,大唐更加抓住了南平背叛的证据,吴国的军队都开到了荆州,高季兴还有什么可以狡辩的?

安重诲决定率先出击,先行攻克荆州再说,除了京军五万,他还在襄阳征集山南东道的军队协同出征,总兵力达到了八万。安重诲沿着荆襄古道,想要直奔荆州城下,却在荆门遭到了南平军的阻击。荆州最理想的防御应该是驻守襄阳,这里是伏牛山和桐柏山的交汇处,南阳盆地的南部边缘,凡是要从中原进入荆州,必须要经过襄阳。可是襄阳是山南东道节度使的管辖地域,高季兴没有办法驻防,只得在荆门设防。荆门位于荆州以北百余里,是荆州的最后一道防线,荆门不守,荆州就没有安全可言。高季兴虽然胸无大志,可是也知道荆门的重要性,在开战之前,他就派遣两万大军前去荆门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