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五代十国之我是荆南王>第126章 汉家威仪

王衍虽然不忍心丢掉失而复得的皇位,可是时间不等人,高季明可不会允许他考虑太久。李旻同样也不能接受复国的失败,亲自出城去游说高季明,希望他能放弃成都,蜀王愿意做一个没有实权的附庸,否则,王衍会阻止城里的百姓们抵抗到底。这让高季明犹豫了起来,他倒是不担心王衍的抵抗,而是若成都百姓真的被逼反抗,自己在蜀地的统治也要大打折扣。于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高季明决定接受王衍君臣的归降。

李旻回到城里,告知了王衍这个丢人的消息,王衍倒是没有什么,在他看来,这场捡回来的皇位本身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再加上成都的百姓们被蜀军劫掠,早就把王衍看成了灾星。因此,到了出降这天,除了极少数的遗民之外,其他的百姓们都关门闭户,他们最担心的,还是高家军会不会像之前那样抢劫他们。要是这样的话,王衍的罪过又增加了一条。

王衍来到太庙,跟祖宗们告了别。虽然他之前也来太庙悔恨过,可是并没有如今的这种心情。如今成都被十万大军包围,自己插翅难飞,城中根本没有防卫力量,百姓们早就放弃了对自己的效忠,相比自己出逃之前,民心的向背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这不得不让王衍感慨万分。幸运的是,高季明允许他继续居住在蜀地,并且让他祭祀自己的祖先。这样的待遇,可以比得上汉末的山阳公了。按道理来说,王衍应该开心才是,如果在一年之前,自己被唐军俘虏,恐怕早就是冢中枯骨了吧,可是王衍却始终开心不起来。

很快,到了出降这一天,王衍亲手捧着皇权象征的印玺、黄袍,他穿着平民服饰,显得有些单薄,可是为了活命,他只能如此,对于他来讲,好死不如赖活着。徐氏、高氏以及两个儿子都留在了云南,因为王衍的这场出征胜负如何,实在难料,而杨干贞也希望留下几人作为人质,好让王衍履行割地的承诺。除了李旻坚定的跟随之外,蜀中的大臣们早就逃之夭夭。

高季明率领两万亲兵,亲自来到南门外,剩下的四万大军驻扎在外河一带。看着身着白色丧服的王衍,高季明不由得有些悲痛,一代君王就这样沦为下贱的俘虏,人世间的富贵荣华,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不过,这样的想法转瞬即逝,他不得不认真对待起王衍的安排问题。不仅仅是要安定蜀地的民心,当然还有小凤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如何借鉴教训,将蜀地打造成自己的后方基地。完成自己北伐的大业。

虽然极不情愿,王衍一步捱一步地走着,可是终究还是来到了高季明的营中。高季明急忙来到大营外,迎接了王衍一行。王衍刚要下跪,高季明急忙扶起他,高兴地说道:“末将素日在南平,听闻陛下大名,今日一见,还是那样的雄姿英发。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王衍听了,以为高季明是羞辱自己,红着脸说道:“将军只怕听到的是不好的名吧?”

高季明听了,知道王衍误会了,解释道:“听闻陛下素通音律,竟然将前唐玄宗皇帝的霓裳羽衣曲再现人间,本将军是个粗人,不懂得这些情情爱爱的东西,平生最欣赏的就是陛下这样的文化人了。”王衍长在深宫,一副白净的面孔,真有几分书生的模样。

王衍听了,连忙说道:“些许爱好,不足挂齿,再者,若不是我有此爱好,安能到达今天这地步?”说罢低下了头,不敢直视高季明的眼睛。

高季明听了,呵呵笑道:“陛下过谦了,人生在世,总是有自己的使命和任务,陛下既然不适合当皇帝,也许是命中注定要做一个艺术家吧。”

王衍听了,拱手说道:“惭愧惭愧。”说罢,王衍接过随从手中的玉玺,双手呈给高季明道:“王衍无能,无法保护百姓,请将军收下印玺,我等蜀人愿尊奉将军为帝。”

高季明见状,哪里敢接?刚打下成都就称帝,岂不是把自己放在火炉上烤?再者,自己若是称帝,置王兄于何处?如何对小凤交代?于是,高季明急忙拉起王衍道:“陛下休要如此,我高季明只是大唐册封的镇南大将军,如何敢擅自称帝?此玉玺,还是先由陛下保管,待时机成熟,末将定会将它转交给大唐信天子。”

王衍知道高季明是在推辞,可是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说道:“既如此,请将军入城。”

高季明听了,伸手拉着王衍的胳膊,让他和自己同乘一辆战车——这辆战车是将士们连夜赶制的,目的就是让高季明入城时更加直观地了解成都百姓们的生活。王衍见状,也不推辞,和高季明一同上了战车,高家军将士们高呼万岁。

一支小股部队先行入城维持秩序。眼见高家军入城,成都百姓们慌得不得了,以为又是一伙强盗,来抢夺自己的财物了。经历过两场掠夺的成都人,此时已经是囊中羞涩了,若是再来一轮,只怕自己一家老小就要饿死了。虽然街道上的百姓们很慌张,可是这支小股士兵入城之后,只是清出来一条街道,让高季明的战车通过,并没有向之前的士兵们那样,去挨家挨户的索要金银。此时的街道上早就空无一人,安静异常。成都百姓们对这样的平静反而有些不习惯。于是,不少百姓们打开了门,探头探脑的打探着街道上的情况。不少胆大的百姓更是来到了街道上,看这些士兵们究竟要做什么鬼把戏,反正他们已经是身无分文,早点被他们杀死,也能早点投胎。

此时,高家军已经按照既定顺序进城,先是打头阵的先锋骑兵,接着是重装步兵,高季明的战车在步兵的中间位置,最后是身背巨弩的弓弩兵。望着整齐步伐的高家军,越来越多的百姓们开始围观。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看了这场入城仪式之后,不由得感叹道:“想不到有生之年,能再次目睹唐军威仪。我中原有救了!”说罢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没错,高季明模范的,就是太宗时期的唐军,他要让自己的这支铁军,扫除天下的民贼,还百姓一个清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