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五代十国之我是荆南王>第124章 大理之战

刚刚经过一番劫掠的成都还没有从惊慌中走出来,蜀军将士们一路作战,见到友军云南军发了财,自己却在城外苦苦地吹风,这让他们如何受得了?于是,在少数将士的鼓噪下,他们在进城之后也开始了抢掠。自从郭崇韬灭蜀之战中,逃亡各处的蜀人,从郊外回到成都不久,还没有安定下来,就再次遭受了兵灾。不少穷苦百姓被抢走了唯一的口粮,丧失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只得自杀身亡。曾经繁华了数十年的成都,已经沦为一座尸体遍布的鬼城。所有的百姓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王衍入城时,只见得街道上到处是尸横遍野,一片人间地狱的惨象。

好在云南的士兵也遵守承诺,搜刮到了金银,也就没有对成都的百姓们做什么恶事。反倒是蜀军们觉得入城太晚,吃了亏,一遍遍地对百姓们索要金银。直到李旻建立了宪兵队,维持街道上的军纪,这才让搜刮行为减少了一些。杨登见成都已经打了下来,说道是蜀国已经复国,便要王衍履行承诺,割让土地给云南。王衍和李旻要的是一个完整的蜀国,哪里会同意割地给云南?当时不过是为了得到杨干贞的支持而随意答应的,面对杨登的催促,王衍只好一推再推,说要等到占领渝州和汉中之后,才能割地。杨登哪里肯答应?拿着蜀国地图就开始找王衍要地。可是王衍以为孟知祥还在葭萌关,眼前的关键在于打下葭萌关,占据汉中和渝州,这样才能算是蜀国恢复了。可是杨登却不肯,他一定要王衍先行割地,才能出兵去攻打葭萌关。于是,还没有消灭孟知祥,王衍便和杨登闹翻了,再加上之前在落难之时,受到杨登的奚落,而杨登也记着李旻的直言,让自己降职之事,一时之间,城外的敌人还没有消灭,城内的几人就开始乱了起来。

李旻无奈,只得率领手下蜀军前去平定攻打葭萌关。此时的孟知祥仅有数千人马,坚守在葭萌关。好在葭萌关险要,存粮足。他又招了几千人马,正在关内训练,准备收复成都。李旻原本以为蜀人会热烈欢迎他们的回来,可是成都百姓经过几次大劫,早就将王衍看成了灾星,正是在他的统治之下,成都的百姓们朝不保夕,经历了两次大的抢劫。所以,当李旻派人到各处宣示王衍复位的消息时,各地州县都选择了观望了态度,而参加蜀军的人数基本上相当于零,只有少数没有饭吃的穷汉们,为了活下去吃口军粮,这才选择了参军。

李旻的兵马虽然有孟知祥的两倍,可是在孟知祥有力的防守下,蜀军将士们死伤惨重。而杨登则继续在成都城内索要领土,王衍则躲进皇宫内不再见他,只让他找有关部门协商。杨登找了半天,也没有明白这所谓的有关部门指的是哪个部门,不由得发怒,这王衍明显是过河拆桥,正当他要举兵攻打皇宫时,却收到了父亲杨干贞的信。

原来,吐蕃联军直抵云南边境,大理段思平率领手下族兵抵抗,却在高黎贡山一带被吐蕃军突破防线,十万吐蕃联军趁机直取大理城,段氏危在旦夕。段思平无奈,只得向政敌杨干贞求救,并以支持杨干贞为条件,请求杨氏出兵相助。

面对这样的情况,杨干贞本想借助吐蕃联军,消灭段氏势力,如此一来,自己就少了一个对手,夺取郑氏的政权也就少了一个阻碍。如果杨氏真的采用了这个办法,后来有没有这大理国都是未知数了。而杨氏能否顺利的守住云南,也很难说。偏偏段氏的说客是个了解心理的人,他详细地给杨干贞分析了云南当前的局势,一针见血的指出:一旦大理投靠吐蕃,杨氏也没有办法守住云南,只能是全军覆没。在得到了段氏支持杨氏夺权的口头承诺之后,杨干贞决定支援大理,召回远在成都的杨登,好稳定太和城内的局势。

杨登收到了家信,不敢停留,急忙率领手下的云南兵连夜赶到了太和城,唯独象兵部队走得慢,还在边境处。杨干贞见了,欣喜异常。杨登回来了,他就可以派遣大军出征了。他决定自己镇守太和城,让杨登率领五万族兵,开赴大理,支援段氏抗战,此次,杨登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彻底击溃吐蕃军队,然后将段氏收纳到杨氏的麾下。

此时,大长和国王郑仁旻去世,其子郑隆亶继位,到他手中,云南王已经彻底失去了权力,沦为杨氏的傀儡,可是杨干贞却还是不敢立即篡位,一方面是朝中还有不少反对势力,一方面是段氏的存在让他有所顾忌。眼下段氏已经承诺支持杨氏,这让杨干贞欣喜异常,没想到自己多年的目标,竟在吐蕃军的帮助下实现了。眼下,只要击败吐蕃军,整个云南,都将成为杨氏的地盘。杨干贞一想到这局面,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此时的段思平正在苦苦支撑着,吐蕃军人数众多,段氏族兵刚经历了一场失败,士气十分低落。可是,在段思平的鼓舞下,百姓们纷纷参军,要求保卫大理城。再加上吐蕃军虽然人数众多,却没有多少工程器械,因此,声势虽然浩大,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取得多少战果。反而是不少段氏族兵出城攻击,令吐蕃军防不胜防,士气低落。

经过两天的急行军,杨登终于来到了大理城外,望着广阔的洱海,杨登不由得感慨,这大理城真是风水宝地,三面环山,一面临近洱海,易守难攻的地形,让这里成为四塞之国。相比之下,太和城虽是王权中心,在山川形势上,却远输大理。

吐蕃军驻扎在大理城的西面和北面,此时的吐蕃大军,经过半个月的攻城,早就人困马乏,士气低落。杨登命令手下们举起云南大旗,身先士卒朝着吐蕃大营冲去。吐蕃士兵猝不及防,抵挡不住,纷纷败退。城内段思平见了,打开城门,带领城内族兵冲了出来。两面夹击之下,北门吐蕃军大败溃散,西门吐蕃军见了,只得撤退。由于抢夺来的金银太多,反倒影响了撤退速度,云南军一路追杀不止,吐蕃军死伤惨重,云南军杀到边界而还。

大理之战,让原本平衡的云南,变成了杨氏一家独大,段氏遭到削弱。此后,杨干贞加快了夺权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