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五代十国之我是荆南王>第99章 战略相持

举行完简单的登基仪式,李嗣源知道,李存勖一定会派兵来攻打,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在这场战争中,还存在着一个不稳定因素,那就是魏博军,虽然自己也成了朝廷的敌人,但是魏博军未必会把自己当做盟友。要是魏博军在自己与朝廷军队作战的过程中暗中使绊子,那自己可就很难办了。于是,他找来自己的亲信大将安重诲,商议作战事宜,并商量如何应对魏博军。安重诲说道:“眼下魏博军未必知道陛下登基之事,末将以为应当将此事告知魏博军,朝廷大军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就算他们不帮我们,最起码也要保证不在我们作战的时候给我们添麻烦。”

李嗣源听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若要魏博军与我们共同进退,相信目前还无法做到。但是要让他们保持中立,应该还是有希望的。”于是,安重诲自请出使邺城和魏州,将利害关系明明白白地告诉了魏博军,他说:眼下朝廷就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要是新天子倒了,剩下就要你们魏博军独自面对李存勖的大军了。魏博军也不是傻子,面对共同的敌人,虽然做不到同仇敌忾,但是不捣乱,他们还是能够做到的。在得到了魏博军中立的口头保证后,李嗣源和安重诲这就安心的指挥士兵们准备迎战李存勖的亲军。

拥立新皇帝虽然很激动,可是面对足足两倍于自己的皇帝亲军,将士们难免有些恐慌,他们只是藩镇部队,哪里能跟训练有素的朝廷禁军相提并论?而且旧皇帝的部队人数是自己的两倍有余,这让不少将士们犯了嘀咕,恐怕还没有升官发财,自己脑袋就要掉地了。不少将士们开始准备后路,要是战事不利,他们就拿下李嗣源的脑袋,向洛阳的皇帝请罪。

可是,李存勖的一招,让他们彻底失去了回归朝廷的希望。为了震慑李嗣源的三万部队,他四处发布公告说:所有参与叛变的军队,包括李嗣源的三万人以及魏博军,一概不予宽恕,地方官吏如能斩首叛军一级,当即升官一级,另外,若是抓住了李嗣源和赵在礼,一定要押赴京城,让他们俱五刑而死。所谓俱五刑,就是将五大肉刑(墨、劓、刖、宫、大辟)的四种与现在的刑罚(笞、杖、徒、流、死)的一种,当然主要是死刑相结合,让受刑者死之前得到极大的羞辱。他要让天下人看看,背叛朝廷的下场。此诏令一出,李嗣源的三万将士和魏博军知道,这下,他们已经毫无退路了,除了战胜李存勖的军队之外,别无选择。

直到如今,李存勖对自己的胜率依然是保持乐观,认为只要自己的军队一开到战场,李嗣源的三万将士就会吓得屁滚尿流,一败涂地。打败了李嗣源,再将攻破邺城,消灭叛变的魏博军,天下还是以前的天下,自己还是以前的天子。一想到这里,李存勖嘴角翘起,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宏图伟业在向自己招手。在大战开始之前,他派人给李嗣源送去一封劝降信,告诉他朝廷大军一到,叛军毫无胜算,及早归降,免得受苦。李嗣源看了,除了加紧训练部队之外,并没有做任何的答复。

很快,皇帝亲自率领的八万从马直来到了邺城,与李嗣源的三万大军相遇。两军当面锣对面鼓的开战了,魏博军虽然从心里是支持李嗣源的,可是在局势不明朗之前,他们是不会表态的。他们既不派兵支持李嗣源,也不允许李嗣源军进城休息。对于李存勖来讲,两方叛军没有结合,倒是帮了他很大的忙,方便他各个击破。

李存勖一身将军披挂,来到阵前,李嗣源也不甘示弱,身着大将服饰,身上披着将士们拥立的黄布。李存勖看了,眼角里喷着火,大声呵斥道:“大胆李嗣源,胆敢背叛我朝,难道你忘了先王的厚恩了吗?”

李嗣源听了,拱手说道:“陛下,这是我最后一声叫你陛下了。想当年,陛下刚继位晋王之时,何等雄姿英发,可是如今的陛下,却落入了女人和戏子的手里,整日不理国事,封戏子们加官进爵,将士们出生入死,反倒比不上几个会唱戏的戏子。魏博军镇守边关,不仅没有奖励,还连年延期,致使发生邺城之乱;我奉陛下之命前来作战,陛下却信不过末将,硬要派来监军太监,我等将士们拼死血战,监军太监不放在心里,反而天天要将士们上交好处费。我等将士忍无可忍,这才杀了监军太监,推我为皇帝。陛下若是识趣,早日禅让,也免得伤了我们之间的和气,惹得先王不高兴。”

听到李嗣源丝毫不示弱,反而处处指责他的过失,李存勖哪里受得了,再加上李嗣源抬出先王来,更让他气愤不已,李存勖说道:“逆贼,你还敢谈起先王。今天,就让你去与先王团聚吧。”说罢,李存勖退回后方,发布进攻的命令。

李嗣源刚回转马头,唐军亲军就发动了猛攻,李嗣源的三万大军早就准备好作战阵型。李存勖并没有全军冲锋,而是先让一万军士进攻,企图突破叛军的阵型。叛军严阵以待,皇帝亲军从马直军士们的进攻没有取得预定的效果。李存勖原本以为,只要自己的大军一拥而上,叛军就会投降,没想到叛军竟然打败了自己的进攻,他有些沉不住气,再派出两万士兵支援主战场。

叛军士兵们依旧不慌不忙,坚守阵型,绝不主动出击。从马直军士们面对叛军们的顽强抵抗,也开始慌了,不少士兵开始后退。李存勖组织督战队,斩杀临阵后退的士兵们。将士们虽然猛烈攻击,可是依然无法突破叛军的防线。两方陷入了相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