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大国之路>第77章 三弟结婚

“那好大哥我就给你拿一台”

“哎,姑娘你好没有说价格呢?”

“要是太贵了我可不买的”

“我这在心疼老婆,价格太贵我们一家就要喝西北风了”

“大哥不贵”

“六十元钱”

“六十啊!”

“还行”

“这个比电饭锅的功能多些”

“一个多月的工资划得来”

“姑娘你去拿一台吧”

“我到你们财务那里开收据”

“好的大哥”

姑娘开开心心的跑去取了

在供销社卖其他东西没有额外收入,就只有工资。

但是格力的东西每卖一个自己是有提成拿的。

这才是供销社的这个售货员姑娘这么勤快的原因。

不然以这个年代的供销社售货员来说爱买不买,墙上还贴着不准殴打顾客呢。

“老婆”

“老婆,你看我买了什么”

“你买了什么?”

“看”

“这是什么电器”

“是家电?”

“哈哈这你都知道了”

“我又不瞎这和上次的电饭锅一样有插线的好不”

“老婆这个叫做微波炉,我刚刚在供销社买的”

“供销社的同志给我介绍了一下,这个比那个电饭锅还要实用呢!”

“这么好?”

“老婆我给你把电插上你看”

夫妻两个拿微波炉实验了很多的吃的。

“老公,我发现这个微波炉最好干的就是烤红薯了”

“烤出来的红薯没有外表烤焦黑的”

“那就烤红薯这个你最喜欢吃了”

“嗯”

“对了不要放鸡蛋,还有其他密封罐的东西”

“不然会爆炸”

“老公这么危险”

“没事的,只要你不放这些东西就没事”

“那就好,你放心我不会放”

在兰州

兰州铁路局

“小郑你们采购部去供销社采购一批微波炉回来”

“放在各个站点”

“我们很多同志开火车,维护铁路,卖票的工作到了很晚才能够下班”

“这晚上食堂师傅下班了也没个热乎的饭菜,大家辛苦了一天了都很累,自家带的饭菜都冷了”

“也就那么冷吃的呢”

“你采购来微波炉下发给我们站点的同志让其摆放在明显位置”

“方便我们下班晚的同志热饭”

“好的,局长”

张成在微波炉开始国内售卖的时候属实没有想到会在国内售卖的这么好。

虽然个人买的不是特别多,但是很多的单位进行了购买。

这个微波炉对于晚下班的人来说就是福音。

家里带来的饭菜在微波炉里面加热就可以吃到热乎的饭菜了。

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重要了。

微波炉价格也不贵,所以很多的单位当做福利的专门采购了一批用来给员工加热饭菜。

这些都是国内微波炉消费的主力军。

“我们这个开门红不错,销售部的要联合供销社的将微波炉进行推广出去”

“不要认为有了供销社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是总经理”

“嗯,那就好”

“还有海外”

“联系外贸部的同志做好后勤维修工作”

“我们的后勤由我们的人培训外贸部的人”

“这样在家电售后这一块可以做到补足”

“总经理,外贸部的同志没有那么多的人进行海外售后”

“我的意思说,你们教会外贸部的,由他们培训当地人进行售后服务”

“这样既简单又省事”

“无非就是花钱雇佣人,这样还能够大量在当地创造工作岗位呢”

“当地人也会在这方面对我们的敌视轻点,不然又说我们夺走了他们的工作了”

“还有电磁炉怎么样了?”

“总经理,目前已经调试的差不多了可以进行试生产了”

“嗯好”

“等到生产出来了就拿一个给我看看”

“还是一样质量把控好”

“没问题以后就大规模的生产还是国内供销社,国外外贸部的同志”

“好的总经理”

“那到时候你要不要参加庆典”

“不了”

“我还有点事情要处理一下”

“好的总经理”

张成的弟弟张粱结婚的日子。

自己的弟弟今年才二十三岁就已经结婚了。

自己已经来到这个时代十一年多了,还是单身狗一个。

在这个时代是很不正常的。

张梁也是大学毕业,在北京大学毕业的。

在自己回来工作后,自己最开始除了开始忙其他都还是按时按点的下班了。

自己也是一直辅导两个弟弟的j学习。

张战还是一直以来在大学继续深造,已经是教授助理了。

张梁在毕业后就只有本科的回到兰州了。

回来的时候带了一个自己的女同学。

两人一起在西北工业集团工作,这几年来也没有结婚。

其实两人想着结婚呢。

但是父母一直压着不让,就是为了等自己这个老大结婚。

可惜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忙 后来是越来越忙了。

自己从一个刚成年的大学生到现在的三十而立。

终于在自己的老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工业。

这里再也不是一眼望去黄土高坡了,什么都没有。

人们也终于不用话题的讨论在你们老家地今年种什么了。

开始讨论教育问题,讨论技术问题,生产问题 ,等等。

现在的兰州不再是贫穷的了。

工业发展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主旋律。

付出终于慢慢变成回报了。

自己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深耕,补齐短板。

为以后的一飞冲天做准备。

还是教育为主。

工业可以靠自己金手指,但是教育没用。

和沿海城市的这个差距已经被张成缩减到了最小了。

张粱的婚事上最终弟弟和弟媳的催促和父母等不住,奶奶爷爷的催促还是要结了。

弟媳妇的家人已经有点翻脸了,毕竟这个时代的人都结婚早。

像自己弟弟这样的年纪结婚才是正常的。

自己这个年纪不结婚的就是不正常的,人家姑娘已经跟了自己弟弟这么多年了。

因为等自己的父母压制着名不正言不顺的,对姑娘声誉很不好。

这也就是现在自己所在的位高才是父母压制到现在。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也是想要抱重孙子了。

自己的大孙子的怕是等不住了,就指望老三的了。

老二的也是有点不靠谱。

啪啪啪啪……鞭炮声中拜堂了。

老三夫妻两个住在了东面的三层。

整个一层都是给他们夫妻两个改装的,做的四室两厅两卫。

没有厨房

还是在二楼的大厨房大家一起吃饭。

今天吃完早饭,弟媳妇要回娘家。

弟弟也是一块去。

估计要个几天时间,因为弟媳妇是北京人。

张成吃完饭依旧是回到房间拿起公文包往外面走。

母亲已经将自己的外套熨烫的笔直。

拿起来穿上和大家说了一句就出门了。

张成门外已经有司机在等自己了。

国家分配的小汽车张成最终还是用到了,现在自己住的距离市区远了点。

坐电车不方便费时间。

现在自己的时间太宝贵了,只有专职司机了。

上了车张成问候了一句就闭上了眼睛休息了。

没睡好趁着这个机会多休息会。

司机和警卫员互相看了一眼也是啥也没说。

这些年了张成的习惯他们也是了解的差不多了。

知道在睡觉也是没说啥,司机默默的轻开车往集团走。

家里

“哎!这老大不结婚可愁死人了”

“是啊!”

“我和你爸都这么大的年纪了,已经时日不多了,就想着抱大孙子的孩子呢”

“奶奶你和我爷爷一定能够长命百岁的”

“呵呵,孙媳妇啊!你就嘴甜”

“奶奶自己还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年轻时候和你爷爷一直东奔西走的躲避战争”

“后来实在是躲不过去了,就定在兰州居住了,要不是当初帮助解放军连当初的小院子都没有”

“当初和你爸妈供你大哥读书”

“你大哥从小就聪明的很,比别人家的孩子要聪明的多”

“当年还是你爷爷找了一个私塾读的书”

“后来在新学堂学习,再后来你妈坚持让去西北大学学习”

“那个时候的大学也是不怎么严格,你大哥聪明也就进去上了”

“当初供你大哥读书的将一家人好不容易有的一点积蓄都掏空了”

“好在我们也就你爸这么一个儿子,不然这么多的儿子的就供养不起你大哥了”

“你爷爷我还有你爸你妈我们四个人努力的供养着你大哥的大学,你们兄弟两个”

“现在你终于结婚了也是成家了”

“以后就是一家之主了”

“我们也是完成任务了”

“就剩你大哥和你二哥了”

“你大哥这一直不结婚的愁啊!”

“大哥也是忙啊!”

“是啊!”

“现在的兰州和十几年前相比较那是天上和地下”

“这都是你大哥的努力”

“省长书记都换了一批你大哥一直坚持的”

“你大哥的努力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因为你大哥咱们才能够住上这么大的房子,因为你大哥我们全省人民才能够不愁吃喝”

“也是因为你大哥我们才能够在新中国成立到了今天发展起来”

“你大哥为了这个努力从来没有怨过,从来没有叫苦过”

“我知道他心里有着一股子劲,那是一股子民族强盛的劲”

“希望他能够顺顺利利的以后”

“是啊!”

“我大哥的努力没个人都记得”

“我在外面别人一说起我是我大哥弟弟都是礼让三分的”

“你大哥才是别人发自内心里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