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直上云霄>第147章 高门大宅 龙潭虎穴

这话吓得张云天差点把酒碗掉落在地,怀疑自己中彩票了,“郡王,皇亲国戚。”

“官家的养子,”焦海补充一句。

官家不就是皇上么,这个他还是知道的,他目前并不知道官家没有嫡子,现在感兴趣的是心目中的英雄,“岳飞岳鹏呢,是不是还在北地打仗。”

“现在金宋两国已经是签了罢战的绍兴和议,目前没有大的战事,只是岳飞已死了十多年了,”焦洪瓮声瓮气的回答。

“不可妄议朝政,”郭师禹制止了这个话题。

张云天理解他们的身份敏感,确实不适合议论朝政,很配合的岔开话题,说些奇闻异事。

焦洪兄弟俩晚上当值,天还没黑,三人便醉醺醺的告辞而去。

早晨,他便起床了,他现在也拥有两套宋时的服装,这是焦家兄弟俩孝敬的,款式都是宽大的灰色衣裤,他扎着腰带后,披着件锦袍,匆匆的出门洗漱。

今日已是来到南宋的第七天了,赵瑗虽然没有亲临庄院,但已实现了他的承诺,第二日送来一千两白银银票,并在其他庄园调来四台牛车。

藕塘庄也是一日比一日热闹,安置了十多户拖儿带女的流民,目前庄上有雇工在清理田土,有木工在添置家具,郡王府还特意调来两个老妈子和两个小厮,伺候他的吃住,还有泥瓦工按着他画好的图纸,在后山腰搭建两个高炉。

另外焦家兄弟俩和郭师禹轮流来学武,他也得花时间教他们的功法,而且还有数人附信要求加入学武的队伍。

这些事让他这几天忙得脚不沾地的,今日又有数个木工将帮他在农田搭棚架,材料选择后山的竹子,他已挑选了两百亩地种植大棚菜。

才洗涮完,炳叔就驾着牛车站在大门口了,“炳叔,从现在起,每日驾一台牛车去集市,采购粮食和各类下饭菜,还有各类蔬菜种子见到也要买回来,种类越多越好。”

这段时间每日开伙做饭,因集市上除粮食之外,其他物资极度缺乏,肉食及蔬菜基本上被抢购一空,稍晚点就什么都没有了。

“公子,蔬菜种子很多要订购的,没人订,集市的商家不会进货,”受到信任的炳叔,现在不再拘谨了,他儿子是木工,现在算日工资,父子俩憋着劲头想跟着东家赚点钱呢。

“哪就订吧,还有放出风去,藕塘庄大量收购木炭,”张云天想着要找个助手了,不然容易丢三落四的。

“好的,另外我再放出风去,谁家有干笋腊肉及其他年货,我们按集市价收购,你看行不,先生。”

张云天拍拍他的肩膀,赞着句,“好主意。”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过了十余天,藕塘庄焕然一新了,所有农田已引水灌溉,只待播秧了,大棚已盖上桐油布匹,播种十余样蔬菜。

庄里的住户也有二十余劳力了,老幼人口一起有七十余人,当然,这些都是利用了赵瑗这层身份。

现在他的住房重新装修了一番,房子铺着厚实的木地板,墙壁粉刷一新,家具也全换了,靠背椅,新书桌,甚至还弄了张睡椅,虽然谈不上奢侈,但也干净整洁。

这日他在谷坪中,正躺在睡椅上晒着太阳,闭眼养神,赵瑗出现在庄院路口,身后只带四个侍卫,简装而来。

停在谷坪路边,跃下马后,将马鞭交给焦海,朗声大笑着,“哈哈,云天,短短十余天,这庄子就大变样了。”

张云天赶紧起身,迎向他,“兄长,把钱财堆上去,想不变样都难呵,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

赵瑗虽然笑得声音大,但脸露一丝忧色,“前一向忙,这两日才得闲,想着你,这不就来了么。”

“来得好,正好今日整了几个菜,一起吃午饭呵。”

“好,为兄就当提前吃大户,你这张椅子看着简单,看上去却是舒畅,让我躺着养会神吧,”他的样子似乎有些疲倦。

张云天趁机和四个侍卫打着招呼,除了焦家兄弟之外,其他两个并不认识,年纪稍大的叫石虎,另一个叫孟冲。

两个老妈子估摸着难得见到主子一次,欢天喜地的为赵瑗端来一杯泡茶,放在睡椅边的木凳上。

见到四个侍卫远远的走开了,张云天在睡椅边的木凳坐下,压着声音说着句,“兄长,小弟已经知道你的身份了,有何烦恼事,不如与小弟说说。”

赵瑗虽然喜欢他这种说话无拘无束的方式,但认识时间并不长,不敢随意交心。

“我的身份你迟早会知道的,我只是忙而已,哪有什么烦恼事。”

“我来自遥远的荒岛,踏上这片土地,遇到的第一个人是兄长,而今又是兄长出钱一起合作做生意,就是这定居的房子,也是兄长的,这份知遇之恩,小弟一直铭记于心,不敢有忘,”他说得比较煽情,引着赵瑗直挥手。

“高门大宅,世之龙潭虎穴,兄长生在宅中,当局者迷,小弟或许旁观者清,还请兄长细说,说不定小弟能帮上。”

赵瑗听着,脸露倦意,自言自语的轻吐着,“高门大宅,龙潭虎穴,皇家大院,岂不是血雨腥风,不说了,让我躺会,饭后再去鱼塘边坐会吧。”

结果待赵瑗醒过来后,众人都吃过饭了,他责备一句,“你小子不吃我用餐,是不是吃独食了。”

张云天苦哈哈的回着,“天地良心,好吃的都留在后面了。”

“行,为兄就看看你是不是吹牛。”

在他起身净面时,桌上已摆好香喷喷的四盘菜,腊肉炒冬笋,野葱煎蛋,油炸黄鱼,还有婉儿亲手做的烧鸡。

“嗯,色香味俱全,称得上美味佳肴,想不到你们还有这种厨艺,”这话他是冲着侍立在旁边的两位老妈子说的。

“回公子爷,奴婢不敢居功,这厨艺全是先生教的,而且先生还制了不少的调味品,”胖妈子小心翼翼的回着话。

赵瑗奇怪的望着他,这个时代厨师的地位实在不高,“这厨艺你也懂。”

张云天随口忽悠着,“小弟自小就好吃,吃得多了,自然也懂了些。”

赵瑗显得胃口极好,连续吃了三碗糙米饭,这个年代精米极少,除了腊肉炒冬笋外,另三个菜被他一扫而光。

完了之后,他起身摸着肚子,嚷着句,“走,去鱼塘边观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