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这一胎对比前几个生产的算是极为顺利。下午发动,晚上子时前胎儿就已经落地了,果不其然是个小阿哥。算上这一个,李氏如今有两个儿子了,总算是压过府里一众人,扬眉吐气了。

  胤禛再得了一个四阿哥,这是大喜事。所以第二天乌拉那拉氏就张罗着给胤禛送信报喜。不过,毕竟男主人不在家,四阿哥的洗三礼便一切从简了,至于满月宴如何操办,还需胤禛发话。

  李氏满心满意的准备给小儿子大办一场,可惜半月后胤禛着人快马加鞭送来了信,吩咐一切从简。如此,便是李氏再不满意,也只得遵从。

  四阿哥满月宴后,宋氏紧接着就生了。也许是乌拉那拉氏为了抬高这孩子的份量,宋氏一发动,就立马着人通知后院众人去宋氏院里候着了。

  可惜这般隆重的场面等来的终是一场笑话。宋氏生了个小格格。

  瞧着乌拉那拉氏脸上的阴沉,李氏眼里闪过的快意,南嘉心头便是一松。嫡子的份量到底太过沉重,如今这般倒是正好。

  宋氏生产后,府里除了乌拉那拉氏,其他人的心情都很轻松。没了嫡子名份的压力,大家还有心思猜测乌拉那拉氏会如何处置宋氏所出的小格格。

  其中最纠结的人莫过于宋氏,她一面希望福晋看在是个女儿的份上,能自己抚养小格格,一面又怕自己身份卑微,小格格跟着自己受委屈。

  正院里乌拉那拉氏也正和辛嬷嬷商量呢。

  依辛嬷嬷的意思,福晋没必要抱个格格在身边,倒不如留着机会等日后抱养个阿哥。

  但乌拉那拉氏却有自己的考量。先前她说自己膝下寂寞,胤禛才答应将宋氏的孩子给她。现在就因为是个小格格,她便拒绝抱养,在胤禛跟前怕是说不过去的。

  乌拉那拉氏与胤禛夫妻十几载,最是清楚他冷清下的高傲脾性,他对女儿可以不在意,但却不允许旁人挑拣。

  宋氏这一胎不尽如人意,可把她陷在两难的地步了。

  乌拉那拉氏静静思索半晌,最终决定等胤禛回来看看他的态度再做决定。她吩咐辛嬷嬷道:“你去与宋氏说,先让她养着小格格,别的等贝勒爷回来再说。”

  辛嬷嬷闻言一喜,忙道:“是,奴婢这就去。”

  不提宋氏听了辛嬷嬷的传话,心里既喜还忧。只说远在江南的胤禛收到府里的传信,知道乌拉那拉氏在二格格满月后还未抱到正院时,心里便有些不不愉起来。

  福晋这是贪心不足啊,虽然他也希望福晋膝下养个阿哥,好以此来平衡后宅势力。但如今福晋将自己对二格格的嫌弃表现的这么明显,胤禛便收了先前的考量。

  罢了,李氏身边已经有两个阿哥了,除了身份可以说资历与阿音相当,福晋这边没必要再给她加重筹码了。

  胤禛的心思不知不觉间,终是偏向了南嘉和弘曜。

  康熙南巡,太子是首要带在身边的。其余的皇子阿哥,除了十三和十四,还有年纪尚小的阿哥,其余人几乎都随驾了。朝中公务,有留在京里的大臣每天派人快马加鞭送去南边给康熙批阅。所以,在京外的康熙几乎是日日不得闲。

  倒是这些随驾的皇子空闲的时间多了起来。一闲下来,一个个的日日饮宴不断。

  如老九这样风流不羁的,自然是去花船上寻酒作乐,不止他自己去,每每还要叫上八爷和老十。可惜,八爷这次出京带着自个的福晋,因此便友好的拒绝了他的邀请。又如三爷这样喜好文学的,便出去结交江南才子,高谈阔论。

  胤禛这次出京只带了两个侍妾同行,既没有福晋管束,又不好风流,因此便带着苏培盛去了江宁最鼎盛的寺庙,观赏古迹,饱览名家碑林。

  苏培盛为胤禛将坐骑牵过来时,胤禛正背着手与一个年青男子说话。苏培盛走到离胤禛两丈远的地方等了片刻,见他们已经说完了,便小跑着过去。

  “贝勒爷,奴才将马牵过来了。”他给胤禛禀告完,才抬头与胤禛旁边的男子打招呼,“年二爷。”

  原来这半天与胤禛谈话的男子是年家的二爷年羹尧。他任职在翰林院,此次也是伴驾出京。因着今日闲来无事,便出来走走,怎料这么巧就碰到了四贝勒。

  年羹尧与胤禛,一个是有意结交,另一个也对其言谈才识极为赏识,这一来二去便相谈甚欢。

  眼见天色快到午时了,年羹尧便邀请胤禛共进午食。胤禛正觉与年羹尧说话甚为投机,也不想就此分别,因此想都没想便答应了。从这次开始,胤禛与年羹尧迅速的熟识起来,甚至胤禛还将他引荐给自己的门人。这便为年羹尧日后顺利进入胤禛的人才集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对人才的赏识也不是只有胤禛独具慧眼,这期间不是没别的皇子阿哥拉拢年羹尧,但最终出于多重考量他并未答应。

  等到夏末秋初的时节康熙终是舍得回京了。胤禛伴驾回了京,将康熙奉回宫中后,才回了府。

  乌拉那拉氏带着一众妻妾,在门口恭迎他回府。南嘉瞧着胤禛与乌拉那拉氏说话,便在一旁细细打量他。到底出门在外不比家里舒坦,胤禛是黑了也瘦了。

  若是先前,南嘉看他这样也只是嘴上感叹一两句便罢了,可这回她不知怎的就瞧进心里去了,不由低着头琢磨晚上给胤禛做个什么汤补一补。

  胤禛与乌拉那拉氏叙完话,特地转头去瞧南嘉,怎料她并未看自己,只微低着头双眼茫然,心思早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这般情形,他的脸色不禁一沉。这女人,自己在外无时无刻不记挂着她,她见了爷却是神思不属。

  乌拉那拉氏见胤禛面色不好,不由体贴道:“贝勒爷,您一路赶路辛劳,咱们快回府吧!”

  胤秅点头,率先进了府里。

  一进门,众人都知道按规矩这会儿贝勒爷是要去正院的,因此南嘉等人便识趣的告辞了。

  南嘉一回藕香院,便喊了香穗将自己的药匣子拿来,她要拣出几样药材给贝勒爷炖汤。

  香穗听了吩咐立马去南嘉的书架子上捧了个黑漆的楠木匣子给南嘉。

  一打开,便见这匣子被间隔成几个小格子,里面放的并不是人参鹿茸这些珍贵之物,皆是些寻常可见的药材,如三七,甘草,黄芪等。

  不过,这些药材虽是寻常可见,但装在这匣子里的却不同于一般。这些药草全是南嘉在系统商城里出了才气值让商家从灵植界采来的,不光药草的药性不同寻常,更甚这些草木上还带着一丝丝灵气。

  兑换了这些原是为了给弘曜增补气血和精力。小孩子一般是不敢随便用大补之物的,就怕虚不受补。因此南嘉特地兑换了这些药性温和又含灵气的药草,平日可以炖入汤中,慢慢温补。如今正好给胤禛也用些。

  南嘉看似是随手从匣子里抓了半把,实则份量都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她当时买这些药草时,一并连铺子里的食补方子也买了一沓。

  “好了,就这些吧。”南嘉将手里的药材放在香穗捧着的小盘子里,然后起身去里间换衣裳。

  “香穗先将这些药材拿水泡着去,另外再吩咐厨房做几个贝勒爷爱吃的菜,剩下的汤一会子我亲自炖。”

  不说南嘉这边在厨房做菜做的热火朝天,正院里也是气氛和缓。

  乌拉那拉氏亲手将茶盏奉给胤禛,然后坐在一旁柔声说起胤禛不在的这几个月府里发生的事情。着重说了些四阿哥与二格格出生时的趣事。

  胤禛听着时不时的点个头,确实福晋这次是用心了,他不吝夸奖道:“福晋贤惠,爷在外才能放心。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这般久违的语气,乌拉那拉氏心里不禁有些酸涩,她笑着道:“贝勒爷有贝勒这句话,妾身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胤禛点头,然后示意苏培盛将东西抬进来,与乌拉那拉氏道:“爷这次出去,沿路各地官员供奉的仪程,福晋看着处置吧。”

  乌拉那拉氏知道分寸,忙道:“贝勒爷放心,妾身定然处置妥当。”

  苏培盛让几个小太监将几个大箱子搬到偏厅的地上,恭敬的与乌拉那拉氏道:“福晋,这边的几个大箱子都是是沿路各地大人家送给福晋的,还有这边三个小箱子是贝勒爷吩咐奴才给二格格在江南采买的小玩意儿,请您收好。”

  乌拉那拉氏听到后面,面上闪过一丝不自在,余光扫了一眼胤禛的脸色,见他并未不悦,才稍稍心安了些。她思量一瞬,便主动提起二格格,“原是该将二格格一早抱来的,不过二格格刚出世时并不及四阿哥健壮,妾身忖着宋氏到底是生母,先让她养着二格格,等孩子大些我再抱过来也便宜。”

  乌拉那拉氏此言一出,瞬间将自己放到心疼孩子的立场上去了。

  胤禛的面色更加和缓,不过还是与乌拉那拉氏道:“宋氏性子不好,二格格跟着她不妥当,福晋尽快将二格格抱过来吧。”

  乌拉那拉氏见胤禛发话,知道此事已成定论,只好敛了心里的不愿,面上佯装欢喜的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