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其它小说>妙手良膳>464 相互猜疑
    锦绣坊的事传了这么久,原本沸沸扬扬的消息,此时已然平静了许多。

    因着一直都没有动静,故而还有人猜测这锦绣坊的大掌柜是反悔了,之前会闹出那样的传闻,全是因着大掌柜和二掌柜分了家。

    再加上作为二掌柜的朱先生已然从店中脱身,此时落脚在了另一家绣楼,便又给这消息添了几分说服力。

    有那多心的少不得要去朱秀才那里打听消息,但朱秀才自认已是负了郡主,哪里还敢多说,任人威‘逼’利‘诱’,都是牙关紧闭,除去正事,一个多余的字都不会说。

    这般神神秘秘的,倒是愈发让人心里发痒了。

    其中便包括了顾氏,别人不知,她却是知道的,这朱秀才就是丁香的亲生父亲。她也不是没想过锦绣坊和楚良娆的联系,但她琢磨着自己管家这么些年,按理楚良娆房里应是不会有那么多钱才是。

    至于嫁妆,她派的眼线也查过了,到现在楚良娆都没动过,又哪来那许多银钱开店?

    再加上之前杜妈妈还上‘门’来问了她的心意,便更让她笃定了,朱秀才会进锦绣坊,全然都是因着机缘巧合的缘故。

    不过这个人倒是可以利用一下,毕竟丁香还是楚良娆的丫鬟,她这个做母亲的若是开口要了过来,也不是不可。

    按捺不住的顾氏让人找来了朱秀才,直接问起锦绣坊的实情来。

    朱秀才打听闻锦绣坊出售的事便猜到了楚良娆的想法,锦绣坊卖的不过是个空架子,店没了可以再盘一个,但若是人没了,那可就什么都白搭了。这些绣娘无论哪一个都是技术娴熟非寻常人能比的,所以这店即便卖出去,也不一定能开的走。

    想到这,朱秀才便配合楚良娆演了出戏,只道对方身份神秘,自己不过是个跑‘腿’的,不过这店要出售的事是实情,若不是他积蓄不足,他也想买一股养老。

    听了这话,顾氏眼睛一亮。

    别人说的话她可能不信,但朱秀才不过是个迂腐的书生,便是念了几天生意经,又能生出什么多余的心思来?当即就把自己这个准确的消息传给了要搭伙的人。

    曹夫人便是其中之一,随之便是彰夫人和陈夫人。

    她们四人凑在一起,自然和楚良娆暗中推‘波’助澜脱不开干系,不过说起来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几个夫人没一个是心术端正的,不然也不会打着歪心思要谋利了。

    这其中,虽然顾氏身份最为尊贵,但她的积蓄也是垫底的。

    曹夫人财大气粗,彰夫人的娘家也是不一般,至于陈夫人,倒是略微逊‘色’了几分。

    大家同分一杯羹,自是不愿再让外人‘插’足,故而在消息确认后,几人便凑到了一起。

    曹夫人已是做祖辈的人了,再加上家产丰厚,故而她说起话来丝毫不亚于顾氏开口。顾氏自知囊中羞涩,也懒得去与她争那风头,眼下争这些都是没用,还是要股份到了手上才是正经事。

    几人会谈过,又各自‘交’了底,把要买的股都定了数。

    “这锦绣坊的大当家能想出这个法子,确是有几分智慧。”曹夫人说道,“但是他却是漏算了一点,若是出价的只有我们,那该多少,不还是由我们摆布?”

    “曹姐姐说的正是。”彰夫人笑着附和,“有曹姐姐和王妃出面,还会有谁不长眼跟我们来抢?”

    “那也说不准。”陈夫人脸‘色’有几分‘阴’沉,虽然她如今跟曹夫人是同盟的关系,但丧‘女’之痛犹在心中,所以对曹夫人说的话,她还是不甚信服。

    瞄了眼陈夫人,曹夫人淡淡问道:“亲家有什么不放心的,不若说出来,大家一起帮着想法子,总能有办法不是?”

    陈夫人扯着嘴角道:“你们还忘了熊夫人不成?”

    见在座的无人应声,她又道:“这些日子她可没少拜访人家,我们能得的消息,保不准她那得不到。”

    “那又如何?”曹夫人轻笑一声,“她这个人,最是自大,哪里会乐意与人分一杯羹?”

    彰夫人唯她的话是从,当即应道:“正是,熊夫人虽是家产丰厚,可哪里能比得过我们几人合力?便是她找来了人,那又如何?难不成她还真敢同王妃过不去?”

    被拍了马屁的顾氏跟着笑起来,说道:“这话倒是抬举本王妃了,不过日前熊夫人还真是有意讨好,拿出了家中珍藏的千年紫参。”见听的人面上‘露’出惊诧的神‘色’,她得意地一笑,“这紫参虽是稀罕,但我却是瞧不上她那般作态,便退了回去。”

    闻言,曹夫人和彰夫人纷纷称赞顾氏声明大义,而陈夫人只是轻哼一声。

    虽是不满,但陈夫人也知道,若非自己和曹夫人有姻亲的关系,只怕这等好事还轮不到自己,所以不管心里有多不满,她也只得忍耐着。如今自己的‘女’儿已经不在了,她膝下又没有子嗣,少不得要为自己打算,不然就是便宜了那几个妾室。

    想到这点,陈夫人压住心头的不满,跟着奉承起顾氏来。

    依着顾氏的‘性’格,怎么可能到手的礼还退回去?显然就是说谎,但却没有人揭穿。

    这件事,从头到尾顾氏都是功不可没,所以她们自是不会轻视。

    当然她们也各有防备,以免对方过河拆桥,都留了底牌。

    于是就在这般表面和睦,内里互相防备的情况下,四人迎来了拍卖的准确日期。

    地点就在锦绣坊的三楼之上,听闻是贵宾才能上的顶楼,未曾到过的陈夫人和彰夫人不禁心生向往,下面两层楼的装潢各有千秋,已是让人赏心悦目,不知这第三层又会有何等玄机?而锦绣坊为了拍卖这一日,也做出了布置,单是茶水点心就提前让人写好了单子,为了避免座位不够,还另设了竹席和矮几,看上去颇有几分书生气。本就附庸风雅的夫人们看到了自是心下满意,原本就下了决定的心也愈发炙热起来,但是事情哪里会那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