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安去县里读书的事情还是被村里其他人知道了,毕竟张琼安在村子里也是有要好的小哥儿的,虽不是天天往来却也隔几天会互相走动一番。连续几天没见张琼安上门,去张家找也被告知张琼安不在家,他们自然会询问一番。

  林勤虽然不喜欢被村民们议论,却也不会刻意隐瞒着,于是直接就告诉了来询问的小哥儿张琼安去县里的玉林书院读书去了,这下整个状元村彻底炸开了锅。

  “你们听说了吗,张家将他们家的小哥儿送去县里读书了!!!”一个中年妇人在洗衣服的时候八卦的说道。

  另一个奋力挫着衣服的哥子,头也不抬的回道“这么大的事情怎么没听说,不是说学堂不让小哥儿念书的吗,勤哥子家的小哥儿怎么就能进去???”

  一个年纪不大明显刚成亲没多久的娇俏妇人大声的说道“这我知道,村长媳妇儿知道安哥儿去县里的读书后好奇的问过村长说为什么小哥儿也能去学堂读书。后来村长告诉她说县里有一所只收小哥儿和姑娘读书的书院,不但教读书认字还教管家理财,还有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才能学的弹琴唱歌呢。”

  “真的假的,教这么多东西,那学费肯定很贵吧???”一个小哥儿既羡慕又好奇的说道。

  “可不咋地,据说一年要二十两银子呢。”刚才说话的娇俏妇人又嫉妒又羡慕,二十两银子啊,她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她知道张大勇会打猎比较能赚钱,却没想到能赚这么多钱。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张大勇居然舍得花这么多银子让一个小哥儿去读书,她虽是姑娘比小哥儿地位高一点,但从小在家也得不到太多的关注,每天除了干活还是干活。要不是她长大后样貌不错,也不能嫁到现在的夫家,现在的夫家虽然家境也一般,但比起娘家来说还是好很多了。

  听到一年学费就要二十两银子,所有洗衣服的妇人和哥子们全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不敢置信的望向说话的娇俏妇人。

  “这假的吧,那可是二十两银子啊,娶个姑娘回来都用不了这么多,还只是一年的学费???”刚才询问的那个小哥儿激动的声音都变的尖锐起来。

  “村长媳妇儿是这么说的。”娇俏妇人手脚不停的洗着衣服,她家里还有一堆活等着做呢,要是衣服再洗慢一些今天就没时间休息了。

  村长媳妇儿说的肯定都是从村长李腾的口中问出的,李腾虽也没认识多少字,但见识比他们多多了,他说的话肯定没假。

  二十两银子啊,天老爷啊,张家怎么这么会赚钱二十两银子的学费轻轻松松就拿出来了,而且据说他们家的大小子也被送到镇上读书去了。当年宋勉就是在镇上学堂读的书,所以他们也是知道镇上学堂的学费要多少,虽不用二十两但一年也要五两银子。

  也就是说张家最少一次性也拿出了二十五两银子,更别说张琼安在县里吃饭住宿哪个不用钱,这张家比他们想象的要富裕的多啊。只是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这小哥儿迟早是别人家的,这张家汉子怎么就舍得花这么多银子送一个小哥儿去县里的读书呢。有那银子留着给两个小子不好吗,这么多银子就是给两个小子娶两个姑娘回来都够了。

  李木德自从卸任之后每天除了逗逗几个孙子也没其他事情,这不用操心不用劳累的,头发都变黑了不少,整个人看上去更是年轻了好几岁,李木德觉得自己再活个二三十年完全没问题。

  李木德在知道张大勇花送张琼安去玉林书院读书后也十分的不赞同,李木德和村子里所有的汉子一样都觉得家里的家产都是小子的。小哥儿可以稍微宠一下,但也就是在家的时候少做点活,偶尔给他带点小零食什么的就没了。

  “李叔,你怎么来了???”张大勇正在家里准备过几日播种用的秧苗,看到李木德有些就惊讶的叫道。

  林勤在屋内听到张大勇的话,也连忙走了出来,迎接李木德进屋。

  李木德进屋后先逗弄了一下安安,随后对着张大勇询问道“我今天来就是想问问你,你真花二十两银子送安哥儿去县里读书了???”

  “是的。”张大勇有些疑惑,这件事不是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了吗,李木德怎么还来问他。

  李木德脸一沉,重重的拍了张大勇的肩膀一下,道“你煳涂啊,小哥儿迟早是要嫁出去的,你花这么多银子不都白花了吗,将来留着给小子不好吗。”

  张大勇一听李木德的话,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了,倔强的说道“李叔,安哥儿也是我孩子,我为什么不能培养他,将来就算嫁出去了又怎么样,他就不是我生的小哥儿了吗。”

  “话不是这么说的,他嫁出去后就是夫家的人了,他再好又关你什么事,与其花这么多银子培养小哥儿,还不如让两小子多学点东西。”李木德摇了摇头说道。

  张大勇知道李木德只是思想比较封建,甚至村子里不少汉子都是这么想的,张大勇叹了一口气道“叔,两小子读书娶媳妇儿的钱我都存好了,我也不是说只想小哥儿过的好就忽略了两个小子。”

  李木德听张大勇这么说脸色好看了一些,但还是不赞同张大勇花这么多银子送张琼安去读书。

  张大勇也知道想一下子说通李木德很难,对着一旁有些担忧的林勤说道“勤哥儿你去整几个菜,再去打一壶酒回来,我和李叔也很久没好好的喝一顿了。”

  “诶。”林勤应了一下,随后去厨房手脚麻利的做了几个简单的小菜端出来放到桌子上让张大勇和李木德先吃着,然后就带着银子急匆匆的去村子里的酒坊打酒去了。

  张大勇给李木德夹了一筷子菜,随后说道“叔,我知道你是为我好,觉得家中的银子就该留给小子,小哥儿可以宠但只要给点好吃的给几身新衣裳,将来再多给几两陪嫁嫁出去就行了。”

  李木德用难道不是这样的眼神看着张大勇,事实上不是李木德如此,而是村子里大部分的人家都是如此。在他们看来,让小哥儿吃得饱穿得暖,一年给做一身新衣裳,快出嫁的时候少做点活好好的养一养就是顶好了。你不看,有多少人家小哥儿都不让吃饱饭的,更别说穿的衣服都是大人淘汰下来不要的,几年都不见一身新衣裳。

  “叔,别人如何是别人,但在我看来小哥儿和小子都是一样的,甚至小哥儿只能在我们身边陪伴十几年更应该多宠一点。其实我送安哥儿去读书的心思很简单,那就是希望他能多学点东西,将来能在镇上找户好人家,不用嫁到农家每日还要跟着下田干活。”张大勇笑着说道。

  李木德冷哼了一声道“谁家小哥儿不是七八岁就跟着下田干活的,也就你宠的小哥儿连地里活都不会干。”

  此时刚好林勤回来了,张大勇接过酒水帮李木德倒了一碗,随后笑着说道“就五亩地我一个人就能干完了,做什么要让夫郎和孩子辛苦下田呢。说实话不止是安哥儿,就是景程和安安我也希望他们将来能在镇上找份工作安家,不用跟我们似的只能看着老天爷的脸色吃饭。尤其是安安,本来身体就不好,能平安长大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哪里舍得他每天顶着大太阳下地干活那么辛苦。”

  “你呀,看着脾气不好,但对这几个孩子是真没话说。算了,孩子是你的,银子也是你的,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我也管不着,只希望安哥儿将来能孝顺你们,不辜负了你们对他的一片心意。”李木德到底不是张大勇的亲长辈,张大勇愿意他还能强压着不成,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知道叔是为我着想,我也相信安哥儿不是那种没良心的孩子。”对于几个孩子的人品,张大勇还是十分有信心的,他相信他家三个孩子也许不会有什么大才,但绝对都会是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老,张琼安是个什么样的人李木德还是能看出几分的,只要以后不变坏的确会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玉林书院是读书十天放假两天,放假那天张大勇早早的赶着牛车去县里接张琼安放学。本来林勤也想去的,但想到张琼安已经十天没吃过他做的饭了,为了让张琼安一回来就能吃上热乎饭,林勤就留在家里忙活着晚上的晚饭,由张大勇一个人去接孩子。

  张大勇到达县城后,将牛车停在县城外,徒步到玉林书院门口。因为来的太早学院还没放学,于是张大勇只能找个阴凉的角落待着等待书院放学。

  听到书院里传出了下课铃声后,张大勇就焦急的张望着,希望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张琼安。

  “安哥儿,这里。”张大勇看到张琼安拿着小包袱出来略微焦急的寻找着,赶忙从角落里走出大声的叫道。

  “阿父……”张琼安看到张大勇后立即高兴的跑了过去,他还真担心张大勇会明天才来接他。

  张大勇十天没见到自家小哥儿了,早就想的不行,接过张琼安的包袱后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打量过后张大勇惊讶的发现,只短短的十天时间张琼安整个人完全不一样了,倒不是说长相变了,而是气质完全不一样了。以前的张琼安虽秀气开朗,却也带着乡下人独有的土气和丝丝自卑。

  但现在的张琼安完全看不到那丝土气和自卑,取而代之的是自信阳光和大气,这还只是十天的学习,要是时间再长一段,张大勇觉得不看样貌他都要认不出来了。但这样的张琼安让张大勇觉得他送张琼安来玉林书院的决定没有错,他家小哥儿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走,回家,你阿爹做了一桌子你爱吃的菜。”张大勇高兴的抱起张琼安往县城外走去。

  虽然张琼安觉得自己已经是大哥儿了被阿父抱着不好,但阿父的怀抱真的很温暖很安心,张琼安有些不好意思的将脸埋在了张大勇的脖子间,任由张大勇抱着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