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勉在家只待了三天等宋母收拾好从镇上搬回来的物品后就带着自己的小包袱回了镇上,办理好入职手续又收拾好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将要居住的屋子,宋勉的新生活算是正式展开了。

  宋勉在的时候还好,他走了之后宋母的日子就变的不太好过,宋老汉倒不会打她骂她却也不会像以前那般顺着她。每日除了必要的事情几乎不和宋母说话,就好像家里没这个人一般。

  宋氏的几位族老回去后都有些气不顺,你们说出一个读书天赋好的族人容易吗,就这样被宋母给糟蹋了。越想越气的族老们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虽然看在宋勉的面子上不能对宋母怎么样,却也不能让她太好过了。

  族老们直接让自己的老伴或者儿媳(儿夫郎)轮流上门“教导”宋母,几次精神轰炸下来宋母差点精神崩溃。宋老汉见到不但不阻止,甚至当自己没看见,让宋母难受的掉了好几次眼泪。

  宋母不止一次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甚至想着如果一开始她不嫌贫爱富让宋勉娶了林勤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了。是不是宋勉现在还能继续在学堂里读书考科举,是不是自己已经抱上大孙子了。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不管宋母怎么后悔一切都不会改变,她的余生只能在悔恨当中度过。

  宋家的事情没有给林勤造成任何影响,当林勤从奕哥子口中知晓宋勉身上发生的一切时,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了,宋勉也早就返回镇上开始他的教学生涯。

  林勤在知晓宋勉再也不能科考后只是稍稍楞了一下,就没再放心上,林勤虽然可惜宋勉不能继续科考但也只是一丝丝可惜罢了。他和宋勉之间早就已经结束,甚至可以说从未开始过,不管宋勉是考上大官还是在村子里种田都和他没有太大的关系。

  “你身体养的怎么样了???”奕哥子见林勤对宋勉的事情不是很在意,又想起之前听人说过宋勉喜欢林勤为此还闹出了不少事,于是转移起话题来。

  “还要喝上几天的药。”想到前几日白秀娘无意间脱口而出的药钱数目林勤就心疼的不行,想要说不用再喝药了自己养养也就是了,但被张大勇给强硬的拒绝了。

  上次大夫只开了五副药,一副药能煎两次一天喝一碗,药喝完后张大勇请来大夫为林勤复诊。复诊过后大夫又给林勤开了一个药方让他喝着,里面虽然没有人参之类的珍贵药材,但五副药下来也要二百来文,好在这五副药喝完后林勤就不用再喝药了,只要平日里注意着点身体就行。

  “调理好后也别急着怀孕,之前小产的时候你损失了不少元气,要好好休养一段时间才行。要是贸贸然怀孕,不管是对你自己的身体还是对孩子的健康都不好。”奕哥子看着林勤严肃的说道。

  奕哥子不怕别的,就怕林勤为了孩子不顾身体去怀孕,小产之后哪怕做了一个月的小月身体内里还是虚的,要好好休养上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康复。小月结束后不是不能怀孕,但那样对母体的损伤很大,就连孩子出生后也会比其他的孩子要虚弱几分。

  “好的,我晓得了。”其实之前复诊的时候大夫也说过让林勤不要心急着怀孕,要不然对母体对孩子都不好,大夫都这么说了林勤哪里还敢啊。

  奕哥子走后林勤稍稍收拾了下屋子就开始准备午饭,林勤能够下床干活后就没让白秀娘来了,林家的事情也多之前林勤不能下床也就罢了,现在能干活了还让白秀娘来林勤也不好意思。

  因为之前复诊的时候大夫说林勤恢复的不错,所以张大勇也没阻止林勤做些轻便的家务,但重活还是不让动,甚至连洗碗都不让说他现在还不能碰冷水。甚至让林勤洗菜都要用温水洗,绝对不能碰冷水,虽然林勤觉得张大勇夸张了点,但也感动对方对自己的关爱和在意,每次做饭前都会烧一锅开水兑着冷水来洗米洗菜。

  “今日药喝了吗???”张大勇现在每日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林勤喝药了没有。

  “早饭过后就喝了。”林勤孩子气的撅了撅嘴,他又不是孩子了还能嫌药苦故意不喝怎么着,每次回来都问他有没有喝药。

  张大勇看到林勤那孩子气的举动宠溺的揉了揉他的脑袋,天气渐渐变冷田地也变的干硬没办法再种地只能等来年春天回暖后再继续耕种。所以最近张大勇都在往山上跑,几乎早上天还没亮就出门了,一直到中午才回来。如果不是担心家里的重活没人做,张大勇直接能在山上待上一天。

  吃过午饭后,张大勇去洗碗,林勤则找出张大勇破旧的衣服开始缝补起来。针线活没做一会儿,屋外就传来了李村长的声音,林勤将还未缝补好的衣服随手放到一旁走出堂屋查看。

  就见李村长带着几个差役站在屋外,林勤见状赶忙对着屋内叫道“大勇哥你快出来,有差役来了。”

  张大勇听到林勤的声音连手都还没擦干就急急忙忙的跑出来,随后就看到李村长和几个差役,差役们的身后还停着一亮牛车,牛车上还摆放着不少的布袋明白这是来收税了。

  张大勇将院门打开让李村长和差役们进来,随后说道“大人们稍等交税的粮食我已经收拾好了这就搬出来过称。”

  领头的差役见张大勇早就准备好了他们能够节省不少时间,满意的点了点头说话的语气也收敛了许多“行,去吧。”

  张大勇去仓库里搬粮食的时候,林勤倒了几碗白糖水出来分别递给李村长和几个差役,道“大人们辛苦了,还请喝碗糖水润润喉。”

  忙活了一早上了,差役们还真渴了,只是他们不敢动手一直到领头的差役端起瓷碗才纷纷伸出手去。

  一碗白糖水喝下肚滋润了肠肚所有人的脸色都变的好看了许多,见张大勇一个人搬得吃力还纷纷上前搭把手。

  “大人,我们今年一共收成了一千零一十五斤,三成税就是三百零四斤。一个袋子五十斤,这个袋子里是五十四斤您称一下。”张大勇将最后一个袋子搬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道。

  领头的差役看着鼓鼓当当的几个胆子对着一旁的差役点了点头,很快就有人将称拿下来一袋一袋的过称。不怪他们这么小心,而是如果税收有差的话都是要他们自己掏腰包补上的,关乎到自己的钱袋子不得不小心。

  交税的这部分米粮张大勇装袋的时候就称过好几遍,自然不会有问题,很快负责过称的差役就对领头的差役点了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领头的差役见状拿出了一份账本翻到写有张大勇名字地址的那一页,在他的名字下面写了个已交。

  “要是每个人都跟你似的会做事我们兄弟几个也就不用次次大晚上的才能收工了。”离去的时候领头的差役感叹了一句。

  收税是个苦差事,不但没什么钱财收每次还要忙活个半死,甚至有不少户人家装袋都要差役们帮着装。不但耗费时间还耗费精力,差役们生气又怎么办,税没交齐挨罚的还是他们。

  状元村还有不少户人家的税还没收,所以将六袋粮食搬上车后李村长就带着差役们继续往下一家走去。

  税教了,张大勇也算放下了一桩心事,想到之前买牛的打算,想了想对林勤说道“勤哥儿,我下午去趟镇上将牛买回来。”

  “好,一会儿我给你拿银子。”买牛的事情是早就商议好了的,如果不是林勤小产拖了下来,牛车都已经安上了。

  牛是农户最得力的帮手,不管是拉车还是种田都可以,所以牛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牛犊子就要三四两银子,成年牛更是要七八两银子,够农户们一年的嚼用了,所以一般农户都舍不得买牛也买不起牛。

  林勤拿出钱盒子打开后想了想直接拿出了十两银子,随后再将钱盒子放好。

  “是不是多了点。”张大勇见林勤拿了十两银子出来,淡淡的说道。

  “多带点总没错。”林勤将银子放到张大勇手上说道。

  张大勇点了点头,又叮嘱了林勤一番才换上一套稍微好点的衣服往镇上走去。

  到达镇上后,张大勇径直去了农贸市场,这里什么动物的买卖都有,鸡鸭牛就别说了,羊,整猪甚至狐狸和袍子都有。张大勇有时候猎到的猎物不是很多的时候就会来农贸市场贩卖,所以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熟悉。

  到达农贸市场后都不用找人问直接去了卖牛的区域,因为经常来所以张大勇十分清楚谁家的又便宜又好。

  “王老大有好牛没有,我想买一头。”张大勇在市场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询问道。

  王老大也认识张大勇,知道对方是个猎户,所以有些奇怪的问道“好牛自然是有,只是你不是猎户吗怎么还用得着牛???要知道一头牛可不便宜。”

  “我前段时间买了些田地,毕竟娶亲了不能只靠着打猎过生活。”张大勇回道。

  王老大闻言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这打猎是比不上种田。”感叹了一句后就带着张大勇走到一头黄牛面前,道“咱也算有些交情我就不跟你说虚的,这头牛今年刚一岁可以说是正当壮年你买回去能用很长时间,就是价格上贵了点要八两银子。”

  张大勇仔细的检查了一下黄牛的牙齿和蹄子暗自点了点头的确是头好牛,就是这价格还是贵了点,想了想说道“能便宜一点吗,八两有点贵了。”

  “兄弟,你也经常在这边混应该知道我这价格虽然贵了点但物有所值不是。”王老大毫不退让的说道。

  王老大这个态度张大勇就知道价格是减不下来了,加上这头牛是真的不错,张大勇也就同意了这桩交易。

  农贸市场有专门管理交易的人,为的就是有人耍赖或者闹事,所以当张大勇点头之后王老大就叫来了自己的大儿子看着摊子,拉着黄牛跟张大勇去了农贸市场的入口处,管理交易的点就定在这里。

  负责管理农贸市场的是县衙里的一个小吏根本排不上什么品级,不过张大勇和王老大也不敢露出什么不好的态度,对方再排不上品级也是管理整个农贸市场的人,真惹到了对方他们可就不好在农贸市场混了。

  小吏先是询问了一下张大勇和王老大交易的物品,随后就书写了一张文书让两人签字画押,表示这桩交易是双方认可的。等交易完成后这张文书就会被小吏保管起来,以后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也有个依据可查。

  签字画押后,张大勇和王老大就一手交钱一手交牛。

  张大勇牵着黄牛走出市场后就准备回村子,但在路过一间干果店的时候张大勇突然停下了脚步,看着干果店的大门不知道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