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校长只想扣大棚>第七十九章--招贤纳士,倒霉的人才
  对于杨叔叔这个体量的大佬,他们能影响到的范围已经不仅限于当地。至少田梵在整个东三省提起老泰山的名字都能被人另眼相看。

  有了这样一座大号靠山,田梵觉得自己的腰板更硬、更直溜了。

  有靠山和没靠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自己只身打拼的时候,必须要谨言慎行,卑躬屈膝。但是一旦有了靠山,就可以放开手脚,勇敢地支棱。

  哪个地方不想招商引资呢?

  杨正德这个级别的大佬随便小投一笔,对于当地就是一个不小的政纪。

  田梵回到了村里之后,上网找到了华夏的几家比较靠谱的大型猎头公司的业务电话。

  既然咱上边有人罩着,那就不用再束手束脚的了,步子也可以适当地迈大一些。

  通过刚才和局长的对话,田梵听到了一个信号--在下学期提副科之后,他要去基层锻炼。而这个基层所在的位置,最可能的就是红旗村。

  如果成了红旗村的驻村干部,田梵能操作的空间就更大了。

  而且在担任驻村干部期间,对于红旗村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在给自己的功劳簿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在此之前,他需要有一个公司!

  让田梵自己去注册公司那肯定是两眼一抹黑的,所以他需要招聘专业的商业人才。

  钱不是问题,田梵现在兜里又有不少存款...只要能找来靠谱的、留得住的人才,田梵不介意多发点工资,拉高些待遇。看書喇

  在经过一轮问询之后,田梵最终选择一家名叫“浩瀚”的猎头公司。它的总部在帝都,对于华北、东北的市场的开发度更高。

  比它更好、更贵的猎头公司不是没有,但是它们一般位于南方,人才池更偏向于江浙沪以及两广地区。

  南方的人才可能会很喜欢雪,但是让他定居在东北的几率并不大。

  田梵想要聘请留得住的人才,最好是老家在东北的人才。

  作为老牌工业基地,东北的教育水平并不低。只不过因为就业形势和经济结构,东三省已经成为了一个人才漏斗。不管是高端的人才还是中端的人力资源,不是南下捞金就是南下打工。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田梵是能看见东北的学校一步一步衰落的过程的。

  生源的减少是年轻人流出的最重要佐证!

  红旗小学受到的影响还不大--因为它的生源地来自于传统的农业村。家家户户都有几十垧的土地,去外边打工真没有在家种地舒服,挣的钱也不见得更多。

  所以“红三村”的年轻人口外流情况并不严重...但东北整体环境却不是这样:空心村、留守儿童的情况极其严重。不仅是农村,城乡结合部的情况也是如此。

  瀚海猎头和田梵对接的工作人员先向田梵询问了一番他的招聘要求,然后有询问了一下田梵的薪金标准,最后给出了他一个标准的报价。

  田梵给出的薪资是年薪六十W,给配车,工作满三年给房,签订正式合同之前有六个月试用期,不合适的话随时撤换。

  他的要求很合理,猎头公司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给田梵挑选的人才最好要有农业或者旅游业的管理经验以及对东北的人文环境的了解--最后一项尤为重要。

  东北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情社会!

  很多南方来的投资者都因为无法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而黯然撤资。

  可以说这是一种时代的窠臼...但它就切切实实地摆在这里。

  在明白了田梵的要求之后,瀚海这边就行动起来了。

  他们的人才库里有很多合适的人才,筛选出最合适田梵的人选才是他们工作的主体所在。

  猎头公司的盈利点就是“我们赚钱替您省时省心省钱”。

  说实话,尤其是对于这种高级职位来说,田梵自己去四处招聘所花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加在一起要远远高于找猎头公司。

  他要找的人才就是一颗种子,田梵就是孵化种子的土壤。

  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而土壤也会变成茂密的森林。

  猎头那边的行动很快,他们为田梵推荐了三个人选--一个是有留洋背景的海归精英,一个是在五百强当过中层管理的精英金领,最后一个是个看起来土了吧唧的中年大叔...他在东北包过土地,卖过农机,整过休闲农庄--最后都赔了...

  嘶...这大叔很丧啊!

  田梵倒吸一口冷气--这家伙是怎么混进猎头公司的人才池的?

  于是他给瀚海那边打了个电话:“请问这个于继强是怎么混进推荐人名单的?”

  “于先生是我们人才库里非常优秀的人才!他的能力在我们的评估体系非常强,他的几次创业之所以失败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运气...”瀚海的工作人员回答道。

  招人才他们可是专业的,只能说于继强这个老倒霉蛋是真的倒霉...

  很多老板都比较迷信,像于继强这种命中带衰的高管倒贴钱给他们都不要!

  “是这样的--于先生之前看准农业旅游行业的前景,于是倾尽家财承包了大量土地,采购大量农机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只可惜农庄刚盖好,鑫罐来了...”

  “那几年旅游业的惨状您是了解的,光靠着农业的支撑是挺不过去的。于是于先生就破产了...”

  田梵挠挠头,这还真不能怪人家...

  做生意也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不管能耐再大,碰见天灾也是倒霉。

  如果换个年月,于继强现在可能就是个风风光光的大老板了...只能说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

  如果不看结果,老于的能力应该是足够的。而且他在东北奋斗过,对于这里的环境足够熟悉,比什么海归精英、外企金领靠谱多了。

  不是那些人才不优秀,只能说不合适...他只想找个接地气的。

  老于搞过农业,搞过旅游...虽然赔了,但里边的条条道道他门清。

  如果再有田梵的王牌产品开道,凭借老于的能力,绝对能给田梵打下来一片锦绣江山。

  就凭老于敢包地投旅游,田梵觉得他对这片土地绝对爱的深沉啊!

  就他了!

  老于啊老于...不要辜负我的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