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成袁家嫡子,开局买下太守>第145章 主公,我有一计
  “若是这样,那此计看来是行不通了。”

  袁凡思量后说道,脸上带起一丝忧愁。

  见状,王盖连忙提议道,

  “子安既有思君报国之心,何不亲率大军南下攻打函谷关,与李肃大军会合。”

  “两军合力,拿下函谷关应是不成问题。”

  “之后再西迎陛下东出长安,还都洛阳,岂不更妙哉?”

  王盖一双眼睛闪闪发亮,终于是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看書喇

  闻言,袁凡和贾诩皆显一愣,看着王盖似有些不解。

  “怎......怎么了?”

  王盖心中突的一怔。

  为何袁凡听到他这个提议后,会是这种表情?

  难道袁凡顾忌战事艰难,而有意明哲保身?

  看着袁凡久久没有反应,王盖心急如焚,连忙将此中之利害纷纷说明,劝说着。

  “此法既能获护驾还都之功,又能于人前显昭昭忠君报国之心,莫非有......什么不妥吗?”

  “这......”袁凡张了张嘴。

  “子安难道是顾忌两军合于一路,何人为帅的问题?”

  “子安大可放心,只要子安率军南下叩关,我定向陛下禀明,由你担任两军主帅,阵前之事皆有决断之权。”

  “子安身为大汉大将军,此事最为合适不过。”

  王盖又接着保证道。

  “而且我此来,陛下就曾有言,若是子安率领大军南下,则......”

  王盖话说到此处,神情越来越激动,突的,贾诩起身打断了他的话。

  “王议郎!”

  身为袁凡的贴身谋士,贾诩知道这种时候该他出来说话了。

  若是让王盖继续说下去,一旦他说明了,让他家主公率军南下,有陛下的意思和旨意,那到时候再要拒绝就有些麻烦了。

  虽然他们彼此都知道,现在朝廷的大小事务都是王允说了算,所谓陛下的意思,不过是个掩饰罢了,但谁也不会戳破这层窗户纸。

  王盖朝贾诩看过去,面露疑惑。

  贾诩恭敬的朝王盖拱了拱手,说道,

  “议郎大人恐怕不知道,我家主公,早已于一个月前,便令驿卒前往长安。”

  “所行之事,正是为了向朝廷求取粮草。”

  闻言,王盖神情一怔,眼眸瞪圆,显得十分意外,半响没反应过来。

  贾诩亦是顿了顿,随后看了袁凡一眼,接着转过头来,继续说道,

  “驱逐董卓出洛阳的时候,联军粮草已经告罄,这也是联军解散的根本原因。此后,我大军所用粮草,皆为当时兵出扬州时所备。”

  “联军解散后,我军滞留河东已有半年有余,也是为了同朝廷呼应,震慑四方宵小,安定朝廷局势。”

  贾诩说着叹了口气,

  “然,即使我家主公愿拼尽全力护陛下安危,大军在此地驻扎半年,驱逐李傕、郭汜所部出安邑,扼守长安北部。”

  “可说到底还是无根之萍,粮草一日一日的耗费,却不得添增,时至今日,上禀朝廷,以求粮草,实乃无奈之举。”

  贾诩一番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便是王盖也挑不出毛病。

  事实确实是这样。

  没有袁凡大军驻守在河东安邑、东垣一带,李傕、郭汜所部很可能早已南下进犯长安地区。

  贾诩继续说道,

  “这也是我家主公,为何会兵行险招,提出率兵入长安的原因。”

  “若能率军进入长安,免却粮草从长安城运往此地,过程中的消耗,对于如今的朝廷来说,也是一大幸事。”

  闻言,王盖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颇有些无地自容。

  人家袁凡身为大汉大将军,替朝廷镇守北方半年时间,未取朝廷一兵一粟。

  到头来,他们却因为担心袁凡别有企图,而不让他们入长安城休养生息。

  这般想来,王盖实在是没有脸面接这个话题,遂只能保持沉默。看書溂

  贾诩对王盖的反应没有多理会,接着说道。

  “既然朝廷那边,不希望我家主公率领大军进入长安城,那此事也就作罢。”

  “不过粮草不足,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在没解决粮草的前提,大军不可能出兵南下。”

  贾诩斩钉截铁的说道,态度非常坚决。

  他的态度,便代表了袁凡的态度。

  也是知道这个道理,听完贾诩的话,王盖满目不可置信,手脚冰凉而不自知。

  不过王盖还是看向了袁凡,事关重大,但有一丝可能,王盖也不想放过。

  袁凡看着王盖被贾诩这老狐狸忽悠得一怔一愣的,眉毛暗暗挑了挑,随后叹了口气,劝慰道,

  “大舅哥也无须着急。”

  “我已在奏折中言明了此中要害,按照时间算算,我麾下的驿卒现在应该已经将奏折面呈给了陛下。”

  “若是朝廷那边能够将粮草,在入冬前送达此处,南下攻打的函谷关一事,还是有机会的。”

  说是这样说,可袁凡心中无比清楚。

  朝廷能给他拨粮草,那就有鬼了。

  长安那边,历经董卓之乱,后又出兵攻打函谷关,不说朝廷还有没有粮草,便是有多余的粮草,王允也不会舍得给他。

  终归王允不会信任他。

  袁凡也没想着朝廷给他粮草,这么做,无非是堵住他们的嘴,免得他们以天子之令号令他。

  反正他营中粮草不足,无法出兵南下,不给粮草那就甭想让他出兵。

  而且,他营寨中确实是没有粮草了,这一点做不了假。

  他与贾诩早就规划好了,大军的粮仓设在洛阳城内,也不用担心后续会出现断粮的情况。

  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洛阳被董卓一把火化成了废墟,虽然经过了他和孙坚等诸侯所部的修缮,但仍旧不适应长期居住了。

  洛阳为大汉旧都,这种时候,其他诸侯视其为烫手山芋也不为过,谁会想着将洛阳据守,所以将粮仓设在洛阳城内,这是他和贾诩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当得无虞。

  王盖对于袁凡的话,并没有产生质疑。

  一月之前,他才从长安不出来不久,那时候袁凡就让人向朝廷禀告了军中缺粮一事,亦表明了粮草充沛,则可出兵南下攻打函谷关的意思。

  这么一想,那贾诩刚刚所言,绝不会是为了推脱他的提议,而找的借口。

  毕竟,袁凡总不可能提前料到,他会带着诏令前来。

  而恰恰,事情的真相就是这样。

  这一切无非是袁凡他们计划好的。

  而这便要归功于李进忠,和李进忠手中的那支情报组织。

  当年,袁凡离开洛阳时,嘱咐李进忠组建一支专职于情报收集和传递的情报组织。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算是初见成效了。

  这次袁凡和贾诩所谋划的一切,当中或多或少就夹杂着这一支组织的身影。

  他们也许是城中小贩,商户,流民,小吏,朝廷官员等等,这一支情报组织,人员有多庞大,涉及有多广泛,或许只有李进忠才真正清楚。

  李进忠手底下的这一支人,亦成为了袁凡掌控司隶局势的关键。

  即使在朝中,王允有意削弱李进忠的权势,但他们怎么不可能想得到,居于幕后,看似人畜无害的李进忠,所掌握的政治资源,早已能够左右或者说,主导王允在部分事宜上的决定。

  而王允和王盖父子两,到现在亦没察觉出异样。

  “这该如何是好!”

  良久,王盖接受了现实,叹声一句,神情并没有因为袁凡的劝解而好转。

  他也知道,国库已经空虚,不可能再负担得起袁凡这一支大军的粮草,让朝廷补给粮草,根本就无望。

  “子安,我也不瞒你了,依照朝廷现在的情况,朝廷怕是很大可能不会给粮。”

  “不......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解决函谷关的问题?”

  袁凡心中早有预料,面露难色道,

  “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眼下粮草不能保证,根本出兵不了......”

  此话一出,场面瞬间陷入了沉默。

  寒风吹过堂中,似此时王盖内中心情,拔凉拔凉的。

  便在这时,贾诩忽的出声道,

  “主公,我有一计,可解粮草之急,同时可破函谷关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