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成袁家嫡子,开局买下太守>第140章 牛辅的算盘
  “李傕、郭汜想让本将军放弃函谷关北上?”牛辅问道。

  “正是。”

  “哼,那本将军若到了河东,两军合兵一处,又该由谁统帅?”牛辅轻哼着,又问道。

  “自是商议而决。”李儒答道,言语间没有丝毫纰漏。

  牛辅脸色有些难看。

  他可不会全信李儒的话。说是这样说,可河东毕竟是李傕、郭汜的地盘,只要他率军入了河东,必定会受制于人。

  董公在时,他们尚且还能和善相处,如今董公死了,西凉军各部将领早已是面和心不和。

  不过话说到这种地步,他若再无故推辞,难免让手底人心生异议。

  牛辅感到进退两难。

  就在这时,樊稠终是站了出来帮衬了他一把,

  “今贼子李肃,率朝廷兵马攻来,若此时将军率军北上离去,恐有惧敌之嫌,于军心士气无益,还望将军深思。”

  樊稠此话是对牛辅说的,摆出一副以下谏上的态度,实则却是说给在场众人听得。

  闻言,牛辅两眸一亮,当即对他说道,

  “依樊校尉之意,本将军应该如何?”

  樊稠瞟了李儒一眼,随即拱手说道,

  “我军粮草尚能据守函谷关三月,只待入冬,天气恶劣,朝廷兵马必无功而返,那时,我军之危自然就解除了。”

  “司隶校尉大人和镇北将军,既然有心攻伐长安,为董公报仇,其意与我等不谋而合,那么又何必要合兵一处,多此一举呢。”

  “待明年开春,两路进兵,致使朝廷兵马首尾不能兼顾,岂不更好。”

  “至于粮草一事,以几位将军的情义,将军完全可以派人北上运送粮草回来,依李将军和郭将军的忠义之心,相信不会计较这些小事。”

  话毕,众人皆有所思虑,一时间并没有人开口。

  半响,牛辅忽的两手一拍,大声说道,

  “好!”

  “好!樊校尉此言真不错!”

  说着,牛辅转头看向李儒,

  “文优,本将军确实有北上的心思,然本将军这一退倒是简单,但若是因此折损了我西凉军的威名,那就得不偿失了。”

  “既然是要攻打长安,本将军从此地出兵,和北上一同出兵,亦无两样,文优觉得是不是?”

  事已至此,李儒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他们两人是在这唱红白脸,牛辅摆明了不想北上,但又贪图李傕手里的粮草。

  李儒也早已心里有准备,知道此行不会太顺利,便也没继续反驳,而是说道,

  “将军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不过儒只是一使者,此事事关重大,儒不能擅自做主,且待儒往北去信一封,询问两位将军的意见如何?”

  闻言,牛辅立马说道,

  “应该的。”

  接着又吩咐左右道,

  “来人啊,送使者下去休息。”

  两位近侍上前,李儒皱了皱眉,这般急促的赶人,显然不合礼法。

  在场众将脸上亦生出异色。

  牛辅轻笑一声,解释道,

  “李肃大军已至城下,本将军该与众位将领商议对策了,还望文优多加担待。”br>
  算是给了李儒一番薄面。

  李儒拱了拱手,

  “那在下就告辞了。”

  两位近侍护着李儒出了房间,牛辅脸上的表情立马一换,严肃的扫了一眼众位将军,厉声说道,

  “李儒此人素来阴险,诡计多端,其身为相国近臣,相国身死,而其却毫发未伤,此不得不让我警惕。”

  “相国身死,李傕、郭汜却北上占据河东,与段煨无异,其者之心,恐已我西凉军众将士背道而驰,不得不防,所以本将军希望诸位慎重。”

  “莫要被往日情谊所迷惑。”

  说话时,牛辅有意无意的看向徐荣,亦有警告的意味。

  徐荣沉默不语,目无表情。

  见此,牛辅才放下心来。

  “将军的意思是,李傕、郭汜两位将军让我军北上,并非是为了联合,给相国报仇?”张济站出来问道。

  牛辅还未说话,其下校尉王方便出来说道。

  “呵,若其真有复仇之心,早在李肃出兵之时,他就应该遣人过来与我等联系,而不是等到此时,敌军叩关攻城之际,这难道不是趁火打劫吗。”

  “依我看,其确实有攻打长安的打算,但却不是为了给相国报仇,多半是为了挟持天子以令不臣,从而执掌权柄。”

  “他这是想做下一个相国!”

  李傕、郭汜本是牛辅手底的校尉,后因功升迁,脱离了牛辅麾下,此后董卓又给了牛辅两个校尉,便是王方、李蒙。

  牛辅麾下众将多半都是董卓的嫡系,他们皆有为董卓复仇的心愿,所以牛辅想率军割据一方,并不容易,强行为之,容易造成哗变。

  王方一番话瞬间引得群情激愤。

  “量一偏将,安敢有如此狼子野心。”

  有武将呼喝道。

  经王方提醒,他们也看出来了,李傕、郭汜两人就是想让他们北上,统御他们,从而在攻进长安后,理所当然的成为西凉军的首领。

  “所以,北上而去是万万不可取的。”

  “些许粮草就想让本将军受制于人,简直痴心妄想,我若所料不错,即使本将军不率军北上,李傕、郭汜两人也会将粮草送过来。”看書喇

  “此二人,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入主长安的机会。”

  牛辅胸有成竹的说道。

  王方当即恭维道,

  “将军英明。”

  牛辅甩了甩手,

  “诸位勠力同心,待他日,先入长安之时,便是诸位官复原职之时!”

  牛辅本想后退占据河东,可李儒的到来,却让他看到了入主长安,封侯拜相的机会。

  他觉得自己已经看穿了李傕、郭汜和李儒的打算。

  连带着其麾下众将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了,似乎之前的分歧已然消失,他们找到了共同的目标。

  不过其中徐荣、张济等人却多是保持沉默,没有出言赞成,亦未反对,其中所思并不为外人所知。

  此事定下之后,众人开始商议对抗李肃的对策。

  打一开始,众将就没打算与李肃硬碰硬,所以最后也是采取固守的策略。

  另一边,李儒到了安置的地方,待众将各回军帐之后,李儒出了帐,私下拜访了牛辅的帐卫,胡赤儿。

  两人在帐中聊了有近一个时辰,最后李儒神情淡淡的出了营帐。